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心灰意冷
可事实证明的确是自己想多了,萧定安在听到以后,不仅没有同情和心疼她,反而是问起了其他。
“赵星儿没事吧?”萧定安有些不耐烦的直接打断了她,随即很快开口问道。
他在乎的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赵星儿,一点也不在意自己到底开不开心,也不在意自己的心疼不疼。
“啊?”李婉儿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晕倒的可是自己,萧定安却在问赵星儿。
“郡主有没有事?”他再次皱着眉头,问了一遍。
这回李婉儿的脸色是彻底垮了下来,连带着几分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失落,忍不住摇摇头,失魂落魄。
“没有。”赵星儿能有什么事情?
“那就好。”终于得到了自己放心的答案,萧定安一颗心终于重新安定下来,轻轻呼出一口气。
看见面前女人失落的表情,他似乎才想起来一般,随意找了个理由就准备走。
“你好好休息。”目光一不小心触及到她通红的脸蛋,萧定安顿了顿,警告道,“最近没什么事情,还是不要随便出门了。”
这是间接的嫌弃她丢人了吗?
李婉儿感觉像是有人拿刀正在一下又一下地剜自己的心,一直到鲜血淋漓,最终恨不得将整颗心都掏了出来。
萧定安离开的很快,就像是一阵风般,没有任何犹豫,知道赵星儿没事以后,就走的比谁都快。
从开始到现在,也都没有问一下自己的身体好不好。
原来爱不爱一个人,真的是这么明显的。
李婉儿感觉脸不痛了,如此相比起来,还是自己的心更痛一些。
她脸疼的睡不着,轻轻一碰都感觉疼痛,身边的丫鬟连忙拿来冰袋,小心地敷在她脸上,可是这样一来,整个人脸上就越发感觉冰冷。
她侧身躺着,一整晚上都被折磨得不堪重负,翻来覆去也没能完全闭上眼睛。
第二天早上,李婉儿顶着黑眼圈,脸上的烧红都还没能完全褪下去,还能感觉到一阵接着一阵的疼痛,心里更是气急败坏。
萧定安自从昨日来过一次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仿佛不知道这件事情一般,整个人都销声匿迹。
李婉儿心里再恨,但是也依旧无可奈何,反而原本的一肚子怒火现在也无处发泄,整个人都恹恹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门口一小阵小幅度的脚步声。
“侧妃娘娘。”是下人。
“怎么了?”她懒懒的用手支起了自己一个脑袋,身子侧着,问道。
“郡主让我送来一个东西。”下人小声的嗫嚅着,也能看出来现在李婉儿的心情不佳,整个人也都深呼了一口气。
“赵星儿?”李婉儿本来现在的状态就不好,更别说现在更是整个人都是一点就燃的状态,听到这话以后,默默皱起了眉头。
谁也不选择想在现在这个点上来找死。
下人也很害怕,生怕一不小心将被连累,自己的小命不保。
李婉儿光是听到了这个名字,都感觉心气不顺,整个人睁开眼睛,有些混沌,看不清眼底的情绪。
“怎么了?”她声音有些沉,自己这样可都是拜她所赐,如今又说这些有的没的,到底是为什么?
“郡主让我来给你送个东西过来。”下人巴不得现在就能立马走,只是看见了李宛儿的表情,又开始朝着别处胡乱飘。
“什么东西?”李婉儿已经很没耐心,谁知道赵星儿又会想出什么法子来骗自己?
“郡主说这是芦荟膏,专门可以敷在您的脸上,用来消热有奇效。”下人不敢去看李婉儿脸上的表情,说完以后,就立马将自己的头深深地埋下去。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李婉儿才重新抬起头,看着下人手掌心托着的精致小瓷瓶,有一阵没有说话。
谁能想到第一关心自己的居然是自己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赵星儿。
明明在她的印象中,她们两个向来是老死不相往来的,两个人分明是对手。
可是赵星儿却送给了自己芦荟膏,这又是为什么?
手中的小瓷瓶还是冰冰凉凉的,在自己的手掌心中,仿佛格外突兀,无时不刻地在提醒自己,这是赵星儿送来的东西。
她笑了,很快扯了扯嘴角,谁要她的同情了。
蹴鞠比赛办的如火如荼,阵仗极大,甚至于整个现场的人头攒动,互相都挤在一起,坐在一旁的坐位席上,面色很是兴奋。
这么长时间,还是第一次这么正式的举办一次比赛,再加上皇帝难得有这个兴致,底下的几个大臣也都笑呵呵的。
时间特意选在了一个艳阳高照的天气,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上,看起来暖洋洋的,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外面的微风阵阵,带着一股令人心安的温度,整个人的脸色都忍不住好了起来。
皇帝协同贤妃一并入场,就听见满朝野整齐划一的声音,“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贤妃千岁千岁千千岁。”
他们脸上也都挂着和煦的微笑,脸上还挂着点点笑意,皇帝将贤妃拉到自己身旁的位置坐下,对着她缓缓说道。
“这日子还真是好,蹴鞠比赛办的刚刚好。”皇上难得有这样的好心情,再加上众人皆说天子的心最难猜测,看见他龙颜大悦,整个人也都放心了不少。
贤妃在一旁默默的点头,对此很是认同。
“皇上说的是,这么好的天气,用来比赛正合适。”贤妃顺着皇帝的话往下说,整个人都沐浴在日光中,显得暖洋洋。
一开始,大家的表现都还算是可圈可点,观众席上的那些人很是安静,在比赛还未开始的时候,聚在一起交头接耳。
赵星儿默默地看着,也脱去了平时穿的长裙,转而变成了长衣长裤。
还好自己的皇帝舅舅没有那么迂腐,在他眼中,可没有什么男尊女卑,虽然说是贵为天子,但也还是想法开放。
这次专门让女子上场也是间接的满足了赵星儿一个愿望,足以可见皇帝对她的厚爱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