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回府
亲眼见到北平侯李茂后,李伊人终于明白了李家人这副好样貌都是怎么来的了。
李伊人、李妙人姐妹,乃至侯府二老爷李齐、庶出的三姥爷李取、四老爷李观,都有李侯爷的影子,不管里子如何,外表都是俊美漂亮的人物。
侯爷今年五十三,比嘉宁郡主长两岁,但那保养好得就不像个年过五十的人,瞧着只有三十许。俊眉修目,皮肤白而紧致,身材也高大挺拔。居移气养移体,这些年来,李茂积攒了一些侯爷的威严,看着就更英武了。
怪道当年嘉宁郡主谁也不挑,就挑中了那时还只是北平侯世子的李茂呢!
北平侯在今上登基之前并没有站位,虽然保住了侯府根基,但到底不如那些有从龙之功的勋贵家族来得风光,要不是有嘉宁郡主的体面,加上侯爷也略懂得经营,北平侯府还未必有如今的繁华样子。
而嘉宁郡主就不同了,她的父亲端阳王是先帝的亲兄弟,本就与先帝兄弟情深。而在今上还是太子的时候老端阳王就是他背后的一份助力,巨大的风险伴随的是巨大的利益,如今的端阳王是嘉宁郡主的嫡亲弟弟,也是圣上跟前的红人,简在帝心,羡煞旁人。
以端阳王府的尊贵体面,满京城的勋贵子弟、豪门世族郡主皆可以尽挑,嘉宁郡主却选择了当初的北平侯世子,想来就是被他世子爷当初那“京城第一美男子”的脸给俘获了。
李伊人简直想扶额,她投生成嘉宁郡主的亲孙女,该不会是老天爷都觉得两个女子英明一世,却在美色上栽了个大跟头吧?
有祖母必有其孙女?
李伊人心中失笑,面上还是恭恭敬敬地给侯爷、父亲并叔父婶子们问好。
嘉宁郡主的嫡长子李权早逝,据说刚娶亲没多久就病没了,李权与夫人谢氏没有所出,谢氏则在丈夫下葬后便搬去偏院小佛堂里住着,平时很少抛头露面。
或许谢氏也是知道婆母不喜欢自己的,李权是最被寄予厚望的嫡长子,听说当年侯爷连请封世子的奏折都写好了……可想而知,嫡长子的死对嘉宁郡主的打击有多大。
李伊人慢慢地将这些人脸在自己的脑子里过一遍,同时勾连成一幅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脑子里装着事情,行动上却一点儿错处都没有,规矩到位,说话得体。
连侯爷也笑着说:“伊姐儿不过是在郡主那儿住了几日,回来就越发有大家小姐的模样了!”
嘉宁郡主只淡淡地笑了下:“不敢当,原就是伊姐儿性子好懂规矩。”
侯爷知道郡主的脾气,也知道早年自己于内宅上委屈了自己的夫人,如今他正盼着郡主能回来管家,哪怕热脸碰着冷屁股也只有认了。
夫妻二人,总有一个要退让,这个家才能重新归于和美。
这是侯爷想了半辈子才琢磨出来的道理,此时别说嘉宁郡主只是不买他的账了,就算郡主讽刺他两句,他还得说“夫人说的是”呢!
但其他的人可不会任由这一家子说话的氛围冷场,尤其是这里有的人消息灵通,已经将佛光寺里的事情拼凑得七七八八,知道老祖宗这是要回来当家掌权了,多奉承两句总是没有错的!
因李伊人的母亲蔡氏最近身子确实不好,整日里卧床不起,所以就由两位庶出老爷的夫人——李三夫人薛氏、李四夫人孔氏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赞老祖宗调教有方,大小姐越发出落得好看了之类的奉承话。
当然,只有夸大小姐的,二小姐连面儿都没让露就被送回留香院去了,两位夫人连一个字都没有提到李妙人。
“行了,我瞧郡主也该累了,你们都回去吧。”侯爷最后发话道。
众儿子媳妇并孙女在行礼之后离开了侯府主院。
“你跟我过来!”李齐在离开松鹤院就转身瞪了大女儿一眼,那眼风跟刀子一般凌厉。
从前李伊人是很怕自己的父亲的,别说是瞪她一眼,就算说话声音大了,语气略严肃了,她都会吓得心惊胆战。
如今的她可不怕。
对上李齐凶狠的眼神,李伊人只是款款地福身道:“是,父亲。”
倒是李齐有点惊讶。
他虽然不管后院,却也知道自己这大女儿向来胆小怯懦,畏畏缩缩,没点嫡女的样子。
加上万姨娘在旁边煽风点火,这些年越发觉得还是二女儿更有嫡女气派,对自己这大女儿就更加不上心。
他这些年基本不去夫人的屋子,也自然看不见大姐儿私底下是什么样的,只平日里请安问好,也没什么出色的表现。
但如今这么一看,只是一句应答,一个动作,却让李齐觉得自己这女儿或许并不像万氏说的那样。
李齐心里皱眉,但想到后院里最得他意的万姨娘,又瞪了李伊人一眼:“你做的好事!”
“请父亲明示,女儿并不清楚自己做了什么,惹得父亲不快。”李伊人不卑不亢道。
李齐此时已经进了二房的留香院,本欲往万姨娘那屋去,才走没两步,就想起自己这十分可人的姨娘被老娘关进祠堂思过,到现在还没放出来。
又想起被万氏养得好似天之骄女般的二女儿,李齐更是来气,抬脚就往夫人的上房走去。
进了门,直接大马金刀地坐在上首:“给我跪下!”
李伊人直直站着,面带微笑:“父亲因何事让我跪?”
李齐脸色更加难看:“让你跪就跪,莫非你还想忤逆父亲不成!夫人是怎么教你规矩的?!”
“娘亲平日里身子不便,哪儿有精力教我规矩呢,这二房从来都是万姨娘在管着的,父亲不是都知道么?”李伊人轻笑一声,“后边姨娘因冲撞了国公夫人,被老祖宗关进祠堂,我便日日到祖母跟前学规矩……我这规矩是谁教的,父亲您又怎么会不知道?”
这话简直是在活打脸,李伊人很不客气地对李齐说,我娘万事不管,院子里是万姨娘是管事的,您问我规矩跟谁学的,那前头当然是跟着姨娘学来的了,规矩没学好不怪我,一个姨娘能有什么好教养?
后面我是跟着老祖宗学的规矩,您觉得老祖宗的规矩也不好,那您跟老祖宗说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