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娇宠:将军家的小娘子

第417章 龙子龙孙

  “父皇,儿臣以为赫连将军在此次平乱中功不可没,理应加官进爵,赐金银财帛,定国公府亦应改为镇为公府,以向世人彰显赫连将军在此次事件中的功勋。”

  见殿中迟迟无人吭声,跪在殿侧的皇子中突然有一人排众而出,拱手向宣景帝进言道。

  听到他的话,宣景帝立时朝他看了一眼,发现是二皇子吴锦颢,便沉吟着点了点头,然后装模作样朝其他几位皇子缓声道:“你们觉得颢儿的建议怎么样?”

  “回父皇 ,二哥说得对,赫连将军此次护国有功,理应重赏,不但国公府的门第要升,就连赫连夫人也当封为诰命,听说她在西北为赫连将军出谋划策,也立下过不少功劳,堪称巾帼英雄。”

  “对,二哥和四哥说得有理,儿臣附议。”

  “儿臣也附议。”

  二皇子四皇子发声之后,五皇子和三皇子也纷纷附和,建议大肆奖赏赫连钦,对国公府上下加官进爵。

  然而他们话落之后,宣景帝却沉默了,靠在床头看了他的儿子们片刻,最后将目光落在一直没有出声的七皇子身上,蹙眉问道:“启铭,你怎么不说话,难道你对兄长们的建议不赞同么?”

  突然被点名,让跪在原地的吴启铭愣了下,旋即拱手道:“回父皇,加封臣子施行奖赏,这些在大宣的律例中都是有章可遵,赫连将军固然劳苦功高,但也应按律进行封赏,若是随意为之,只怕百姓们看了会不妥,朝臣们也有异议。”

  “七弟,你这是什么意思?赫连将军乃是大宣的功臣,没有他带着西南军在城外拼死守卫,今日的皇城还不知是什么模样呢?你怎可说出这样的话?”

  “就是,七弟,百姓们对赫连将军的功绩也是有目共睹的,怎会对加封他的事有意见呢?你简直危言耸听!”

  吴启铭的话音一落,二皇子和五皇子立时激动地反驳起来,场面一度有些尴尬。

  看到自己的儿子们居然当着外人的面起争执,宣景帝顿时沉了脸,瞪着他们怒斥道:“都给朕闭嘴!”

  一看龙颜震怒,皇子们立刻诺诺地噤了声,只有七皇子吴启铭依旧跪地上不卑不亢,仿佛没听见其他人说的话。

  赫连钦面无表情地站在龙榻前,对方才发生的一切恍若未见,瞥见他的神色,宣景帝这才将目光朝他转来,气息有些不稳地道:“朕今日乏了,封赏的事待大理寺和御史台讨论后再决定吧,两位爱卿连日劳累,也早早回去休息,朕早已命御膳房做了些可口的吃食送到府中去了。”

  天子有命,臣子自当遵从。

  从宣景帝的寝宫出来,沈光济额上已经出了一层薄汗。

  他往日远在西北,甚少回朝,也不曾在这种情况下面见天子,所以对方才的一切还有些不适应,也不知宣景帝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但他也不至于笨得不会察言观色,忍不住看向赫连钦道:“皇上这是对联姻之事未成心生不满了?不然为何要如此敲打我们?”

  赫连钦冷冷地扬了扬嘴角。对宣景帝其人,他没有最失望,只有更失望。

  原以为此次剿灭叛军之后,宣景帝就算对他仍有顾忌,也不会再拿联姻之事为难他。没想到这个万人景仰的帝王却是个活生生的白眼狼,一面享受他的忠诚,一面胁迫于做。

  “沈将军不必多想,皇上大约是久病多时,心中不爽利,待到他身体康复,便不会如此了。”

  说话间,二人便已经走出宫门。不远处的墙根下停着两匹马,一匹是赫连钦的,一匹是沈光济的。

  不过赫连钦的目光却并没有第一时间落在马上,而是看向了不远处巷口的一辆马车。

  在他们走出宫门的同时,马车内亦探出一只手,接着帘布被掀起,一张熟悉的脸从里头探出来。

  沈光济并没有注意到此人,上马便朝赫连钦拱手朝赫连钦道别,往出城的方向奔去了。如今战事告一段落,赫连钦定是要回国公府的,自然不会像他这个糟老头子一样,跟一群糙汉子住军营。

  但是赫连钦却并未骑马回家,而是朝左右看了看,便将马将给一旁的侍从,直接朝肖常修的马车走去了。

  马蹄得得,车帘一放下来,便挡住了外面所有探究的目光。

  肖常修坐在车内,看到掀帘而入坐在对面的人,先是愣了下,而后笑着摇头:“你这一身血腥气,方才没有吓着皇上吧。”

  接着笑着往前凑了凑,道:“如何?他可有说要奖赏你?”

  赫连钦一声冷哼,将茶端起来抿了一口道:“我上回让你查的事查得如何了?”

  听到他的话,肖常修立时正了神色,道:“虽然不知你伯父这些年是如何掩人耳目活下去的,但当年的事,我最近确实查出了不少内幕。”

  赫连钦不语,只等着他切入正题。

  “你可记得当年因病早逝的贤妃娘娘,她是上任工部尚书顾大人之女,闺名清莲,也是你伯父赫连城失踪之前的未婚妻。宣景帝登基不久,你伯父便在西南出了意外,贤妃娘娘在同一年被纳入后宫,从此一路荣华,不到两年便升了妃位。”

  赫连钦听得皱了皱眉。

  他确实不记得这位娘娘,只在父亲生前听他提到过。至于她是如何宠冠六宫升上妃位的,更不知情。

  不等他回答,肖常修又继续道:“顾尚书生前颇受先帝重用,后来宣景帝登基,顾家却荣宠不再,顾尚书甚至还落得锒铛入狱,他的长子顾沐也被流放到西南边陲之地,但奇怪的是宣景帝却娶了顾家的女儿。”

  “唉,只可惜自古帝王多薄幸,贤妃入宫五年后,宣景帝对她的态度便淡了,以至贤妃怀孕产子,最后在宫中因病去世,他都未多有过多的垂怜。”

  听到贤妃的结局,赫连钦却并未有所动容,只依稀想起,那块受人所托从西南带回来的玉佩。

  当时他和秦珂将它还给原主时,那妇人口中所说的顾郎,似乎就是顾沐。

  思结转了转,他又回神道:“这些与我伯父有何干系?”

  肖常修朝他看一眼,给自己添了一杯茶道:“你不觉得贤妃娘娘入宫的契机有些奇怪么?这些年你同你父亲难道就没有往这上面想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