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愧是我的女儿,居然能洞察先机。”李顺顺了顺自己的白发,近来的心情特别好。
接着,他忽地又显出不高兴的样子,道:“反倒近来那太子,多有不顺我的心意。”
丘锦绣微愣,太子和李顺不是一向一条心的么,何解忽然生了芥蒂?
“是了,那瓶,七皇子吃了没?”李顺装作不经意地提到。
“吃是吃了,但女儿很快就离开了。”李顺看丘锦绣那失望的样子,不像在说谎,且等事实来说话罢了。
“这样,如果爹爹出现了什么事情,你大可拿着这条钥匙却解困。”说着,李顺便从随身携带的衣物中取出一把钥匙,递到丘锦绣手里。
“这钥匙是?”除了那铜钱项链,丘锦绣还是第一次收到李顺正是给予她的礼物。
“莫问,但愿为父不会有事。”李顺看似交代后事,但他的总体心情却是愉悦的。
民间传言,太子穆云楚大婚,听闻这次的婚礼比起迎娶太子妃时还要声势浩大,各个城邦送礼送了足足一个月,车水马龙不曾间断。
为了新任妃嫔——锦妃,太子大肆兴建新的府邸,宽敞高大的门面,两旁有凤凰和蛟龙守卫,名曰“锦轩”。
一直留在大庆国做客的历城厉曼郡主,当知道丘锦绣要嫁给当朝太子时,不免讽刺冷笑道:“倘若王子康尚在人世,见到丘锦绣这么快就下嫁他人,不知他气愤不气愤?”
小黄莺跟随郡主来到大庆以来,也听到不少关于丘锦绣的传言,道:“据闻她确实是李顺李大人的亲生女儿,并非干女儿。”
“哼,区区一个太监,居然在大庆国能有如此权力,这个当朝太子,还真瞎了眼。”厉曼嘲笑道。
不料,门外很快就通传太子妃求见。厉曼只觉得这相关的人来得可真是凑巧。
厉曼在大庆国宫中甚为无聊,而李顺更以各种名义不愿意让厉曼离开,实则是为人质之用。而凑巧,厉曼却在一次赏花中认识了太子妃,太子妃对太子的思念如同厉曼对王子康的思念,两人越说越投契。
而跟在太子妃身边的媛媛是个急性子的人,她刚进入到厉曼的外邦府邸,便愤恨地说:“凭什么,一个农务出身的厨娘,还可以当上贵妃!我替太子妃不值得!”
太子妃比媛媛沉稳,但自大婚宣布以来,她已经吃不香、寐不香,最近临近大婚,她已经连续好几天没有合上眼睛。
此时她略显疲态,身子比之前还要纤弱,她每每想起那天用蛇捉弄丘锦绣,反被她拿着这蛇吓了一跳的事情,她便觉得那是天蝎女子,万万不能将之放在太子枕边。
“世事没有值与不值的,但我一想到此毒蝎女子与太子同床共枕,我的心就有着不祥的预感。”太子妃说着,有点悲戚,便拿起手帕掩面。
“当真?”厉曼感觉这太子妃虽然有点手段,但还是太过于照顾太子,乃至于如今都不见有什么大的作为。
她便提醒到:“如今朝廷中,除了太子,还有谁能说得上事情?只要有掌权者出来反对,这事就成不了。”
“没用的,我们已经探过皇后的意思,她压根不想理会,她就是一缩头乌龟,终日只想待在自己的龟壳里面。”媛媛越说越激动,这让太子妃更加泄气。
“你们大庆国不是还有庆帝吗?怎么连庆帝都说不上事情吗?”厉曼好奇地嘲笑到。
“庆帝?两年前卧病不起,从此就不早朝了。这样的人,你觉得能指望他什么?”媛媛不高兴地撅起嘴,讽刺到。
“皇帝毕竟是皇帝,他动动手指,总比你们在这里藏着掖着落泪的好。”厉曼笑笑说到。
如此说来,也倒是。太子妃与媛媛都相互对望,也许也只有病榻上的庆帝能阻止这一场婚姻了。
“这样吧。”厉曼说着,便让太子妃靠了过来,如若要让庆帝讨厌丘锦绣,那么丘锦绣必定要出现,惹起庆帝不痛快,这样才是完美的计划。太子妃听了死命地点了点头。
可惜在大婚前,太子妃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丘锦绣多半以事务繁忙推脱,不上太子妃的当。
而大婚当天,城外却传来了号角声。
“报,太子殿下,京城北城门,有一批正规的大庆军队企图闯进来。我们城卫军已经誓死抵抗,但对方人数众多,恐怕……”
穆云楚眼底一沉,命道:“继续说。”
“恐怕,很快就会被攻破城门。”
“日前不是已经加派了城护军队,为何还会发生如此的事情。”
“禀告太子,日前我们被敌人声东击西,判断错误,如今大部队都集中在南城门,因此造成北城门军力薄弱。”
“一群废物!”穆云楚生气地把那通报的禁军踢了下去。
殿外已经陆陆续续集中了很多大臣,本来都是为了参加太子殿下大婚的,如今军情告急,他们便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等穆云楚走出来,他们便纷纷启奏:“殿下,如今军情紧急,我们是否把皇宫的禁军调配出去,抵挡敌人?听闻对方是边防英勇善战的韩家军,这一次还是由韩将军亲自带兵,势头很猛。”
“谁要去迎战?今天是我的婚讯,婚礼继续进行!”穆云楚挥一挥手,表示不愿意再听这帮老臣子的唠叨。
他派人立刻找李顺通报此事,这时李顺却无奈地回复道:“南边防守调配过去,相信北城门早已破。臣有一个办法,不知殿下是否愿意?”
李顺的办法居然是让驻扎在北城门不远处的历城士兵前去抵挡韩家军。求助于历城士兵,这岂不是卖国行为?
穆云楚看毕非常愤怒,无奈李顺的党羽大臣却纷纷过来乞求,让历城士兵帮忙去抵挡韩家军。
这到底是什么玩意?穆云楚知道,从前李顺就有和历城人勾结的事情,但如今国情如此,万一历城人赶走了韩家军,却以功臣自居,要求册封城池,那便得不偿失!
谁料,李顺的第二封书信很快便来到,里面简单写道:“你若想娶我的女儿,何不先让历城人解决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