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方二公子
李伊人从房间离开后,嘉宁郡主随手拿起桌上的一个把件玩弄,问钱嬷嬷:“这件事你怎么看?”
钱嬷嬷忙道:“奴婢见识浅薄,哪里能说出什么道理来。”
“你少跟我打马虎眼。”嘉宁郡主叹气,“桂芳,你也跟了我几十年了。我经历三朝,娘家得力,夫家难免就差一些,也是为了宽陛下的心,以免端阳王府势如烈火烹油。但今日之事……”
钱嬷嬷道:“今日不过是小姑娘之间的争风吃醋,与郡主又有什么相干的,王妃不也是这么说?”
嘉宁郡主面露轻视:“王妃那样的出身,若不是姓窦,能与太后攀上亲,哪里能嫁给一个实权王爷?她也就会用一点内宅里不见得高明的手段罢了,这样的事变数到底太多,何况还选在自己府里,到最后她什么也捞不着,还要落得个筹备不善,以致小姐落水的名声。”
钱嬷嬷颔首道:“还是郡主看得明白,继王妃为了给亲子挣世子之位,手段确实下作了点,也太心急了些。”
嘉宁郡主道:“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微微的年纪摆在那里,连盈儿都跟我提过两回,求我帮忙相看哥儿。”
钱嬷嬷笑道:“盈小姐是个心善的,对小姑子就和亲妹子一样好。”
“好是好,可盈儿比伊姐儿大了八个年头,却还不如伊姐儿。”嘉宁郡主又忍不住叹气了,“也是我平时太宠她了,还天真得像是闺阁小姐……你想想,王妃当时前言不搭后语,言辞闪烁,盈丫头竟就信以为真,还想叫伊姐儿道歉来息事宁人!伊姐儿若是真的道歉,咱们北平侯府以后在诚王府还如何抬得起头来?况且还有妙姐儿指认亲姐在前,那也是个蠢货,也不知是被什么人煽动了,巴巴地跳出来自取其辱。”
嘉宁郡主越想越气,将那摆件重重地砸在小机上:“说到底,还不是这些年来侯府低调,旁人就以为咱们是好欺负的,什么猫阿狗啊都敢骑到我们头上来了!要是老大还在,哪里会有今日之事……”
想起颇有才干却早逝的长子,嘉宁郡主又是一阵心痛。
钱嬷嬷忙上前帮她顺气,安慰道:“郡主消消气,大小姐今日做得就很好,并没有给侯府丢脸。”
嘉宁郡主点点头:“若非如此,我也不会特意留她下来说话了。”
钱嬷嬷笑道:“大小姐聪慧过人,我看她是听明白了郡主的意思,却没有擅自开口,可见十分的稳妥。”
嘉宁郡主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虽然在佛光寺里我也看出她有几分灵气,却没想到她能有这般大的造化……”
钱嬷嬷轻声问:“郡主的意思是?”
嘉宁郡主也压低了声音:“桂芳,你可知道那方二公子是谁的人?”
钱嬷嬷苦笑:“郡主何必打趣奴婢,奴婢整日里就在内宅,哪会知道方家公子是何许人物?”
嘉宁郡主轻哼道:“不就是原来的忠勤侯方家么,如今方家分了家,由长房继承爵位,次子正是那方仲游,如今在龙武军任左副统领。龙武军在当今圣上手里攥着,据说里面有一支兵力是给太子用的,统领与右副统领都是陛下在潜邸时就追随的人,唯有左副统领是新提拔上来的。”
“这么说来……”钱嬷嬷一惊,“那位方公子是太子的人?”
“十有八九了。”嘉宁郡主叹道,“方仲游那是特意来给伊姐儿解围的。”
钱嬷嬷还有点不大明白:“方公子这是看上了咱家大小姐?”
嘉宁郡主扯了扯嘴角:“哪是方公子看上了伊姐儿,是方公子的主子!”
“啊!”钱嬷嬷自觉失言,忙捂着嘴巴道,“是太子爷?难怪郡主刚才会说大小姐有大造化了……”
嘉宁郡主又重新闭上眼:“那也要伊姐儿自己愿意才行,我看伊姐儿是个有主意的,未必会愿意蹚这潭浑水,且看殿下会为伊姐儿做到什么地步吧!横竖现在殿下也没求上门来,咱们就当做不知道。”
钱嬷嬷笑着帮嘉宁郡主盖上一条毯子,都说人老了性子就会像小孩一样,嘉宁郡主又何尝不是?
嘉宁郡主昏昏欲睡之际,又对钱嬷嬷道:“回头你给二小姐安排一个教养嬷嬷,此事不能严惩,却又不得不罚,否则那娘儿俩还不知道要给我闯多少祸出来!可若是罚得太重,难免会让伊姐儿也受到影响,想来想去,还是先让她将规矩学起来为好。”
“郡主虑得是,奴婢这便下去安排。”钱嬷嬷道。
过了一会儿,见嘉宁郡主已经睡着,钱嬷嬷轻手轻脚地退出房间,让一个小丫鬟守在门口。
……
到得下午,李伊人就听说了嘉宁郡主给李妙人安排了一个教养嬷嬷的事情。
表面上,是为了落水之事小惩大诫。实际上,那个嬷嬷却还有监视李妙人的作用。
珠兰还为此愤愤不平:“院子里那些下人都说,老祖宗是不愿意罚二小姐,才派个嬷嬷来装装样子。”还说大小姐虽然得老祖宗的宠,可二小姐也不枉多让。
珠玉是个严谨话少的,只是笑笑,并不说话。
倒是珠香,平时说话细声细气,此时虽然声音也细,但话却非常的犀利:“可是老祖宗没有说什么时候让那嬷嬷回去呀,若是嬷嬷说二小姐规矩没有学好,岂不是要一直待在二小姐的身边了,与监视又有何区别?”
珠兰恍然大悟:“啊,还能这样啊!哈哈,二小姐这回还以为老祖宗就这么轻易放过了她,只怕往后二小姐连哭都只能躲起来哭了!”
一屋子的丫头都轻轻笑了起来。
“你们几个敢议论主子,胆子可真不小。”珠玉等人笑够了,才作势要赶她们出去,“好了,快去看看吴嬷嬷那边有没有什么可帮忙的地方,别都杵在小姐跟前碍眼了。”
珠玉是几个大丫鬟当中年纪最长的,就连跟着李伊人时间最长的珠兰也对她心悦诚服,众丫头听话,笑嘻嘻地出去了。
吴嬷嬷最近领着针线上人给李伊人做春衫,原来万姨娘掌家时,只给李伊人做了三套,侯府小姐按例一季应该有八套新衣的,春季还是聚会游园比较多的时候,只有临时赶制。
好在嘉宁郡主分给她们的针线上人手工都不错,速度也快,就是一些绣花的活计,让屋子里的丫头们做也成。
李伊人偶尔也会帮着动针线,只不过丫鬟们都不让她费眼,能做的都帮着做了。
逆境使人团结,李伊人也乐于见到她们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