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妃嫔暂且安置一处,为坤宁宫皇后那里,毕竟后宫太妃也是需要时候安排的,况且分位还未定下之时,除却她和年氏,李氏是能肯定今后的高位的,便早早定下了宫殿,其余的皆无动静。
......
“娘娘,奴才已经打听回来了。”云梅满脸神秘道。
“要说就快说。”佳敏摇了摇头,心里有些无奈,也有些好奇。
云梅笑了笑,随后细细道来,“娘娘,奴婢打听到大阿哥的生母李氏,只封了齐妃,伊庶福晋是嫔位,封号为静,苏格格和宋格格皆为嫔位,为安嫔和懿嫔,而耿格格也是封得嫔位,是裕嫔。剩下的格格奴婢就没有细听了,大概就是贵人常在或是答应的位子。”
“伊庶福晋居然是嫔位?”佳敏有些讶异,说实话,她还以为伊庶福晋会是妃位,难道皇上就让四妃之位都没坐满,反倒六嫔坐满了四个,这可以说是出乎她意料之外了。
毕竟庶福晋的地位还是比格格高一些的,虽然不入玉牒。
果然皇上的心思不能照常理来判断。
“那钮祜禄格格呢?”佳敏心念一动,不紧不慢道。
“回娘娘的话,钮祜禄格格现在是熹贵人了,是贵人中唯一一个有封号的。”云梅细细回道。
皇上大概是看在钮祜禄氏是后院难得的满洲旗出身,当个贵人之首,也算是合适了,毕竟这四个嫔位多的是有生养过的,再不济也有养育之功,皇上就看重这一点了。
静嫔伊氏现在是四嫔之首,随后是安嫔苏氏和懿嫔宋氏,最后是裕嫔耿氏,皇上应该是按照资历来排的。
佳敏慢慢想着,按照后宫这位份,后宫妃子可能没过一两年便要再次晋升了,妃位不大可能一直空着。
“你还没有说到年侧福晋呢。”她挑了挑眉,这云梅就是喜欢将重头戏放在最后讲。
云梅捂嘴笑了笑,道:“娘娘,年侧福晋现在也是贵妃娘娘了,再怎么说,她都越不过您的。”
越不过?佳敏眼眸幽深,笑了笑,“以后再说吧。”
半个月之后,佳敏的贵妃册封礼如期进行,再然后等那些妃嫔的册封礼都进行完毕,次日便是全部后宫妃嫔给皇后娘娘请安的时候了。
鉴于前头几次仅是她和年贵妃过来给皇后娘娘请安,这次“姐妹”全部聚全了,佳敏难得让吉祥给自己梳妆打扮的比以往更精神,一身水绿色的印花锦缎旗袍,围着红狐围脖,脚上蹬着同色的鞋,外罩件银白色的兔毛风衣,头上简单的挽了个发髻,旗头上簪着支八宝翡翠菊钗,犹如朵浮云冉冉飘现。通明的灯火勾勒出她精致的脸廓,散发着淡淡的柔光,巧笑倩兮间,只觉玉面芙蓉,明眸生辉。
佳敏也算是使出正儿八经的态度面对此次请安了,连她这个散漫的性子都这样,想必后宫那些妃嫔更看重这次请安。
果不其然,等佳敏带上云梅和云红去了坤宁宫时,满堂差不多已经来齐人了,佳敏还是算比较慢的一个,当然最慢的还数年贵妃。
在皇后快出来时,年贵妃才慢慢赶到了坤宁宫。
对此,皇后并没有说什么,待年贵妃请安后坐落,才慢慢扫视了一遍在场神色各异的妃嫔。
佳敏对这一幕简直习以为常了,该怎么说呢,年氏在皇后面前也不算傲慢,毕竟皇后是皇上的结发夫妻,年氏平时要讨得皇上欢心,皇后方面是万万不可得罪的,平时给皇后请安的时候是来的比她还要早些,现在故意踩点,估计是想给其他妃嫔来个下马威。
静嫔却是看这一幕不大爽快了,“年贵妃娘娘莫不是睡过头了,这般迟才过来?”
年贵妃冷哼一声,“皇后娘娘都没指点本宫,你一个小小的嫔位难不成是想越过皇后娘娘?”
这话里话外带着的意味让伊氏差点吓出一身冷汗,随即是恼羞成怒。
“皇后娘娘,妾绝对没有这个意思,嫔妾一向是最恭敬皇后娘娘的。”说罢,狠狠瞪了一眼年贵妃。
年贵妃绝对不安好心,故意来揭她伤疤。
她原先是府邸的庶福晋,来到这皇宫之后,本料想着侧福晋都是贵妃的位置,那她这个庶福晋怎么着都是一个妃位,结果却完全出乎她意料之内她只是区区一个嫔位,就算是嫔首又如何?还不是得和原先地位不如她的侍妾平起平坐!
“好了,都是各宫主位,当着奴才的面吵吵闹闹像什么话?”皇后乌拉那拉氏头也不抬,不紧不慢道。
两人才止住话语,不再理睬对方。
由于年贵妃是在自己对面坐着的,佳敏默默看戏看得格外过瘾,心里还想着若是宋氏出来了,这两人会不会亲自动手打起来?
她听说宋氏也是进了宫的,毕竟也是伺候过皇上的,还有一女,只是暂且安置在景阳宫,当做冷宫妃嫔处置,旁人是提都不敢提起这人的,讳莫如深。
因而她是想想就罢,看着伊氏眼里闪过的怨念,又看向悠得自在的年贵妃,心里不免感叹道,果然家世好就是好,在后宫都不怕得罪人的,虽然这次的确是静嫔故意挑衅,年贵妃只是没有给她面子。
却不曾想,自己在这里慢悠悠喝茶,皇后突然提起她了,“敏贵妃,永瑕也是到了年纪该到上书房了,你可有打点好了?”
“请娘娘尽管放心,妾身早就备好了。”
“再不济还有二阿哥帮着臣妾惦记着,您说是不是,娘娘。”佳敏也不忘补充这句。
不过也是,敏贵妃,齐妃身下都有亲生的阿哥,想到这里,众人心里都有些酸溜溜的,换作是她们有阿哥,也是能不在意这种事的。
皇后在问过此事之后,便再无事情要说,只淡淡提了一句让后宫嫔妃好生注意着宫里的规矩,毕竟不比府邸了,之后的时间是看着后宫嫔妃有说有笑的,这一大早的请安就这么过去了。
回去的路上,佳敏心想,自己的孙子辈都到了要去上书房的年纪了,可见皇后还是考虑到这方面的,只是已成年的大皇子和二皇子,一群公主们不知道何时才能册封。
虽然这距离皇上登基的日子才过没几个月,诸事不便,那再宽些时日好了,她得向皇后娘娘试探一番公主册封是什么时候,皇子那边自有皇上打算,她理会不得,但公主这边还是可以问问的,这么久没有见到女儿,她已有几分念想了。
但皇宫不比府邸,进出向来不便,只能等女儿正式成了公主后,母女四人在承乾宫能经常相聚,还能让女儿带上外孙外孙女,这事想想就让人高兴。
雍正元年三月,皇上下旨册封已成年的皇子公主。
其中二阿哥弘景为多罗端郡王,大阿哥弘时反而还是光头阿哥。
大公主为和硕怀昭公主,二公主和硕怀恪公主,三公主乌那希为中宫嫡出,是为固伦怀琼公主,四公主为和硕怀怡公主。
这些圣旨一下,宫里头可热闹得很,相比于阿哥册封的爵位,这四个公主一块册封就显得更抢眼一些,毕竟固伦公主是相当于和硕亲王的存在,而和硕公主可与多罗郡王的地位堪比,虽然在实权上是比不过亲王郡王的,但皇上向来宠爱公主,公主身上承载的荣耀就“实至名归”了。
就连宫里头只有公主的妃子都不由得高兴起来,也羡慕起皇后和敏贵妃,还有宋氏,齐妃,这生女儿带来的荣耀可不比生阿哥少,除了宋氏和硕怀恪公主是去了蒙古抚蒙外,剩下的女儿都是能留京的,与生阿哥相比还真差不到哪里去。
毕竟皇上的女儿可比阿哥得宠多了。
这还没完,册封完皇子公主后,皇上亦下旨将原隶下五旗之正蓝旗的贵妃张氏一支全部抬入上三旗镶黄旗,即汉军镶黄旗,脱离了包衣的身份,可谓满载的荣耀都归于张贵妃及其身后的一族了。
这次圣旨一下,后院嫔妃反应更激烈了,敏贵妃的身份变成了汉军镶黄旗人,其所出的皇子阿哥岂不是于出身上比大阿哥还尊贵,毕竟皇上的大阿哥,只是汉军旗下五旗出身的妃子所出。
原先谁都不比谁好,于出身上实在是没有比较之处,可一旦有人抬旗了,那人便成了众目睽睽之下的了。
敏贵妃如此,多罗端郡王如此得皇上心意,二阿哥便成为了朝廷重臣、后宫妃子在意的存在,盼着从龙之功的人可不少,年家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虽说年贵妃没有被抬旗,可年家该封的有功之臣,皇上已经封了,甚至于年羹尧还是朝廷中最宠信的大臣。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年贵妃爆出有孕一个月的消息,这才将众人的目光彻底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