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岁禾将信送进慈宁宫后就没有在去关注了。
与她来说太子妃不过是个名头,重要的是皇后的位置,以及太子的心。
“姑娘,贵人来了。”秋雁躬身走了进来。
一男子跟在秋雁的身后,“陈姑娘自入京就闭门谢客,齐某想见姑娘一面可是难啊。”
陈岁禾有些恼怒男子的突然闯入,却也知道眼前人她不能得罪,还要抓住对方的心。
“太子殿下看得起岁禾,是岁禾的荣幸。”
没错,来人正是太子。
齐钰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位传说中的太子妃,容貌妍丽,行为举止格外端庄。
是他心目中的太子妃的模样。
可就是这样好的女子却在父皇口中变得不堪,还说林家女端的是将门英气当于我儿相配。
至于那颍川陈氏,便让你二弟娶了便是。
说到底还不是因为父皇宠爱柔贵妃,是以对二皇子也多加宠爱。
陈岁禾见过太子的画像,真人还是第一次见。
倒是与画像上的人无二差别,只是多了几分儒雅随和。
齐钰不想绕弯子,直言,“京中最近盛传的事情想必姑娘已经知晓了。”
陈岁禾颔首,手上冲泡的动作不停,“殿下的意思?”
“前天父皇将孤叫去御书房,和我明言想要林家女为太子妃,而姑娘则让我二弟迎娶。”
将茶水冲泡在茶碗中,端起放在齐钰的面前,“殿下请。”
齐钰端起茶猛的一喝,随后将茶碗放下,“孤瞧姑娘似乎并不焦急。”
陈岁禾轻笑出声,“民女有一事不明想要询问殿下。”
“陈姑娘请讲。”
“皇室与六大世纪联姻是谁人定下的。”
齐钰皱眉,有些不解,“自是先皇定下的。”
因着先帝是在马背上得的江山,自认为自个不是个文学博学之人,也不想被人在身后骂句只会打架的莽夫。
所以当朝臣提出迎娶皇后,他便将武将给撇在一旁,着眼于藏书极多的书香门第。
六大世家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清河崔氏、陈留谢氏、颍川陈氏、琅琊王氏、中山张氏、延陵吴氏。
先帝经过与六大世家多方交涉,先帝迎娶清河崔氏六女为皇后。待有了太子后,又为其定下陈留谢氏三女为太子妃。
可当年的太子登基后,却不想让自己的太子定下六大世家的姻缘。
陈岁禾重新冲泡了杯茶递到齐钰跟前,“这杯太子殿下可要好好品尝才是。”
齐钰端起茶碗却没有急着喝下肚,因陈岁禾沾湿了手指在桌案上写下了四个字,让他恍然大悟。
背宗忘祖!
元治帝想将与六大世家联姻的人选更换为二皇子,虽然没有违背当年与六大世家的约定。可却违背了先帝的本意。
“殿下,这事说严重也不严重,说不严重却是严重的,不妨您去问问太后娘娘是否知道这件事情。”
齐钰将茶碗放下,对着陈岁禾拱手,“多谢姑娘答疑解惑,在下告辞。”
陈岁禾笑着点头,让秋雁将齐钰好生送走。
椿芽抱着信鸽走了进来,“姑娘,族中来信了。”
陈岁禾接过信件,笑“阿爹言族中与其余五家在京势力会为我收用。”
椿芽闻言欢喜不已,“那姑娘到时候进太子府就不会摸眼黑了。”六大世家并未有人在京中做官,可门生却遍布皆是。
陈岁禾可没有椿芽那么乐观,当今元治帝的皇后虽为陈留谢氏,可却是个脑子不灵光的人。不然怎么会放任元治帝想要将联姻对象换成二皇子。
既然元治帝敢与太子言说,想必今夜宴席,元治帝定会有赐婚的意思。
霞光万丈时,陈岁禾这才穿戴整齐坐上前往皇宫的马车。
马车行至宫门处便被拦了下来,“姑娘,到宫门了。”
椿芽跳下马车,伸手扶住陈岁禾让她得以踩着马凳走下来。陈岁禾戴着面纱,将她的容貌遮的若隐若现。
宫门旁早有软轿在一旁等候,一宫人上前询问,“可是颍川陈氏的马车。”
椿芽上前一步行礼,“正是。”
葛公公憨憨一笑,“杂家尊太后娘娘懿旨,请陈姑娘前往慈宁宫小坐,姑娘请上轿。”
陈岁禾微微颔首,知道这是崔太后想要安抚自己也没拒绝,直径坐上软轿。
宫门处各家进宫参宴的马车都停留在此处,所以陈岁禾被太后接走也是被众人看在眼里。
“原来那位就是颍川陈氏啊。”
“虽然看不见的她的容貌,可是见她身量芊芊,举手投足间优雅,只怕容貌不俗。”
“哼!”林舒语不屑的瞥了眼围在一起说话的几人,“说不定人家是因为长得丑才戴面纱,怎么到你们这就容貌不俗了。”
“你!”
“姑娘倒是不戴面纱,瞧着也不强在何处。”
林舒语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身旁的侍女拦了下来,“姑娘,老爷不让您在外惹是生非。”
林舒语一下想到出门前她爹跟她说的话,她便将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瞪了几人几眼这才转身离开。
“姑娘刚才实在不应该讥讽她人的。”
林舒语无所谓的翻了个白眼,“我就是看不惯她们去捧那颍川陈氏的臭脚,阿爹说了,太子妃的位置只会是我的。”
绿梅有些无语,却也只能规劝道,“姑娘,让您真的成为太子妃,便是刚才那方行为就会被御史言官指摘的。”
林舒语知道绿梅是她爹专门放在她身边的,就是为了防止她胡乱说话。所以对于绿梅的规劝,她还是会听的。
再说这边,陈岁禾坐着软轿来到慈宁宫,崔太后身边的曾嬷嬷早早的就在慈宁宫外等候着。
一见到陈岁禾连忙迎了上来,“太后可就一直盼着姑娘呢。”
陈岁禾看了一眼椿芽,椿芽了然的从袖口处拿出个荷包,“劳烦几位公公了,这是我家姑娘请诸位公公的喝茶的。”
曾嬷嬷满意的看着这一切,倒是个聪明的。
陈岁禾跟着曾嬷嬷一同进入慈宁宫。
崔太后早就坐在正位上等着,陈岁禾上前将面纱取下,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给她行了个大礼。崔太后也无意为难她,忙叫曾嬷嬷将人扶起。
“原是一入京就要来拜见娘娘的,只是当时京中流言四起,小女只好闭门谢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