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备年货,喜洋洋
过年的前一天,家家户户的年货总算备得差不多了。
“孩子们,准备好了没有啊?进城咯。”刘大坐在牛车冲着家里的人吆喝,脸上全是喜气洋洋的笑意。
隔壁的栓子一家也是准备去购年货,两家人赶着两辆牛车往城里去。
就是小玲没坐她哥哥的牛车,非要挤着和刘小花坐在一起。
两小女娃一路上有说有笑的,亲昵无间。
刘小花也很喜欢小玲这没心没肺的性格,只有跟她在一起的时候,她才感觉到她就是这个年纪的孩子。
一路上大家都有说有笑的,很快就进了城里,找地方把牛车安置好后,两家人才开始去逛去。
一见到小摊贩摆着的糖人,刘绿水就走不动道了,两眼直勾勾的盯着栩栩如生的糖人,哈喇子都快流一地了。
“你都多大的人了,怎么还跟个孩子似的。”陈秀梅笑着嗔怪。
口里虽然是责备的,但还是掏钱给几个孩子买了糖人。
栓子一脸诧异,“我也有?”
“当然了,你再成熟在我们大人眼里,还不是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孩子罢了。”
吴婶子连忙有些不好意思的招呼两个孩子道谢。
“谢啥,都是乡里乡亲的。”陈秀梅不在意的摆摆手。
接下来,两家人要备的年货不一样,两家人分开去备了年货。
陈秀梅称了几斤排骨和猪肉,又买了几斤白面和几斤瓜果,过年的时候孩子们的糖也是必不可少的。
家里的两大爷们的酒也是必不可少的。
好不容易过一次年,这次他们买了好一点的一坛酒,就花了足足一两的银子。
两爷子望着酒坛,两眼都快放光了。
又再备了点过年的必需品,一家子这才高高兴兴的回到了停放牛车的地方,栓子一家已经逛了回来,正等在牛车旁。
“小花。”小玲笑着和刘小花打招呼,一脸好奇的就去看看他们买了些什么。
吴婶子笑着把一纸袋递给刘小花,“给你们买了点糖,也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吃。”
“都喜欢呢。”刘小花笑弯了眼睛,甜甜回应。
吴婶子这是过意不去刚刚陈秀梅给她家俩孩子买了糖人呢,怎么着也会还回来几分。
两家人慢慢悠悠的赶着牛车回了梨花村。
现在就静待着明天过年,村里的孩子们可都高兴了,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笑容。
在万千期盼中,终于迎来了过年,家家户户的门头贴上了对联和倒福。
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孩子们都可以不用干任何事,只管等着吃晚饭和玩耍。
就连小艳都难得可以休息一会儿,叫上小玲和刘小花,三姐妹总算可以聚在一起闲聊,交换零食。
村里的男孩子们,可闲不下来,在林间你追我赶的,跑得大汗淋漓的,就连天天都加入了进去,比起之前刚到梨花村时沉默寡言的模样大相径庭。
三人没有多交谈多久,小艳就被王大娘叫了回去。
小艳临走时,还能看出她眼里的依依不舍……
刘小花和小玲也加入了其他小伙伴中,与他们一起躲迷藏。
直到快到了午时,所有的小伙伴才散了场,各回各家。
过年这天,吃饭都比较早。
饭菜摆在桌上后,还要祭灶神,在祭灶时,用饴糖涂灶神之口,以求『上天言好事』,祭完灶神,放完炮竹,才能动筷吃饭。
今天的饭菜是一年到头来,最为丰盛的一顿,鱼、肉都可以随便吃,还有一人一个的大鸡腿。
刘绿水望着鸡腿那是眼睛都冒光了,迫不及待的就夹起大鸡腿啃。
“你慢点,没人和你抢。”陈秀梅笑着训斥。
两爷子有酒喝了,特别是有些醉意后,那是高谈阔论的啥都聊,边吃边聊,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真是让人不知不觉间放松了心神。
天天把他的大鸡腿夹给了刘小花,“给你。”
“你不吃吗?”刘小花歪着脑袋问。
天天摇了摇头,“没事,都给你。”
刘小花笑着应下,“谢谢天天哥哥。”
一旁的刘青山和刘绿水看了看碗里自己啃过半边的鸡腿,真是后悔没有留给小妹,没有好好表现一下。
一顿饭吃下来,足足吃了半个多时辰,老爷子喝的多了,实在撑不住就先去睡了。
刘大摇摇晃晃的坐在灶房里,一脸醉意的还想和孩子们守岁。
才坐在灶房边,他就撑不住的睡了过去,还是陈秀梅招呼他上了床。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
除夕晚上守岁,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着“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年到来。
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曰“燃灯照岁”或“点岁火”,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遍燃灯烛,谓之“照虚耗”。
全家团聚在一起,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天天好似对这一切都感到很是稀奇,像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守岁。
“天天哥哥,你之前没有过过这样的年吗?”刘小花看着天天问道。
天天眼底划过一抹黯然,而后扯出一笑,摇了摇头,“没有……”
“那有啥,以后在我们家,每年你都可以过个热热闹闹的年了。”陈秀梅笑着轻抚天天的脑袋。
如同母亲一般的温暖险些让天天失了神,他重重点头,“嗯。”
守到后半夜时,人人都差不多困了,却还是坚持着围坐在火炉边。
谁也没有说话,可是气氛却是很是温馨。
陈秀梅拿出了瓜果,几个孩子一下子精神就来了。
终是快守到黎明破晓了,熬到头了,众人舒服的伸了个懒腰。
陈秀梅笑眯眯的给四个孩子发了红包,“领了红包以后可得好好听话哦。”
“知道的,娘。”几个孩子异口同声的道。
“好了好了,你们几个都快去睡会,养足精神,不然待会可没精神吃好吃的。”
几个孩子乖巧的各自回了自己房间。
陈秀梅一脸欣慰,她的几个孩子都是听话乖巧的,就连天天也很懂事,她真的是此生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