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莲儿复仇记

第221章 221狱卒的话

莲儿复仇记 吴楚东 3246 2024-11-13 10:52

  “什么?朱钰说是我指使的?!”

  大牢里的杨启文听闻狱卒的话,惊掉了下巴,从地上一骨碌爬起来,连沾了一身的稻草都无暇去理会。

  “是啊,他跟都察院的那几个守卫一开始都不承认,说是陈良……哦不,田良拿着伪造的朱钰刻章来取走赃银的,”一位年轻的狱卒站在牢门外,对杨启文说着刚才发生的事,“可皇上不是不信吗,说要严审,结果刚把刑具架在他们跟前,还没上刑呢,几个人纷纷招了,说是端王指使的。”

  杨启文气得七窍生烟,“怎么可能!我深夜找陈良我承认,可其他的事我什么都不知道啊!”

  “其实小的也不信,”年轻狱卒小声道,“可朱钰他们就是这样招供的啊,他跟几个守卫,所有人都是分开单独审问的,但所有人的说辞都出奇的一致,就说是你指使了朱钰跟陈……哦不,田良,取出了赃银,后面的事情他们就都说不知道了。”

  杨启文恨得咬牙切齿:“朱钰在说谎!他们一定是商量好的!肯定是他们杀了陈良,盗取赃银,栽赃到我头上!是可忍孰不可忍!”

  年轻狱卒凑近了些,小声道:“端王啊,小的就是因为不相信他们,相信端王是无辜的,所以提前让您了解下现在的情况。现在这个处境对您很不利,接下来马上就要审问您了,您可以赶紧想想法子怎么能自证清白。”

  杨启文沮丧道:“自证清白,谈何容易?黑的都能给莲儿说成白的,在她面前,说什么都是死路一条!”

  年轻狱卒赶紧做了个噤声手势,“端王啊,你可小点声,华亭郡主得罪不起啊,我那两个同僚,可是被她害惨了啊!你可知道那北蔡王妃吴氏的事情?”

  杨启文摇摇头,他突然发觉,自己多年来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外界可谓一无所知,也怪不得会被莲儿玩弄于鼓掌之中。

  “当时北蔡王的峒山之死,据说不是陈国那个公主吴氏干的吗?吴氏被游街示众,然后当晚关在这里的时候已经疯了,这事你知道吧?”

  杨启文回想了一下,然后愣愣地点头。这起案子,他也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狱卒压低嗓门道:“四平公主当晚曾经来过,买通了我的两个同僚,想给那吴氏投毒,让她有个好死,结果不巧,被华亭郡主知道了,然后就罚我那两个同僚把地上漏下来的毒米饭吃掉!”

  杨启文大惊失色,这才知道原来莲儿从这么早开始,就已经如此心狠手辣了。

  “所以小的就说,华亭郡主得罪不起,您可以想想办法自证清白,但别去招惹华亭郡主……”

  杨启文惨笑一声:“在不招惹她的前提下,自证清白谈何容易?”

  “您本来就是清白的,那就说实话呀。”

  “我是清白的,但是……”杨启文懊丧地拍了一下大腿,“我不是最后一个公开见到陈良的人嘛!我找陈良所谈的事情,也与这笔赃银有一定关系,我要是说实话,岂不是让人更怀疑到我头上嘛!”

  那狱卒转了转眼珠,“莫非您找田良,是商量‘粮草案’的?”

  这个词,触动了杨启文敏感的神经,他闭上嘴,缄口不语。

  狱卒挠挠脑袋,“那,小的觉得您还是实话实说更好,虽然‘粮草案’已经结案了,但您只是找田良讨论一下,也没犯法呀!总比啥都不说,更被怀疑强吧?何况那朱钰,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杨启文一愣,“什么意思?”

  “小的瞎说啊,据说朱大人喜欢喝花酒,还喜欢豪赌,小的猜,应该欠了不少银子吧?他的犯罪动机比您明显很多呀。啊这,小的纯属胡言乱语啊,您可千万别当真……对了,小的名叫王四,等端王放出来了,如果能稍微提携提携小的就更好了哈……”

  这叫王四的狱卒嘴巴里念叨着,突然前方传来了其他狱卒的声音:“带端王出来吧。”

  他忙掏钥匙给杨启文打开了牢门,“端王,现在就要开始审问您了,您可要努力脱罪啊,争取早日出来,别忘了小的哈……”

  那王四还在念叨着,杨启文却傻眼了——这不,前脚刚被告知朱钰指证了自己,后脚立马要被提审,他还没来得及思考该怎么应对呢!

  时间哪容许他多想,他还稀里糊涂,转眼已经被人带到审讯室,面对着一群正襟危坐、面容严肃的人,包括大理卿、刑部尚书。所有人都严肃地望着杨启文,空气一片压抑的安静。

  从未见过这种阵仗的他,更加手足无措了。脑袋里一片空白,只剩刚刚狱卒王四跟他说过的那些话。

  遥远的东北,陈国的宫殿。

  一堆被劈开的碎木板被拼凑起来,摊在桌上。它不大,没有精致的雕饰和花纹,看起来朴素到有些简陋,就连上面写着的“李宅”两个大字,也是寻常至极。

  这还是李志第一次近距离看见这块门匾。他头一回见到它,还是在西京,李敬亭的家;第二回,是在那残破城楼之上;第三回,便是此刻。

  他已经清楚地了解了西京发生的那些事。包括李敬亭如何被戮尸街头,李敬亭的家人如何被满门抄斩,王海、王甲如何被乱箭穿心而死,叛军如何被周国百姓痛恨。他静静地望着这块门匾,面部肌肉时而微微抽搐。

  如王春华所愿,赵铎找到了李志。由于城楼门前那一日激战,王校尉等诸多军官都阵亡了,李志从一个统领五十人队伍的队率,被提拔为伯长,统领五百人。王春华对他也寄予厚望,希望他在军中能有更好的发挥。

  “现在的周国,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王春华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打断了李志对往事的回忆。

  他的目光再一次被拉到眼下,王春华坐在面前,分析着当前局势。

  “现在的周国百姓对我们恨之入骨,爱国情绪空前高涨,对于现在涉及‘陈韦’的文字狱,百姓齐心支持,互相检举,底层民众之间互斗,已经形成了气候。对上层来说,他们只是负责发起号召;对中下层人来说,‘文字狱’成了公报私仇的好办法;对于更加无知的底层百姓来说,他们确是真心痛恨‘陈韦’,真心的支持文字狱。”

  “为什么会这样?”李志忍不住道。

  王春华平静地分析着:“周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拥有普天之下最多的人口,如果人人都像憎恨李敬亭一样憎恨叛变的铜州军队,一致对外,叛军的力量就不算什么;可如果人人都对李敬亭产生了共情,对铜州军队产生共情,这股汹涌的力量,将会轻而易举覆灭周朝的统治。只要统治者宣传的力度够大,捏造李敬亭、军队、陈韦二国的恶行,捏造得有鼻子有眼,就足以燃起民众的爱国情绪,给民众‘洗心’并不是一件难事。”

  说罢,王春华将几份文件摊在李志面前,“这是周国近一个月来的邸报,你可以看看。”

  李志拿起,只扫了一眼,便被上面歪曲事实、污蔑李敬亭的说辞气得七窍生烟,“他们怎能这样玩弄百姓于股掌之中!”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王春华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静,“谁掌握了新闻传播与言论控制,谁就掌握了民众的心。”

  “难道我们就没有一点办法,只能任凭他们捏造事实、歪曲真相!”李志悲愤填膺。

  “有办法。”王春华的眼里闪过坚定的光,“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只要我们成为胜利者,就可以给周国的民众,还原事实真相。”

  “胜利者……”

  李志正疑惑不解,这时只见王春华身后的门外,缓缓走进两人,前面的是赵铎,紧随其后的,是一副陌生的面孔。

  这人一袭宽大的深蓝色棉布长袍,领口、袖口和下摆都镶有精美的边饰,头顶用缎带束起一绺长发,脖子上挂着由珍珠、玛瑙、琥珀等制成的项链,手腕上是粗大的金镯,腰间系着一条宽大的皮带,上面镶嵌着各种宝石和黄金,脚上则穿着一双镶有铁钉的高筒皮靴。李志不认得这个人的脸,只认得这是土国人的装扮。

  他连忙对赵铎行礼。

  “免礼。”赵铎简洁道,目光投向了身后那位,“你先自我介绍一下吧。”

  那人一开口,便震惊了李志。

  “我叫顺风,曾经北蔡王杨启昭的家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