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权宦的心尖白月光

第43章 太后回宫,众妃相迎

权宦的心尖白月光 想喝雪碧 2293 2024-11-13 10:55

  “娘娘,娘娘!”翠玉匆匆忙忙的走了过来,神色慌张,“娘娘,太后娘娘已经到了十里亭,大约再过一个时辰就要到邺城城门!陛下传话说是让娘娘去迎着。”

  “怎得这么快?!”李纯熙皱着眉头。

  站在李纯熙身后侧的明玉也觉得奇怪,按理说不该这么快的。太后出行前呼后拥,侍从宫婢环绕车架,所有的日程都是在皇城的眼皮子底下,可太后早了将近一日就到了邺城著名的十里送别亭,怎不会让她们心生疑惑。

  “大约是为了姚家吧。”李纯熙暗想,“只是可惜,一步晚步步晚,太后先晚了一步,终是要注定以后的步步皆得要晚。”

  “姑姑先回去歇着,姩姩去华盖门迎着太后。”李纯熙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至于岁年,就有劳姑姑去一趟了。”

  邓砚默不作声的跟着李纯熙往凤栖殿里走去,直到到了内殿才停了脚步,候在金丝苏绣百花齐放的屏风处静待着李纯熙更衣。后宫里的规矩大过于天,见什么人穿什么衣服都是有着定例的,不能随意。更何况是国母皇后的服饰,从头发丝到鞋底板都必须精致到足够彰显出中宫的矜贵仪态才行。

  以至于在通告十二宫五品以上嫔妃去华盖门迎接太后回宫的宫婢都回来喝了杯茶水,李纯熙才堪堪在数十位宫婢的有条不乱下整理好了衣衫发髻、戴好了玉佩香囊。

  经过邓砚身旁的时候,一股子清幽的迦南香随着李纯熙行走间的衣衫浮动带着的风轻轻刮过鼻尖,邓砚恭敬的垂下头,待李纯熙越过他后才默默的跟上。

  步步生莲,暗香浮动。邓砚缀在李纯熙的身后细嗅着独属于她身上的熏香,这是一天中他离她最近的时刻。

  “如果本宫没记错,你的家乡是陕省那儿的吧?”李纯熙坐着凤辇,邓砚守在朱色横梁的一侧。凤栖殿到华盖门的距离属实是说不上近,李纯熙没有带着紫玉和绿翘,也怨不得去找从李家调教出来的邓砚说话。

  “回娘娘的话,奴婢是朔州那儿的。”跟陕省没有关系。

  “哦?朔州,朔州可是个好地方,朔州那儿的荼苴城可是草茂马强,是大齐赫赫有名的第一跑马场。”李纯熙眯着眼缝微仰着头看向头顶上的太阳,似乎是感叹道,“从西北要入大齐,第一个面对的就是朔州、大同和吕梁。”

  “娘娘是觉得...东部柔然暗藏祸心?”邓砚借着暗地摩挲了两下挂在素净手腕处用檀木做成的十八颗珠圆玉润的佛珠,迟疑片刻问。

  “在前朝该议论前朝的事,在后宫就该谈些后宫的事,邓掌印以为呢?”李纯熙似乎是被冬日暖阳灼了眼睛,觉得分外干涩,连带着头也隐隐约约有些疼。

  “是。”邓砚的不大明显的喉结在交叉领的暗影处上下滑动了几下,生生咽下了一口浊气。

  李纯熙到华盖门的时候,五品以上的妃嫔几乎都到齐了,李纯熙被邓砚扶着走下凤辇后略略打量了一圈,不出她所料,安攸宁果真没来。没一会儿,太后的车架就到了,没有净扫长街黄土铺地也没有百姓跪地争相迎送,只有其貌不扬的车架上的车帘子用着上好的黛青色绣着日月山川暗纹的棉布彰显着来人的身份。

  比起以往太后那穷奢极欲的架子来看,这属实是过于寒酸了些。如果忽略掉用大宛马拉车、松木做车橼的话。

  “儿臣携东西十二宫妃嫔参见母后,母后福泰安康!”李纯熙站在众妃嫔之首,只略略躬身。

  身后的妃嫔却不像她这般站着,而是齐刷刷的跪下行着万福礼一举一动皆是复刻出来的整齐,“臣妾参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福泰安康!”

  “好了,好了,都起来吧。”太后是近四十的妇人,头戴着菘蓝宝石抹额,披着一件狐毛氅衣、穿着一身绣福字短袄并着玄色如意缎绣,可谓是贵气中带着温慈,温慈中又自眉心蕴着长居高位而渲染出来的不容忽视的威严。

  “皇后,予长途跋涉已久,人乏马困的紧,便不虚这般礼数了。”

  李纯熙见太后眉间确有惫意,挥了挥手让那些妃嫔退下,上前扶着太后往寿康宫那儿走。华盖门离凤栖宫远可离着寿康宫十分近,走过一条青石长街再转个弯就到了,“母后,儿臣自打听到您要回宫的消息,就立即吩咐着底下的人日日燃着檀香,不曾有一日断过。”

  太后轻轻拍了拍李纯熙的手,说道:“皇后有心了。”

  李纯熙知道太后不喜李家,连带着也不喜李家的女儿,自打皇帝娶了先皇后,太后便自请离宫去了江南礼佛,不再理会这宫闱内的腌臜事儿。因而得了太后的这番敷衍的态度也不恼火,倒是觉得有些好笑。

  太后出身姚家,如今姚家有难,太后可不就是要巴巴地从江南往邺城赶。姚家家主姚逐虽然救不了了,可她听说姚逐的嫡次子姚桉可是还在外头不知名的犄角旮旯处受着苦呢。

  嫡长子姚枰是个扶不上墙的阿斗,可是嫡次子姚桉却恰恰相反,自小便有着神童的名号,是姚家复兴的希望。甚至走在路上,太后都有些埋怨姚家送进来的嫡女姚桃是个固不住皇帝宠爱的无脑花瓶,吹不了枕边风。此时的太后丝毫不知她所埋怨的侄女儿姚桃正躺在静庭阁里的棺材里,待到今夜子时就要被悄悄的运出这困了她三年的牢笼,随意找个地儿埋了。

  若不是姚桃是太后的侄女,甚至就连个像样的棺材都没有,一张草席裹了去,不见曾经挽袖妆。

  “予离宫多年,宫中又添了许多好颜色,珠围翠绕的,予差点看花了眼。”太后步伐沉稳,丝毫不见老态,目光慈和,身上也带着一股好闻静心的檀香味,“管着这偌大的后宫还要兼顾着朝堂、照顾皇帝,皇后比予当年强多了,也辛苦多了。”

  “能为母后和陛下分忧,是儿臣的分内之事。”李纯熙也打着官腔互吹,倒也有着其乐融融之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