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002.传授教导
这段日子里,谭氏和温禾颂一直在教导晏妧后宫生存之道,每一次晏大小姐都点点头:“我明白。”
“我会了。”
“我清楚。”
“好,我们的阿妧聪慧过人,肯定已经学透了。”谭氏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来人,传些茶水糕点。”
“是,老夫人。”
很快,婢女端来了清凉甘甜的沁香茶和晏妧喜欢的芋泥荷花雪花酥。
她们正在悠悠品着茶水,听到温禾颂的侍女秋玉笑道:“老夫人、夫人、小姐,闻暗香姑娘今日回府了。”
谭氏听了秋玉的话,马上起身,快步向到门口。
晏妧也跟随开心得像孩童得了压岁钱般的谭氏,她暗叹:祖母对表姑母的喜爱从未随着岁月流逝而有所改变。
谭氏与晏妧刚行至小园的柏树下,便碰见谭氏常常想念的闻暗香。
闻暗香幼年父母双亡,作为她亲姨母的谭氏就接远在苏州的闻暗香到上京城的晏府。
闻暗香衣食无忧地在晏府生活了十年,她二八年华时,被许配给永顺侯的嫡三子齐归。
成婚不到一年,齐归被调往离上京千里之外的青州,任青州知州。
闻暗香随夫远赴,这一去,便过了十五年。
闻暗香一见谭氏,眼睛里泛有泪水,鼻尖红红的,但也行了礼,“暗香见过姨母,姨母慈安。”
谭氏搂过外甥女,轻轻拍着她的背,轻声道:“暗香,姨母在,姨母在。”
“有姨母在,暗香从未怕过,也不会被欺负的。”
谭氏挥手,下人们行礼告退后,“齐归那个浑东西,又把咱们暗香怎么了?”
“姨母。”闻暗香吸吸鼻子,告诉一脸焦急又气愤的谭氏,“暗香在他那里受了很多很多的气,后来,暗香勇敢了一次,买了所宅院,立刻带十鸢从齐府搬了出去。”
“只是,没能知仁离开他那浑爹的住处。”
谭氏柔声安慰她几句后,指了指站在一旁无聊到赏花的晏妧,“暗香,她是我的宝贝孙女。”
“暗香记得姨母您和我在信中提过。”闻暗香唇角微微扬起,和气地笑着道:“是阿妧吧。”
“我的外甥女生得好极了。”闻暗香微微挑起精致的柳叶眉,“外甥女定是说书人口中的‘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晏妧今天身着一件冰台色绣海棠花小袄,下身着青白玉色蝶纹素软长裙,及腰长发绾成如云般的朝云近香髻,头上有三两支珠花簪和一朵淡色茉莉绢花。
腰若细腰,肩若削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表姑母过誉了。”晏妧走到谭氏身边,微微扶着祖母,偏头对闻暗香。
谭氏莞尔一笑:“请进屋说话吧。”
“也是啊,坐下慢慢叙叙旧。”
“祖母,孙女想起来母亲让我到书房帮她写一幅字帖呢,告辞。”
晏妧临走时,向闻暗香微微欠了欠身子:“外甥女失陪了,表姑母勿怪外甥女啊。”
待晏妧走远后,闻暗香开口道:“外甥女她是个相当知礼明礼的姑娘。”
——
和皇宫同样危险的东宫中,一位身着月白色云纹长裙的少女轻轻推开门,长长的紫檀案几上放着许多书本或是官员呈来的折子,它们都被主人收拾得十分整齐,没有丝毫的凌乱。
少年身着水华朱色锦纹长袍,坐在太师椅上,认认真真地审阅着折子,不一会儿,他嗤笑了下,眼中有几分轻傲,语调散漫:“如此简单之事,但凡有些许脑子即可处理的事务,又呈上来了。”
少年提起朱笔,用工工整整地写上:已阅,愿李卿动动脑。
他似乎思虑了好久,补上几个字:朽木不可雕也。
少年靠着椅背,瞥了眼他的七妹,他敲了敲桌面,轻轻笑着:“七妹,到皇兄这躲几日?”
“本公主今日才没有被父皇责怪。”
说话的少女是当今皇帝孟正与许淑妃一直疼爱的女儿,前年破例给她册封为永嘉公主,食邑两千户。
“是吗?”孟玄瑾翻了页书,抬头看向永嘉公主,“咱们清裕太乖了,太守规矩了,挺难得。”
有侍从给永嘉公主端来如意绣墩,她坐下,托着下巴,“皇兄,你这段时间里,定要万分小心。”
“我知道。”
孟正那老头子这几年来,挺重视他的四弟和五弟的。
他的四弟名叫孟承川,是孟正那老头子喜爱之人林贵妃所出,比他小一岁,封为肃王。
他的五弟名叫孟承以,是孟正那老头子喜爱之人林贵妃表妹姜德妃独子,好诗书,只是腿部有疾,比他小两岁,封为常王。
孟玄瑾耳边似乎又传来小青梅的声音:“陛下这么些年来,最疼惜的是肃王,最喜爱的是常王,而最重视的是太子殿下你啊。陛下对你的好,昰因为你是他名正言顺的嫡长子、百官万民拥护的贤明仁慈太子。
更是因为,陛下对你的母家心中有愧。
想必太子殿下比晏妧还清楚,利用好这几分愧疚,使能够坐好这太子之位。
不过,如何坐牢这太子之位,全凭太子殿下的心计和谋略了。”
永嘉公主吃着西域进贡来的水果,不满道:“新罗使臣脑子被门夹过吧,到父皇那儿拜过后,竟到先去了肃王府进礼,才到了大梁国储君的东宫进礼。”
“嗯。”孟玄瑾应了声。
七妹别生气了,过段时日,孟正那个老头,有可能是太上皇,也有可能是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