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万民伞
孙胜确实是最好的人选,只是百里澈现在不想再考虑这个问题,他已经被这杯酒彻底迷住了。
几天过后,在姜萝和百里澈的联合打压下,乡绅和贪官一蹶不振。
刘县长被判入狱,他的那处豪宅也被充公。
“放开我,你们放开我,三皇子护着我呢,你们谁敢乱来!”
刘县长气的口不择言,大声嚷嚷着自己得到三皇子的庇护的。
姜萝挑了挑眉,这倒给百里炽留下个把柄。
“你都听见了?”
姜萝扫了一眼身旁从京城来的官员,也不知他是何背景,会不会帮百里炽遮掩。
来访的官员倒是面不改色,一笔一画记录着刘县长的话,“回神女大人,小人的听力没有问题。”
听了他的回话,姜萝满意的点的点头。
然后她看了看围观的百姓,把孙胜和周秀叫出来。
“从今天起,我以特使的名义宣布,孙胜负责这一个地方的管理。”
孙胜表情木讷,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什么事,还是被推了一把才反应过来,面红耳赤地磕头道谢。
百姓们也欢呼起来。
只在场的几个乡绅面色铁青。
“我……我不同意。”
一个年纪大点儿,穿着考究的乡绅浑身颤抖着反对。
“你个老东西,干的那点肮脏事谁不知道,还敢说不同意!”
旁边一个高大的青年对那些旧乡绅不满已久,看见他们失去了保护,挥着拳头就打了上去。
“让你平时欺负我们,让你平时欺负我们!”
几拳下来,等到其他人把他俩拉开的时候,乡绅的牙都被打掉了两颗。
其他的乡绅早就夹着尾巴逃跑了,他们明白这已经不是他们的天下了,他们的土地被没收,又没有劳动的能力,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姜萝看了看刘县长的大房子,悠悠的说道:“周姐姐,要不你们住进去吧,反正现在也没什么用,我们马上就要走了。”
“我们不习惯住这么大的房子,还不如拿来充公抵着这百姓几年的税收。”
孙胜还是不爱说话。
他老婆周秀倒是把他的想法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你们真的要走了吗?再多留几天吧,我们还都舍不得你。”
他俩的孩子也紧紧拉着姜萝的腿,哭哭啼啼的不让姜萝走。
“我们还有更多要做的事,有缘自会相见,你们要是有时间了,随时有空欢迎你们来京城找我。”
她抱起啼哭的孩子,在他的额头上亲了两口。
“能认识你们真好。”
百里澈和姜萝没有坐上马车,他们来时都是虚情假意的权贵迎接,他们走时都是哭泣的平民百姓。
夕阳西下,两人的影子被簇拥在无数的影子中,光影转移之间,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门口。
这时传来了鼓声,一声一声,不是震耳欲聋的痛苦,而是遥远的祝福,祝福姜萝和百里澈,以后的人生会越来越好。
这时,百姓有序地分散到两边,让出一条路来,孙胜撑着一把巨大的红绸伞。
仔细一看,伞面是由几十条红绸条编织而成的,上面用泾县仿制着百姓对姜萝和百里澈的祝福。
姜萝和八里澈一起郑重的接过那把万民伞,这把伞虽然简陋,却是人民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意义非凡。
“神女大人,王爷,谢谢你们为我们做出的这一切。我们一辈子感激。”
孙胜说完这句话后,所有人一起说出了相同的话。
“谢谢你们为我们做的一切,我们一辈子感激。”
晚风吹起,姜萝的发丝在风中飘扬,她的视野渐渐模糊,晶莹的泪水从少女的面颊上滑落。
“谢谢你们,我和神女一起谢谢你们。”
百里澈深深的鞠了一躬,虔诚而恭敬。
经过这几天的相处,其实百姓早已发现这位摄政王并不是传闻中嗜血的魔煞。
他只是看起来冷漠无情,其实想的全是为民的好事。
万民伞撑起,红绸之下,百里澈和姜萝并肩而立,金色的流苏在阳光下熠熠发光,百姓的呼声越来越大。
此时此刻,在如太阳般炽热鲜艳的万民伞下,他们宛如神明一般耀眼。
渐渐地他们走远了。
也许往后二人不会再来到这个地方,也许百姓也很难再见到他们一面。
但他二人留下的改变将长存在这里,百姓也将享受着永久的恩泽。
离开怀县,百里澈和姜萝的进京之路并不是那么顺利。
一路上倒是没什么阻碍,只是进京时出了意外。
“皇上旨意,城外流民作祟,若开城门,恐怕威胁京城的安全,希望神女和王爷委屈一下。”
德公公又替百里宏传话,不过这次他的态度倒是恭敬了不少。
“那我便谢过公公了,不过我也要夸一句公公,您还真是学习能力强大,容易改变呢。”
姜萝抱着手臂,倚在一棵树上,嘲讽的对德公公说。
德公公两眼眯起,阴阳怪气的说道:“谢过神女大人的关心,不过您最好还是担心您和王爷自己吧。”
说完他甩着衣袖走人了,却险些被路边的石子绊倒,惹得姜萝发笑。
“你看他那个样子,真是什么人教出来什么狗啊。”
姜萝歪着脑袋,嘴里叼着草叶,一脸痞气的盯着百里澈。
“阿萝,你……”
百里澈欲言又止。
“我怎么了?”
姜萝从树上起来,伸了个懒腰,懒洋洋的说。
“……”百里澈没有说话,但他的耳朵又红了。
姜萝这么慵懒豪放的样子他也是第一次见,心里砰砰直跳。
“也真是谢谢百里宏了,如今我们既不用进京和他们勾心斗角,还可以在自然天地之间好好歇一歇。”
百里澈点了点头,他们从怀县带出来的东西很多,村民赠了不少特产,在这荒郊野外活得倒也自在。
“哦,对了,我这几天也休息够了,我看这附近还有流民,也有一些小村庄,不如我们明天去看一看吧”
姜萝忽然想起这件事,转头说道。
“我也正有此意,自己看到的才是真正的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