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农门悍女:带着空间去撩夫

第240章 见客

  叶梨面上不显,心里也不好意思,她承认,第一眼看到这个女人,她是觉得心里咯噔了一下的。

  不由得暗骂自己,怎么对顾川那么患得患失。

  “哦。”这股劲过去后,她挺好奇这之间的纠葛的,不敢露面的男主人公,美丽娇媚的女主人公,这中间搞不好要是一场曲折的恋情。

  不过别人不开口说,叶梨也没追问。

  一直到临睡前,客栈都没什么动静。

  晚些时候,有人悄然进入了客栈,于暗夜中顺利和顾川交接。

  “感激之情无以为报,这是最后的谢礼。”猛子将之前被顾川推拒了的盒子重新送过去,再送上了三千两银票。

  顾川这次没拒绝,因为事已成。

  “有缘再会。”顾川道。

  猛子一愣,也低声道了一句:“有缘再会。”

  他还以为,顾川多少都会跟他这样的人留个姓名,互相有个交情的,毕竟顾川自我介绍的时候,就说他们是一支过路商队。

  谁知道顾川,哪怕是看到了他手里有这么多钱和玉料,表情也一如之前的样子。

  看来,这些人的来历不一般,起码不会是他设想中的商队那么简单。

  也是,能入山寨如无人之境,又将山寨的人团灭的商队,满天下看去,又能找到几支?

  客栈彻底安静下来。

  土司府

  土司夫人看着面前跪着的李大板子,表情清冷高贵,略带细纹的脸上白皙,光可鉴人,十足的贵妇气质:“你说来了一支商队,要砸你的场子,还说下一步就准备来对付我的粮铺?”

  “是的,是的,那些人就是这么说的。”李大板子脸上伤势似乎就是最好的证明,说明那些人有多暴力。

  土司夫人冷哼一声:“敢踩在我的头上,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货色。”

  尽管土司夫人觉得要回敬一下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乡人,但是出于谨慎,她还是叫来了自己的心腹猛子:“去查查,最近大理城来的那支商队,是个什么货色。”

  猛子眼皮一跳,赶紧低下头,头碰地:“知道了。”

  猛子离开了土司府,路上遇见土司满面怒气的回来,口里还骂着看管不利,必须找到之类的词,不免后怕,还好自己已经将莎莎给藏起来了。

  次日,猛子又找上了顾川。

  顾川似笑非笑:“这还真是有缘。”

  前一天,刚说了有缘再会,这第二天就又碰上了。

  顾川问猛子所为何事,猛子就将李大板子如何告状,土司夫人会准备对付他们的事情说了一说,顾川神色未明,点点头道:“我知道了,李大板子是我们打的没错,但是其中缘由,并非我们想找茬。”

  至于李大板子垂涎叶梨的事情,他就不明说了。

  猛子也知道顾川他们这样的,不会无缘无故去跟一个李大板子较劲,想必是李大板子其人,又做了什么招惹别人的是非了。

  顾川知道猛子是为土司夫人做事,但是看样子,估计猛子还是个心腹,想起叶梨交代他的话,顾川对猛子说道,他们是来自西北的商户,手里很多玉石金银,看看土司夫人有没有兴趣。

  这话带到了,猛子回去回话就说:“人家是本本分分的商户,此行来也只是为了玉石生意,人家还问您好呢,应该不会是李大板子说的那样。”

  土司夫人觉着猛子也是第一次见人,他给出这样的评价,估计是那人给猛子的印象不错。

  土司夫人鼻子里哼出气,对着猛子说话的时候,竟然带上了一股子撒娇的意味:“谁知道呢,先见见人再说吧。”

  猛子便准备安排两边的人见个面。

  猛子看人还是准的,知道顾川估计不会喜欢第一次见面,就把自己的安全放在土司府,所以安排了在外面见面。

  选定的地方是个幽静的茶楼。

  土司夫人见到顾川,眼神一凛,已经察觉到这不是普通商户了,他身上所沉淀的气质,又像是个武夫,又像是个书生,偏偏带上一点圆滑。

  叫人捉摸不透是个什么角色。

  叶梨没有跟来,这样的场合,她不喜欢生意场,顾川负责就好。

  她,今天也有客来访。

  王满仓一家今天特地都穿上了最好的衣服,但在客栈这样的地方,还是很局促。

  他们一上来,就求见了叶梨,落座后,王满仓拿出了一个特别精致的小盒子:“这个,是送给您的礼物。”

  叶梨没打开:“这是什么意思?”

  “我们,我们想跟着您,做个支使的下人,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王满仓鼓足勇气说道。

  要是不说,他们一家就一点跟上商队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李大板子被得罪得狠了,要不就寻私仇来教训他一家,要不还是会打家里几个女孩子的主意。

  就算叶梨不接纳,他也是准备全家都出门找个地方重新生活的。

  也许离开了这里,他能靠着手上的东西生活得更好也不一定。

  叶梨来了几分兴致:“里面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如果值钱又珍贵,你们为什么不拿来改善生活。”

  这东西有点一言难尽,王满仓也不故弄玄虚了,自己打开了:“这东西是家里传来的,以前祖上给出海的商户做事,分得了一些种子,在家乡试种之后,发现这东西在沙子里也能成长,要是在肥沃的地方,一年能成熟两季,产量颇丰!”

  叶梨眉心一跳,都要觉得自己是不是被人家看透了出行的目的。

  这一年两季、产量颇丰、还能在沙地生长的作物,岂不是专门为荒漠准备的。

  “哦?你们种过?祖上传下来的话,少说百年了,这种子还能用吗?”叶梨并不傻,也清楚种子储存也是有年限的,一些种子最多存放个三两年就会失去活性了,一百多年,估计早就快成化石了吧。

  王满仓解释道:“祖上有祖训的,一年必须种一份良种,我们迁徙到此地多年,都有在郊外找了二分地种,但是因为粮商霸道,又非本地人士,我们也不敢明目张胆的种。”

  原来是这么回事。

  叶梨看着王满仓手里的种子,有了计较。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