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我送渣夫上刑场

第5章 拜亲日再添两美人

  梅羡雪递上自己做的鞋袜,叫了一声“爹”,长兴侯接过针线,乐呵呵笑应了。惹得侯夫人赵氏翻了几个白眼。

  到侯夫人赵氏喝茶的时候,她脸色虽然阴沉着,却也没有多说什么,还送了一枚赤金蝶恋花的金步摇。

  一切都很顺利,除了小姑子陈书卉小声抱怨了二嫂小器,给弟弟妹妹的荷包没有大嫂的丰厚。

  惹得世子夫人栾氏有几分尴尬。

  梅羡雪混不在意,陈廷安这个妹妹比他还蠢,前世作得昏天黑地,日子过的一塌糊涂。跟这种糊涂人计较,那是浪费心力。

  赵氏斥责了陈书卉,眼睛却一直盯着梅羡雪看,见她宠辱不惊,更恼怒几分,盯着梅羡雪冷冷道:“今日亲友齐聚,不妨再添一件喜事。廷安房里的婵姑娘侍候他有些年头了,今日你不如喝她一杯茶,抬做姨娘吧。”

  众人一听,满座寂静,有内心不耻的,也有等着看好戏的

  前世也是这一出,梅羡雪当时细声细气说道:“母亲吩咐的是,只是我和二爷新婚才一日,侯府就抬了姨娘,说出去只怕要被人说咱们府上没规矩,不如等上一个月再抬。想来婵姑娘都等了那么久,也不在乎多等一个月吧。”

  这话一出,赵氏自不好强逼,连邬婵也跪下来说情愿多等一个月。

  今生梅羡雪情愿邬婵抬姨娘了,最好多抬十个八个,让陈廷安夜夜做新郎,也就不会来烦自己了。

  抬头瞥了瞥邬婵一脸希冀的神态,紧张的攥着得双手,温柔笑道:“母亲吩咐的有理,婵姑娘伺候二爷这么多年有功,早就该抬位份了。”

  长兴侯世子陈朝安是个实在人,知道这事传出去可不太好听,忙开口道:“母亲,二弟刚刚成亲,我看不如等等再抬吧,二弟你说呢?”说着看向陈廷安,指望他也说同意自己的说法。

  谁知陈廷安皱皱眉头道:“不过抬个姨娘,抬了就抬了,婵儿这阵子身体正不好,也让她高兴高兴。”

  邬婵一听两眼放光,含羞带怯的说了句:“多谢二爷。”

  事已至此,陈朝安也闭了嘴,自己是大伯哥,不好多管弟弟房里的事。反正二弟也没差使,这长兴侯府日渐式微,也不差这个新婚抬妾的名声了。

  梅羡雪一副温柔大度的样子接过邬婵的茶,随手赏了样东西,等着赵氏的第二折戏。

  果然赵氏又道:“你刚嫁进来我们侯府,对侯府的规矩恐怕还不知道,我身边拨两个大丫鬟侍候你,一个叫春华,一个叫秋月,有不懂的尽可以问她们。”

  话刚说完,就有两个年轻貌美的姑娘红着脸站了出来,一个丰腴,一个高挑,各有千秋。

  前世梅羡雪当场堵了回去,不过过了一段时间,还是让赵氏找到机会将人塞了进来。

  陈廷安每每到赵氏院里请安,总是同这两个姑娘调笑,要不是顾念儿子精关初固,怕坏了身子,赵氏早就把这两个姑娘送给儿子了。

  如今儿子娶了妻,精关已固,刚好拿来恶心新儿媳。

  上一世这二女确实也上了陈廷安的榻,着实荒唐了阵子。

  梅羡雪笑吟吟道:“多谢母亲体恤,那儿媳就却之不恭了。”

  春华和秋月听了这话喜不自胜,就是陈廷安脸上都带了三分笑意。这个梅羡雪虽然出身不高,家教甚好,真是个大度人儿。

  拜亲刚结束,陈廷安就出去了。梅羡雪知道他富贵心旺着呢,肯定又出去钻营找差使去了。

  回到她和陈廷安住的“景明轩”,看着春华秋月磕完头,淡淡说了句:“秋月的名字和知秋重了,以后叫冬月吧。”

  秋月一张俏脸涨的通红,“二奶奶,婢子这名是夫人赐的,万不敢弃。”

  “哦?”梅羡雪喝了一口茶,半晌才道:“看来景明轩太小,容不下秋月姑娘,既如此,那就还回夫人院里去吧。”

  春花秋月都没想到今日的事这么顺当,再让她们回夫人院里,那可不肯。只得委委屈屈道:“是,婢子冬月谢二奶奶赐名。”

  梅羡雪挥挥手,让她们都下去了,自个儿歪在塌上想心事。

  前世的时候她就研究过律法,想要和离并不简单。《大兖律》明文写了“夫殴妻之祖父母、父母,以及杀妻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夫妻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自相杀;容止外人通奸;女婿殴妻至折伤;抑妻通奸;有妻诈称无妻;欺妄更娶妻;以妻为妾;受财将妻妄典雇;以妾妄作姊妹嫁人等判义绝。”

  不是杀人,就是被杀,不是通奸,就是贬妻,般般条条梅羡雪都不想要。看来想要和离只能让陈廷安出这个头了。

  他富贵心这么重,前世毒杀自己,说不得就是被谁撺掇的,丧妻好续娶啊,少不得从这上头想法子。

  春寒料峭,大街上行人不多,京城大茶楼“静雅阁”里却热闹非凡。春闱将至,士子云集,会文交友,不亦乐乎。

  茶楼对面一间书店,薛牧云迈步出来,身后小厮阿树拎着一包书本跟了上来。

  静雅阁里呼啦走出来七八个男子,身穿各色宽袖襕衫,腰系丝绦,头戴方巾巾,脑后垂下两根长带,看来都是今年应试的举子。

  “唐兄,凭你的才学只怕今年要中状元,连中三元了吧?!”一个身着青色直缀的青年男子看着一位绛红衣衫的公子恭维道。

  那绛红衣衫男子生的唇红齿白,身材瘦削,虽是二月天,手里仍拿着一柄折扇,哈哈一笑:“聂兄过奖了,状元不敢说,二甲以上吧。”

  态度之倨傲,人群中却没有反驳之人。

  只因这唐申太过知名,先得了吴县解元,又夺苏州府会元,年纪才刚二十岁。在士子当中名声显赫,南直隶举子皆以为荣。

  “公子,那唐举人名声大的很,您何不去认识一下?将来……”阿树在薛牧云身后小声说道。

  薛牧云没说什么,冷眼看着眼前一群高谈阔论的举子,低声说了句:“走吧。”

  娘在世时最常说:“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