第268章 哑巴亏
这些日子,顾家一直在对席靖修施压。
可说到底顾家是体面人家,向来循规蹈矩,就算施压也不会将他大卸八块。
席靖修对顾家了如指掌,明白这种示威只是一时的,顾家又不可能弃顾时矜不顾。
只要捏住顾时矜等同于捏住顾家,这才死活都要将她拖进这趟浑水里,不肯放人。
顾书屿低声提醒着:“小妹,靖安侯府手里的那几间铺子也开到头了,这两日消息就会传到侯府。”
“小妹,你放心。”
顾驰骋站在她身前,眼中带着几分关切:“我们会尽快让席靖修同意与你和离,倘若他死活不肯松嘴,那我便来硬的,让他不得不同意。”
看到顾家众人皆在为她的事奔波,顾时矜心中一暖,面上的笑容多了份宽慰:“辛苦大家为我的事忧愁,我已经想到了办法,能让席靖修和离。
既然他们想将我拖下浑水,我便要他们知道真正要进入万丈深渊的是侯府。”
而她,会不惜一切代价为自己讨要说法。
“顾时矜!”
身后传来了道怒气腾腾的女声。
席涵柔朝着她所在的方向火速冲来。
不远处站着侯府众人。
老夫人虚眯着眸盘转着佛珠,看似心平气和,锐利的眼神藏着愠怒早已将心事出卖。
“这么快就入宫了?”顾时矜瞥了眼她,面上的神色并未有过多波澜。
“哼!”
席涵柔闷声一哼,炫耀般仰着头鼻孔朝天,神情得意:“你以为将我们留在宫外,与士兵亢泄一气,侯府众人就当真进不了皇宫?”
想到方才所发生的事,她就生气。
她在众目睽睽下舍弃颜面,舔着张脸献殷勤,就只是想进入皇宫参加宫宴。
可顾时矜不顾情分伸手打笑脸人,连这点事都不肯帮忙。
“进来也好。”
顾时矜红唇轻佻,视线从容扫向她,女声平静:“宫宴如此热闹,侯府怎能缺席。”
席涵柔并未听出这番话中的深意,傲慢的附和着:“那是自然,再怎么说也是靖安侯府,当然不能缺席宫宴。
婶婶可别忘了你是侯府三夫人,行为处事就得多为侯府思考,若你敢做出有损侯府的事,三哥就休了你!”
“席小姐和传闻描述的倒是如出一辙。”
顾夫人开口了,冷淡的女声暗藏锋芒:“闺阁中姑娘口无遮拦,也怪不得能做出那种名誉扫地的事。”
席涵柔的面色立即有了转变:“你说什么呢!我向来循规蹈矩,能做什么名誉扫地的事?别在这血口喷人!”
自从顾席两家撕破脸后,不管人前还是私下,他们都不再保持客气。
顾家不仅不会扶持靖安侯府,甚至还会落井下石。
席涵柔清楚从顾家手上讨不到好处,这才当着众人的面说这些话。
反正对她对侯府都没有丝毫用处,又何必保持客气。
顾夫人挑眉,姿态雍容端庄,讥讽笑起:“我是什么意思席小姐难道不清楚吗?
非要我打开天窗说亮话,将寺庙那夜你与两个男子苟合的事道出,才能想起这些琐事吗?”
“那件事与我无关!”
席涵柔恼羞成怒,脸颊通红,有些心虚地望了眼周围,唯恐会被人听到:“你们顾家怎能见风是雨,随意污蔑人,我懒得和你们多说!”
掷下话语,她脚底抹油般迅速逃离。
她最忌讳的便是外人谈及此事。
若让那些贵女们听见,定会凑上来没完没了的讥讽,宫宴尚未开始,她总不能为了避嫌,这么快就灰溜溜逃走。
“就这点手腕和能耐也敢上门挑衅。”顾夫人闷声一哼,旋即有些担忧地望了眼顾时矜。
靖安侯府当着顾家众人的面都能大放厥词,更别说是私下。
在顾时矜面前还不知会如何嚣张。
瞧出顾夫人眼中的担忧,顾时矜主动出声:“娘我明白你想说什么,这些口舌之争对我而言不痛不痒。
靖安侯府这群人还算识趣,明白说不过我,平时没什么事也不会跑到我面前说闲话。”
顾夫人方才收起视线。
口舌之争登不上台面也算不了什么,她是怕顾时矜受委屈,这才担忧。
“夫人,您瞧。”
秋冬特地伸手朝着前方指去:“席靖修跟在大皇子身后,他明明没有请帖,却能这么快进入皇宫,看来是大皇子将他带进宫的。”
顾时矜按照秋冬手指的方向望去。
大皇子坐在一间凉亭内,席靖修站在他身侧不知在讨论何事。
“席靖修最大的靠山是大皇子。”
她沉着眸,妆容精致的脸颊上掠过了一抹深意:“大哥二哥,你们要小心,这两个坏心眼的凑一块没那么好对付。”
前世席靖修便拿着顾家当投名状,在大皇子手中混得顺风顺水。
只有彻底摧毁靖安侯府,让席靖修再也无法蹦跶才能保全顾家……
席涵柔回到老夫人身旁后,便一直沉着张脸咬牙切齿着。
显而易见的是,她在顾家面前没能讨到好处,甚至还吃了哑巴亏。
“小姑。”
张氏瞅了眼她,掩不住心中的好奇凑了上来:“方才你到顾时矜面前都说了什么,脸色怎么变得这么难看?”
提及此事,席涵柔就气得胸口起伏不定:“顾家实在是太嚣张,若是再不想办法对付,不知道还以为我们侯府畏惧顾家,还得看顾时矜的脸色行事。
母亲,我们不能继续坐以待毙了,必须想办法找回场子。”
“谁说我们坐以待毙了。”
老夫人幽幽然望了眼她,眼里流淌着阴谋算计:“顾时矜屡屡欺辱侯府,这口气我们又岂能咽下。
她最大的靠山是顾家,若顾家和她同时出事,这女人将不足为惧,我们侯府翻身的机会也就来了。”
张氏好奇地凑上来:“母亲,你是想到什么好主意了吗?”
老夫人并未回答这个问题,抬步朝前而去:“宴席即将开始,都别在这愣着了,我们也该入座了。”
宫宴热闹至极,宾客相继抵达。
今日前来的赴宴不仅是世家子弟,连商户人家也来了。
这些家族都曾在饥荒时献过力,上缴过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