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春秋繁露
汉朝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成为主流思想。
丁青遥挑了本《春秋繁露》递给刘骜道:“奴婢最近一直在研习这本书,里面的重点奴婢用了红色的墨水来标注,太子殿下要是觉得碍眼,可以忽略。”
刘骜瞥了一眼那册厚厚的书卷,嗤笑了一声道:“你就给本太子看这个,你要知道作为储君,这可是本太子从小就接触的,可谓是滚瓜烂熟了。”
丁青遥把放在手里的《春秋繁露》放到了桌子上,在心里暗暗地叹了一口气,暗道这刘骜真真是好难伺候。
少女眉目舒朗,宛如天上皎月。
她依次走过书柜,报着书名:“《荀子》,《孟子》,《鬼谷子》,《孙子兵法》,《周易》,《战国策》……..这里大概就是这些书了,不知太子殿下要读哪一本?”
刘骜嗯了一声,从一列书中拿了一本走到丁青遥的面前,笑着说道:“本太子觉得这本书很适合你去读。”
丁青遥轻轻皱起了眉头,刘骜把书名遮着,她也看不真切。
刘兴听见刘骜给丁青遥推荐书看,一时也来了兴趣,在少年幼小的心里,丁青遥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连一些民间的事情也是了解的很是透彻。
难得太子哥哥说丁青遥要读什么样子的书,不禁探着脑袋去看。
“奴婢才疏学浅,还望太子殿下指点一二。”
丁青遥轻敛眉眼,一幅谦逊知礼的模样。
刘骜露出书名,对丁青遥说道:“喏,就是这本书,你可一定要读的。”
丁青遥抬起头,看着刘骜手中所拿的那本书,书面上工整地写着“女戒”两个大字,丁青遥脸上闪现出一丝不自然的神色。
刘骜这是什么意思?
古代的女子地位低下,不能管理家事,参与国事。
虽然西汉不似清朝对女子管教严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也没有什么三寸金莲那般扼杀人性的东西存在。
但三纲五常却是流传至今,在家听父亲的,嫁人了听丈夫的,丈夫死了,听儿子的,一辈子没有自由和追求。
丁青遥来自文明和科技高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是考古学家,虽然敬重历史,可她毕竟是个女子,历史上对于女子的强权和压迫,她也是嗤之以鼻的。
刘兴也看到了是女戒二字,笑吟吟地对丁青遥说道:“这本书阿遥可是一定要看的,母亲就常看。”
“多谢两位殿下的好意,这本书阿遥不会看的,也没有必要看,还是留给需要它的人吧。”
丁青遥掩埋住自己所有不悦的情绪,从刘骜手中接过那本《女戒》,把它放在了书柜的最上面,有点束之高阁的意味。
“怎么会不需要看它呢,阿遥,你总归是要嫁人的。”
刘兴一脸疑惑,不解地问道丁青遥。
丁青遥笑了笑,道:“那就等奴婢嫁人的时候再看吧,反正现在是不需要嫁人的。”
刘兴有点丧气地低下了脑袋,嘴里小声的嘟囔道:“反正你也快嫁人了。”
刘兴的声音很小,丁青遥的心思也不在这上面,所以也没有听到刘兴的话。
刘骜站在书柜前,看了一眼面无波澜的丁青遥,终于说出了他今日来到书苑的目的:“丁青遥,你看绘梨之事本太子该如何解决?”
丁青遥心如明.镜的微微一笑,坐在自己的桌子前问道:“如今太子宫中可是只有太子妃一人?”
刘骜瞟了一眼刘兴,也不打算防着刘兴,有点迟疑地点了点头。
丁青遥拿起毛笔,在自己翻阅的书卷上勾勾画画,动作爽快,毫不犹疑。
“不管太子殿下是否是冤枉的,这件事情对殿下的名声或多或少都有影响,与其到时候两败俱伤,不如采取一个折中的法子。”
说道这儿,丁青遥稍微停顿了一下,看向刘骜道:“只是这个法子需要征得太子妃娘娘的同意才可,太子殿下与太子妃娘娘两情相悦,夫妻情深,只要太子殿下把其中的利与弊说给太子妃娘娘听,娘娘知书达理,想必是会答应的。”
刘骜的脸色有些难看,沉声道:“你说。”
丁青遥嘴角噙着一丝笑意,把手里的毛笔放下,叹了一口气道:“娶了绘梨。”
“怎么可以,太子哥哥怎么能娶一个宫女,还是一个玷污自己清白的宫女!”
刘骜没说话,刘兴率先跳了起来,语气里是满满的愤怒。
刘骜倒是稳住了自己的性子,面色阴郁地看向丁青遥道:“理由。”
丁青遥轻哼了一声,笑道:“这绘梨明摆着就是受人指使,诬陷殿下,太子殿下要是娶了绘梨,一则将计就计,让绘梨和太子宫的荣辱彻底地绑在一起。”
“二则,当今陛下是个心软的性子,只要太子殿下去向陛下说,不管这件事情绘梨有没有陷害自己,但出了这件不光彩的事情,对绘梨的名声也有损害,以后在宫中定然受人指点,在宫中无法立足,这样一来,陛下会觉得太子殿下大肚能容,更有帝王风范。”
“不用说了,妾身答应。”
丁青遥话音刚落,就听到许娥温和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丁青遥忙起身相迎,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娘娘,您怎么来了?”
说服别人纳妾,还被正妻听到,搞得丁青遥存心捣乱一样。
许娥拍拍丁青遥的手背道:“不用说了,青遥,你的用心本宫都明白,太子不比其他皇子,一步步都走在刀刃之上,照如今的处境,这是最好的法子了。”
刘兴倒是满脸的幽怨,扯着许娥袖子不满地问道:“嫂嫂何必这么委屈自己,直接把那个绘梨赶出宫去不就好了吗?”
许娥摸了摸刘兴柔顺的黑发,笑道:“兴弟,你还小,自是不懂其中的弯弯绕绕,当你真正的把一个人放在心底的时候,是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情的,这样的情况,从本宫嫁进太子宫的第一天,就已经预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