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契约书
李婶儿的孩子自然是不认的,质问叶梨有何证据。
叶梨用匕首拍了拍其中一个匪徒的脸:“说吧,为什么会来村子里。”
匪徒以为叶梨的意思是,他只要说了能留命,便一五一十的说了:“那个老婆娘说这里的人吃香的喝辣的,特别,特别是顾家,鸡鸭鱼肉钱粮都有,才说得我们兄弟前来的,女侠,我喊你女侠好不好,都是我们鬼迷了心窍,下次再不敢来您的地盘上生事的,您就放了我们把。”
“是啊,就把我们当一条狗一只猪给放了吧。”
叶梨命人重新将这几个人的嘴巴堵上,随后看向了村民:“这就是你们之前嫌弃的人,在村子遭受到危难的时候,没学着你们躲在屋子里,各个都出来拼命,现在大院里还躺着六个,其中一个手差点被连根砍断,你们还有何颜面,挑他们的刺?”
顾村长见大家呆若木鸡一句话都不敢说,出来打圆场,但是叶梨根本就不鸟她。
她前期给了很多机会了,但是村里人的做法,让她觉得失望,没心思继续培养,干脆点名了顾满和李大嘴身边的几个人:“拖到山坳那边,全部杀了就地掩埋。”
“是!”
黑煞帮一行,被全部灭队,无一活口。
至此一事,大院的人飞快的成长了起来,脸上的表情都冷硬了许多,村民们虽被大院和叶梨吓到了,但心里莫名的安心,有这么一伙子人守着顾家村,不怕那些乱七八糟的匪徒来袭。
但是叶梨却拿出了自己的态度。
“契约书?是啥东西?”顾村长看着被叶梨递过来的纸张,纳闷道。
叶梨耐心的等着村长看,他认字的。
顾村长一句句的看完之后,不敢置信的瞪大眼睛:“这是,在村子里立寨子?”
玉书和高阳,脸色飘忽了一下。
叶梨摆摆手:“并非立寨占山,原本我是想着站在顾家村的土地上,我手底下这些兄弟们为顾家村出一份力也不是不行,但是这两三个月一来,顾家村里的村民是怎么对待他们的,村长不会装不知道吧。”
顾村长脸色难看,觉得这是叶梨在报复,也觉得叶梨一女流之辈果然小气。
“这算他们不懂事,我替他们给你赔个不是,好吗?”
叶梨笑了:“别弄得我无理取闹一样,你知道我说的都是些什么事。还有!村民懂不懂事,看的就是村长是怎么做的,您说是吗?”
这是不肯轻拿轻放,必须按照契约书上走了。
顾村长的视线又重新移回了那张纸上。
今有顾川、叶梨及其下十余众组成护卫队,与顾家村村民立下此书,双方协商后自愿做出如下约定:
一、每日卯时到酉时,护卫队开始巡逻,按手印的每家人数抱上,护卫队会每日清点人数。
二、每日四人轮流在路口巡视,两人一队,每小队两人,每次五个时辰,确保不会再被突袭而不自知,哪怕是夜间,护卫队也会安排人整晚都值守。
三、粮食方面,若被大院搜查过确实拿不出吃用的村民,可以向大院采取借粮的行为,不产生利息。
看到这里的时候,顾村长觉得叶梨安排得很好,但是接下去的半截的内容,顾村长看了就没那么觉得好了。
顾家村村民应配合做到:
一、兵祸影响消失前,不随意离村,立下契约书后又接纳外人的人家立刻和护卫队解约。
二、每家每户除绝户头和病残弱的人家,都要空出两名劳动力,修建顾家村简单防御工事,身体还行的壮汉可并入护卫队的巡逻工作,一日三餐由大院全权安排解决。
三、搭建防御工事期间,不得偷懒,并且在兵祸影响过后,应尽快归还所欠粮食,并且顾家村村民不得再恶语中伤护卫队。
其实,叶梨和顾川商量的这一份契约书对双方都有约束,也都有义务,就看顾家村诸位的决断是什么了。
顾村长说,要和大家商量一下,也好叫大家知道里面都是什么内容。
叶梨点点头:“行吧,明日给我答复就行,记得,我不等第二次机会的,后续再想签字,就没那么好的事了。”
叶梨说完就走了,顾村长在原地站了好一会,想起了一件事。
当初叶梨说要上山,似乎也是这种做派,将她会为大家创造的条件说清楚,再说利益分配和安排,当时有人觉得叶梨占便宜他们吃亏,后来呢,一个死了一个残了,还有几个被驱逐出捕猎队的村民每日都在后悔懊恼。
想来这次,叶梨应该也是秉承一样的态度,行就一起合作,不行就拉倒,她是真的能做到狠心不管的。
顾村长叹了一口气,总觉得心里像是塞了一团棉花,不上不下的。
村民们一头雾水的看着村长,等村长念完契约书后,果然如村长所料,是有人持反对的态度的。
觉得大院的人住了顾家村的地盘,还要求那么多,难道他们身强体壮还会拳脚功夫,多出力不是应该的吗,在这乱世,上哪儿找一个好去处随便他们这群陌生人住啊。
“就是啊村长,他们要不愿意做,我们不是还有捕猎队那几个人汉子吗,巡逻巡逻,再弄点武器……”说这话的人越说越小声。
村长闭了闭眼,这会子似乎能理解叶梨对村民那种淡然的态度了,说话不知道轻重,一心只想着伸手,只想着别人就能者多劳,也不看看现在什么情况,他自己是个什么样子。
“行了,顾川和叶梨的意思是,愿意签的就签字,不愿意的就不要签,人家没逼着你们。”村长补充:“不过,要是后续还想再签,就不可能了。”
此话一出,之前进了捕猎队却又自己作死弄没了机会的几个青壮赶紧表态:“我们要签。”
跟着叶梨又肉吃,现在他们是明明白白的知道了这个道理的。
次日,叶梨就等到了顾村长,他带来了那张纸。
“村里五十二户,全部都签名了。”顾村长说完,竟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似乎这样安排下去,他身上的担子一下就轻松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