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皇后见朕....不必如此盛装
闻静思也是很会感眼色的人,默默的离开了凤栖殿。只是谁都没有发现,闻静思回头的时候眼中一闪而过的阴鸷。
闻静思走后,殿门再一次被打开,明玉只身一人进来,到了床凳前面,二话不说地跪在了地上,垂头请罪道:“娘娘,是奴婢办事不严,没有拦住闻小仪,竟被她撞开了殿门,请娘娘降罪。”说罢,深深伏在地上。
“姑姑这是说的什么话,快快起来。”李纯熙大惊,忙不迭的一掀绸被从拔步床上迈步下来,只穿着一双锦袜,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就去弯腰扶明玉起来。
明玉这次却是执着的可怕,怎么也不起来,抬起有些浑浊的眸子道:“娘娘不与奴婢置气是娘娘和善,但奴婢不遵规矩,那是奴婢的罪过。错了,就该罚。”说到最后,明玉的神色愈发的凝重,透着一股坚决。
李纯熙抬起的手顿时失了力的垂了下去,身子歪了歪往后踉跄地退了一步。她知道,这是明玉姑姑在给她正威严,就像明玉跟她说过的一样,她可以做贤后、可以做威后,却是万万不能做慈后。慈不掌权,那点和善是能要了她的命的。
“可是,可是纯熙的威严不该是踩在姑姑身上的。”李纯熙摇着头,眼眶含泪,手抖腿软,她顺势也跪在明玉的身前。从远处看,一老一少,相互跪着,竟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纯熙自打出生就是由着姑姑照管的,一转眼都十七年了。说句骇俗的,在纯熙的眼中,姑姑的存在与纯熙的阿娘一般无二...”李纯熙说着说着便抽噎了起来,“姑姑要纯熙罚您,纯熙若是照做了,就与那般‘放下碗来骂娘’的混账有有何区别。”
明玉听到这话不由的深深叹了一口气,直起身子来看着那个她照看了十七年的小姐,此时在她的眼前,李纯熙仿佛不是那个雍容华贵的皇后而是相府里不谙世事的小姐,还像个孩子一样。明玉转眼一想,可不就个孩子吗。
“娘娘,您是主子。奴婢治下不谨、驭下不严,本该有罪。您要公正,要赏罚分明,才能做一个好皇后啊。恰巧奴婢身份够了,只有给奴婢治罪,才能威慑婢下。”明玉粗糙的一双手颤着,字字恳切。
治下不谨、驭下不严,按照宫规,当在众人面前,去衣杖十,以示警醒。可明玉已经五十多岁了,且不说丢弃尊严,就是那十杖,该怎么挨得下来?
因而那字在李纯熙看来却是化成了层层白刃,一层层地剐着心头肉,虽不见血,却是字字珠玑,字字泣血。
“我许给姑姑高位,乃是为了给姑姑在这后宫里荣养,不是为了杀鸡儆猴的。”李纯熙还是含着泪坚定地拒绝。
明玉神色动容:“有娘娘这句话,奴婢纵使就这般去了也无怨无悔。”
“姑姑怎说这般浑话,姑姑是好人,好人当是长命百岁的,姑姑要长命百岁,一直,一直陪着姩姩才好。”说着,李纯熙抹了一把泪。
这时,殿门外响起清凌凌的一声:“奴婢邓砚,请见皇后娘娘。”
刹的一声响起,殿内正煽情煽到高潮部分的主仆二人生生地噎住了哭腔,不上不下的。
“好了,姑姑,日后不必再说今日的这一番浑话,姩姩听着心里颇不是滋味。”李纯熙说完后又看了看自己,说道,“姑姑帮我穿个衣裳,再梳个简单点的发髻。”
一盏茶后,李纯熙不施粉黛的高坐在凤座上,听着邓砚还是用着那死人语调汇报消息。
“等等,你是说,那个被害者的尸体不见了?”听到中途,李纯熙双目圆睁,吃惊问。
“是,丑时一刻,正是东厂底下人换班的时候,有人浑水摸鱼进了衙署,随后尸体不翼而飞。”
“看守的人呢?”李纯熙随口问道。
“看守者共六人,一剑封喉。”邓砚依旧是清清冷冷的如同远山云岫,皑皑白雪堆积在他的眉间,仿佛冰为骨雪为肌,才造就了他这幅不染世俗的性子。
“事儿办的不好那就去再办,问题没解决就去想办法解决,没个进程,来本宫这儿说什么。”李纯熙扶了扶额头,刚哭过一场的眼睛生疼,连带着额头也疼的厉害。
将邓砚挥退后,李纯熙叫来绿翘来给自己换了件凤凰于飞金丝苏绣朱红宫装,挽起了三千泼墨青丝,鸾凤发髻上带了一整套的朝阳五凤挂珠钗、点缀了累丝嵌宝撷珠金凤簪,金丝红宝石步摇在莹润的耳旁微微晃动。端的是雍容华贵、国色天香。
“走,摆驾临华殿。”红唇一吐,就是不容忽视的威严。
*
临华殿
传话太监传话皇后来的时候,高恭还有点疑惑,毕竟今天早上的大朝议关于两族合盟的事宜已经落下了帷幕,这个结果也是在李纯熙的见解上进行了更为全面的完善。
嘶,难不成是前些日子皇后生病的事?可朕也去看了,只是皇后没醒,朕不忍皇后无法静休而路过没有进去。
朕也没错啊,朕这是体谅皇后。
高恭越想越猜测不到,沉思片晌,沉声道:“让她进来。”
李纯熙进来的时候,夕阳的光透过窗棂照在金步摇上又折射在高恭的眼底,一刹那,高恭觉得眼都快要亮瞎了。
高恭:“......”
“皇后见朕....不必如此盛装。”高恭将手中的奏折丢回原位,毫无表情的说道。
李纯熙心中一沉,这是,皇上嫌她打扮的过于庄重了?李纯熙狐疑地猜测。
见皇后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回答他的问题,高恭手掌握拳抵在唇角处轻咳了一下嗓子,讪讪问:“无事不登三宝殿,皇后见朕,是为何事啊?”
“回皇上的话,前些日子臣妾见了闻小仪,倒像是见了故人一般惺惺相惜,因而想求皇上一道恩典,准许闻小仪在凤栖殿里的涟漪阁里,时常与臣妾说话解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