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获罪入狱
义玉翰听闻此言,忙扣了头说道:“娘娘息怒,微臣也不知道太子殿下因为何故没有醒来,但是微臣施针之术皆受教于祖传,绝无半点儿差池,还请娘娘明鉴啊。”
王政君却不吃他这一套,冷笑了一声说道:“分明是你侍奉不周,还敢在这巧言令色,蛊惑人心。”
义玉翰看着王政君越来越黑的脸色,心中大惊。当年先祖义仲受太医令崔府志陷害蒙难,难道如今这宫闱之祸就要落到自己的头上了吗?
“微臣不敢,微臣尽心尽力,不好不忠,还请娘娘再给微臣五日,微臣必能找到太子殿下昏睡不醒的原因。”义玉翰跪在地上凄凄的说道。
丁青遥心有不忍,历史上的义妁品德甚好,想来她的后人也甚为不错,便求情道:“娘娘,太医令这几日施针的时候,奴婢都在身边,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妥之处,还望娘娘明察秋毫。”
王政君此时沉浸在刘骜昏迷的悲伤里,哪里还能听别人所说,一意孤行的说道:“义玉翰,本宫给你时间,谁给太子时间,五日,是不是正好可以给你足够的时间让你谋害太子呢?”
义玉翰心中有些绝望,却也百思不得其解,究竟问题是出在哪儿了?可这个时候,他不为自己辩解,等入了狱,可就没有机会了,忙说道:“微臣不敢谋害太子,娘娘明鉴。”
王政君冷笑了一声,也不欲和义玉翰多做纠缠,便对着身边的杨夫人吩咐道:“你去,将太医院里义玉翰的东西都搜查一遍,若有什么可疑的地方,立刻回来禀告本宫。”
杨夫人领了命令,忙带了几个宫女舍人出去了,义玉翰跪在地上,看见跪在太子床榻旁的丁青遥对他投来担心的眼神,而他则回了一笑。
杨夫人走之后,王政君气不过,便立刻命令禁军将义玉翰打入了死牢,丁青遥看着他慢慢被拖走的身影,心中隐隐有些不忍,可是她却没有丝毫的办法来阻止,这个为了儿子已经有些疯狂的女人。
太医院,常年药香缭绕,当杨夫人带人进去的时候,查诊病人的太医和称量药物的药童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不解的看着杨夫人,一个年长有阅历的太医一眼就认出来杨夫人是王政君身边的宫人,忙走过来谄媚的一笑说道:“杨夫人可是有事儿?”
杨夫人冷然看了他一眼说道:“太医令诊病的地方在何处?”那太医虽心有疑惑,却也不敢多说,忙引路道:“这在儿。”说着,那太医将杨夫人引路至一个小隔间说道:“在这儿,平时太医令的工具还有诊断记录都放在这儿,后面还有一间太医令休息的厢房,杨夫人要不要去看看?”
杨夫人点了点头,一挥手,立刻有两名宫人上来翻查义玉翰的诊断室,里面不过数米平方,有一个小几上放着一些针灸药囊之类的用具,还有一个小柜上堆着一些竹简,似乎记录了什么。
趁着那些宫人翻箱倒柜的时候,杨夫人也仔细的看了看那些书简,记录的都不过是义玉翰的治疗过程,甚至有一卷是刘骜,杨夫人小心翼翼的把那一卷包好。
这时候,那两个宫人也搜查完毕了,两人皆对着杨夫人轻轻地摇了摇头,杨夫人神色一敛,发号施令道:“走,去太医令的厢房看看。”
“是。”那个太医点了点头,便在前面引路,一路之上,杨夫人觉得他人甚好,便问了他的名字,才知道他叫何正复,在宫中有些年头了,甚至比义玉翰的资历还要深。
厢房搜查了一番,也是无果,正当杨夫人带着人要离开的时候,一个女医打扮的女子从人群中冲了出来,冲杨夫人喊道:“我哥哥犯了什么罪,竟落得个抄家。”
杨夫人不解的看了看何正复,何正复笑了一声说道:“他是太医令义玉翰的妹妹义玉琼,医求甚佳,所以就随着她的哥哥进了太医院,做了女医。”
杨夫人了然的点了点头,其兄之过不在她身上,那也没有理会她,带着人便出了太医院,急急的朝着上林苑赶去,回到上林苑的时候,大殿里的人都起来了,各司其职,王政君坐在刘骜的床榻旁,担忧的照看着。
杨夫人忙上前去,对着王政君耳语了一番,王政君狐疑的抬起头来,盯着杨夫人问道:“当真什么都没有搜查出来?如果不是他趁着行医之便往太子的医药里动手脚,那又会是谁呢?”
杨夫人摇了摇头说道:“这老奴就不知道了,刚才老奴也问过太子妃了,据太子妃所言,给太子殿下所用之物都是亲自经了她的手,查验无误才敢给太子殿下使用,而娘娘怀疑的绘梨,太子妃也没有敢把她放在太子殿下的身边伺候,想来问题也不是出在这些东西上面。”
王政君了然的点了点头,轻声说道:“这几日茶尾也向本宫汇报了绘梨的行踪,说她几乎足不出户,只是会来上林苑看看太子,也没有别的可疑之处,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了呢?”
杨夫人等候在一边,没有多说,只是笑着看了看王政君劝慰道:“娘娘,您就不要担心了,既然问题不是出在太医令的身上,娘娘暂且先饶太医令一命吧,反正他关在死牢里,也翻不起什么浪了,还不如等事情查清楚之后再做处置。”
王政君轻轻的点了点头,她也知道此时不是处置义玉翰的时候,太子的身子要紧,查出凶手也同样要紧,便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义玉翰也断断不可再用了,就让他在死牢里多呆一段时间吧,杨夫人,你去太医院再请个医术上佳的太医来上林苑照看太子。”
“是。”杨夫人应完便要转身离开,王政君却突然想到什么似的,叫住她说道:“记住,千万不要将漪澜殿那边的人放进来了,到时候若是让他们做了什么手脚,本宫就算把傅瑶千刀万剐也换不回太子了。”
杨夫人慎重的点了点头说道:“娘娘,放心吧,奴婢在选人的时候一定会擦亮了眼睛,一定不会将什么蛇虫蚁鼠等脏乱的东西放进这上林苑。”
说完,杨夫人便疾步而去了,丁青遥见王政君暗自神伤的模样,心中微动,从前,只要她一生病,她的父母便会放下手中所有的活计,来照顾她,总归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王政君在历史上填写的浓重色彩也抵不过她是一个母亲关心孩子的心
坐了良久,王政君便离开了,走前还嘱咐许娥说道:“本宫就将太子交到你的手里了,你可要为本宫好好照顾太子。”许娥忙点头称是,王政君再三嘱咐了一番才离开上林苑。
王政君走后,许娥坐到了刘骜的身边,浸湿了一块绢帕,仔仔细细的为刘骜擦脸,纵使每日里让丁青遥看着刘骜,但这些事情她都会亲力亲为,尽力做到最好,从不假借他人之手。
看着许娥深情而又担心的表情,丁青遥的心里又不由的冒上一股悲哀之情,在她看来,许娥很傻,或许是因为丁青遥知道她的结局才会觉得可惜。
春草萋萋,草长莺飞,倦鸟归林,庄重而又辉煌的未央宫,一个帝王坐在大殿之上,身前的案几上堆满了奏牍,可他却无心去看,虽说国家大事甚为重要,可刘骜如今昏迷不醒,他哪里还有此等心情去处理国家大事。
苗惜楠适时的递上了一杯养心汤,见刘奭似乎心情不佳,浅浅的笑了笑说道:“陛下定是处理国事累了吧,喝碗汤再看奏牍也不迟。”
刘奭抬起头来,看见是苗惜楠,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如今太子殿下缠绵病榻,朕哪还有心思去看奏牍呢?方才,太子妃派人来报,说是骜儿还在昏迷之中,似有不妥,太子是一国之基石,若是太子有恙,国事不稳,可如何是好?”
苗惜楠最懂刘奭的心思,知道刘奭虽平常不喜太子,可都到底是血浓与水啊,便笑了笑劝慰道:“太子殿下洪福齐天,必定会安然无恙的度过此等难关,而且上林苑那边有最好的太医照看着,陛下多思多扰也是无用。”
刘奭叹了一口气,并没有因为苗惜楠的话而放松一点,捏了捏鼻翼放松下来说道:“太子虽顽皮,桀骜不驯,但他到底也是朕的孩子,如今他缠绵病榻,昏睡不醒,朕又怎能心安呢?”
正巧,一只喜鹊飞了进来,停在了刘奭的面前,鸣叫了几声,便又飞了出去,苗惜楠见状,笑了笑说道:“喜鹊报喜,天降祥瑞,定是有什么好事要发生,说不定太子殿下明日便可醒来了,陛下,您且放宽心吧。”
刘奭看了一眼已经飞出去的喜鹊,却是不相信这样的说辞,有些愠怒的说道:“苗惜楠,这不过是民间的说辞罢了,你要拿着这来哄朕开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