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书上的玉佩
有些人,有些事情,其实不说开才是最好的结果。
赵星儿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但是之所以想到这里,是从宋居易脸上的表情,他不得已从京城那里逃出来,可是现如今却变成这般样子。
能看得出来宋居易现在生活得很好,况且小煜跟在一旁,也难得开心。
他脸上的笑容是比之前多少次自己看见的都要多的,赵星儿见状,也不好继续逼迫宋居易。
要是自己现在再不追上去的话,现在恐怕早都已经来不及了。
白晓生那个家伙跑得很快,赵星儿知晓明日响午就能到,但宋居易不知道为什么,只想着能够呆在这里,已经很不错。
或许这就是他一生所追求的事情也说不准,赵星儿了解这种心情,不由得默默地一笑。
自己也是这样的,所以才一直愿意在外面,而不是在勾心斗角的在深宫大院当中,否则这也太没有自己的风度了。
“我能理解这种感觉,我也支持你做的任何决定,当初的事情对你来说,可能有些难熬,若是你什么时候想通了,可以随时来京城找我。”
赵星儿太能体会这种感觉了,否则当时自己就不会那么漫山遍野的去玩耍,这么想起来,心里中感慨。
“我们有缘再次相见。”赵星儿抬起了自己的手,随即微微一笑,很快就又重新戴上了自己的斗笠,然后很快离开。
驾着属于自己的马,赵星儿紧赶慢赶的,才算是追上了白晓生,可是奈何没想到的是,白晓生居然就这么躺在了树荫底下,一旁的马还站着,主人倒是先倒在了地上,正在一脸兴味的看自己手里的玉佩。
有意思,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赵星儿看见他这么没出息的模样,一下子还有些可笑,要是不说,这能看出来这个豪绅子弟居然会因为一块玉佩,裂开了嘴巴,捧腹大笑。
“至于这么激动吗?”赵星儿白了他一眼,随即很快就下了马匹,她浩浩荡荡的来到了他的面前,在树荫下,缓缓看向了他。
“没想到堂堂首富白家的公子哥白晓生居然因为一块玉佩,变成现在这般模样,你要是真的喜欢这块玉佩,不妨和我说说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
赵星儿真的很好奇,这个玉佩到底有什么厉害之处,能让白晓生这么恋恋不忘。
说完以后,赵星儿就是真的洗耳恭听,看看这个白晓生能够编出来什么花出来。
“我不知都和你说过了吗?我喜欢你这个玉佩,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好玉,我想要,难道都不可以吗?”
他很快就开口说道,但是说的速度越快,赵星儿就越是怀疑。
她很快就呵呵一笑,赵星儿要是能信了这话的话,那才是真的有鬼了。
“你这个理由刚才说说,兴许还有可能,但是现在还想要骗我,你觉得可能吗?”赵星儿刚才好脾气没有戳穿这一切,只是觉得白晓生要帮自己的忙,她不好直言不讳。
但是现在既然确认了白晓生不是什么胡搅蛮缠的小人,赵星儿就放心说了。
“你刚才还以为能瞒过我,你本来就是这么有钱的人,自己想要什么玉佩没有,偏偏要我这个,说罢,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很认真的开口说这话,反倒是白晓生把玩这个玉佩的手很快一顿,然后慢条斯理地来到了自己的面前,仔仔细细的看了一眼。
这玉佩虽然好是好,但是绝对没有到市面上根本找不到的底地步,而且这么看起来,他实在是太过于清楚各个玉佩的质地了。
“郡主看起来很不好糊弄啊。”白晓生只好无奈地扁了扁嘴,都这种时候了,他不由得笑了一下,比自己想的有趣。
“哎不对,我应该叫你陛下才是,刚才说的太顺了,都忘了改口了,你说你皇宫的清闲日子不过就算了,你现在还跑出来受这个苦,实在是让人捉摸不透。”
他很快就别开了自己的脑袋,看向了外面碧草如茵的美景,轻轻地点点头。
“不过嘛,我能理解的,我也喜欢在外面呆着,现在看起来我们俩似乎还能够说得上几句,似乎能够不谋而同啊。”
赵星儿才不相信他这番说辞,摆明了就是转移话题。
她可不是这么好糊弄的,“老实说,到底打我玉佩的什么主意?”
白晓生无奈地耸了耸肩,“好吧,其实我原本是在书上先看见了这个玉佩,你可不知道这个玉佩,听说这个玉佩是转世而来,落入有缘人手里,我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个东西,所以感觉有些兴趣而已。”
一听到这话,赵星儿的眉心一时间就皱的更紧了,她不知道为什么,心情总是格外地沉重。
尤其是听到了转世两个字,更是长叹一口气,赵星儿心头莫名一紧,好像是有千斤重那般,最后颇有些着急地问道。
“你这些都是在哪里看见的?”都是些小把戏而已,赵星儿原本以为不会有什么,但是到了最后,她还是不得不紧张起来。
“你忽然问这些做什么?”白晓生忽然见他对这件事情感兴趣,不免有些疑惑,他默默地看了赵星儿一眼。
“难不成你也对这些事情感兴趣不成?”白晓生多看了赵星儿一眼,但赵星儿却并未有任何波动。
“你说什么都是,但是我想问你到底是从哪里看见这些东西的,我不是听说你最不喜欢看书的吗?这些东西倒是能看的进去了?”
赵星儿反问了一句,惹得白晓生连连摆手。
“你这人真是不会说话,况且我都和你说了这么多了,你还是不相信我,我之前呆在天山上面那么久,我叔那个人又满屋子的书卷,我就算是每日无聊,随便翻看两页都很够了,有一次我无意中看见了,就随手记下来了。”
他很快就开口,说话相当的顺畅,一点都不像是临时刚编好的,这么一来,赵星儿的内心就不由得多信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