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过府探望
自打赵锦桢从宫内回府,一晃间的功夫,五六日的光景就过去了。
而自从那日送走萧启璃,并且向郎中询问过,知道赵锦柯只是风寒严重,高热不退,但服了药就会无碍后。
自己本身也需要养伤的赵锦桢,就稍微安心的回到灵犀院休息了,而这几日侯府内到因为之前的一闹,加上柳若莲被休下狱的事情,难得相安无事了一段时间。
所以赵锦桢每日,除了去相宜院看望养病的周静绣和赵锦柯之外,就待在自己院内养伤。
而这一期间作为庄妃的赵锦楣,如今圣宠正浓,所以到从宫内给赵锦桢送来赏赐了不少的疗伤药。
因此有宫内御用的药将养着伤势,赵锦桢好的很快,所以在无需日日忍受着伤口疼痛的她,到也有心思多想想眼下的许多事情了。
而就见这一日赵锦桢手中捧着一卷书,却无心观看的靠在窗边,双眼有些发愣,明显是在失神想着事情。
正进来给赵锦桢换茶水的清秋,眼见这一幕,当即就关切的问道:
“小姐自打您进宫回来后,就整日心神不宁的。有时还自己坐在窗边,一发呆就是整整一个上午,奴婢本不想多嘴,可心里确实担心的很。清秋是自小几岁就被买进侯府,一直陪在小姐的身边,您若心里藏着事情信得过奴婢,就都可以讲出来。清秋保证就是侯爷询问,奴婢都绝对不会乱说一句,作出对不住小姐的事情。”
愣神确实有一会的赵锦桢,若非清秋说出这番话,她很可能还真留意到对方进来的事情。
而对于清秋这个前世,直到她太子妃被废,都不离不弃守护在身边的贴身侍婢,赵锦桢信不过谁,也是信得过对方的。
所以就见赵锦桢示意清秋,将窗户暂时掩上后,这才隐晦的说道:
“我这些日确实心神不宁,但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在锦柯身上。清秋你应该没有忘记,我之前和你说过的有关那个梦境的事情吧。当日我将柯儿救出陋室,六王爷明明说她一切无碍,可人就是昏迷晕了过去,这岂非矛盾的很。”
其实当初萧启璃也是顺口一说,但在赵锦柯的事情上,本就极为敏感的赵锦桢,就不禁留意在心了。
而闻听的赵锦桢竟然是在因为这件事情,在劳心费心的暗中思量,清秋不禁一笑的安慰道:
“小姐那毕竟只是个梦境,借尸还魂的事情难免太过匪夷所思了,而且我瞧着四小姐言行举止都很正常,完全不像换了个人似得。至于前几日四小姐昏迷的事情,依奴婢看来,六王爷就算会号脉,但到底不是真正的郎中,偶有出错这很正常。并且咱们请来的李朗中不是亲口说过嘛,四小姐确实是风寒发热导致的昏迷,还开了不少的药呢,想必此事应该不存在弄虚作假才对。”
虽然赵锦桢也想觉得,这一切是她自己太敏感,过于谨小慎微了。
但为了安全起见,她还是立刻起身,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了一封信,等到用信封装好后,她就递给清秋说道:
“一会你出府亲自跑上一趟,将这封信送去六王府,亲自送到六王爷萧启璃的手中。等到他看过后,自然知道要怎么办。”
一见赵锦桢的神情极为郑重,清秋接过信就点点头,赶紧要出去将此事办妥。
可谁知就在她要迈出房门的时候,赵锦桢竟然又将她给叫住了。
接着就见赵锦桢皱眉犹豫了下,但还是再次提笔又写了一封信函,而后一并递给清秋后,又解释道:
“去完六王府,记得在去一趟五王萧启琰的府邸。这位五王爷多次出手帮过我,上回在宫内,更是替我碍了一记庭杖,听说还因此受了内伤,于情于理我都得过府拜会看望一下才行,也好当面谢过五王爷的大恩。”
一听赵锦桢如此说,清秋也极为赞同的点点头,接着忽然就见她眼睛一亮,而后掩嘴轻笑间,没大没小的说道:
“小姐要奴婢说您早该去瞧瞧五王爷了,毕竟这位王爷可从来没听说过,对哪家千金像您这般上心过。您说五王爷不会是喜欢上小姐您了吧,上次在宫内王爷他也算是英雄救美,连皇后的面子都给驳了,能如此一心为了小姐您的安危着想,我觉得五王爷定然是把您记挂在自己心里了呢。”
因为前世下嫁太子,一段婚缘极度坎坷的赵锦桢,她如今是有些抵触男女之情的。
所以清秋这番话,没来由的就叫她心里一阵发慌,并不是说萧启琰不够好,只是赵锦桢自己,已经不知道要如何去全身心的相信一个男人会带给她安稳和幸福。
因此就见赵锦桢不禁眉头轻皱间,就出言告诫道:
“清秋下次这么没规矩的话切记不能再乱说了,毕竟这番话传扬出去,不但我的清誉要受损,甚至还会连累到五王爷。而且我与王爷之间什么关系都没有,现在如此,将来也会如此,不会有任何改变的。”
一见赵锦桢的神情冷了下来,清秋当即自知失言的在不敢乱说话了,福身一拜后,她就马上拿着两封信函出去了。
而等到半个时辰过去,清秋回来复命,告诉赵锦桢信分别送到。
并且五王府的管家也传下话来,说明日萧启琰下朝后都会在府内,赵锦桢柯直接过去,无需在另行下拜帖请示了。
面前王室宗亲,向来是要先行问明,对方答应相见,才能登门拜访,这是世家贵族间最基本的礼仪规矩了。
所以当赵锦桢得知,明日萧启琰会见她,既然是要过府相谢,她自然不能空着手去。
可寻常之物,或者金银珠宝,在萧启琰这位王爷面前,委实拿不出手,对方自然也不缺这些东西。
所以思来想去后,赵锦桢第二日天蒙蒙亮就起了个大早,然后在院内的小厨房里忙活了起来,精心准备了数样点心,还有一壶好茶。足足忙了两个多时辰,这才在清秋的陪同下,出了侯府直奔五王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