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方智姠发怒
梁氏桌子底下的手不停的拉着方智姠,却被她一手挣脱开来。
方智姠情绪早已经有些崩溃,现在在她的世界了,自己就是这么爹不疼娘不爱的。
以前父亲那么疼爱她,现在却为了方雪琴的几句话,便对她凶起来。
这还得了?
原本板上钉钉的事情,这庆功宴上本来就该有她的一个节目,她为此刻苦练习了多久,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在这样重要的场合上来令皇上、令楚王越王都看到她的才情么?
可到现在,就连最爱她的父亲都不愿意帮她,那她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她哭着说:“好好,我走就走!”
说完,脚下步子迈的飞快,眨眼就出了院门。
崔氏接过一旁丫鬟递过来的筷子,淡定的夹了一根豆角开始吃起来。
仿佛刚刚发生的争斗全然与她无关。
梁氏恨铁不成钢,只是担心她这一发脾气,便将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恩宠给消磨了。
她抱歉的笑了笑,解释道:“将军……是妾身没有教好。再加上这孩子认死理,又实在是认真准备了许久,想必是有些接受不了。您……可千万别责怪她。”
方狮轻轻扬了扬下巴:“你快些去看着吧,多劝劝她。难道是想要什么便一定要达成,达不到便又哭又闹不成?这算是怎么一回事。”
梁氏点头,便也匆匆的跑出去了。
方狮沉沉叹了口气,回过神来,见崔氏、方雪琴二人都在若无其事的吃着饭,心里一阵不是滋味。
便将筷子一放,沉声道:“我吃好了,不吃了。”
崔氏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顿,只是淡淡的说:“将军要是饿了,紫竹院的小厨房里一直给你炖着鸡汤。”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在方狮眼中去也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他眼底多了些许安慰,应到:“好。”
等他终于走了,院子里并没有别人,方雪琴才笑着说:“母亲今日可真是大度,这记在您名下的事情,竟然如此轻易就答应了。”
崔氏这才放下碗,很明显有些不是滋味,无力的声音却又偏偏有些恼怒:“不然怎么办?眼看着他把那个身份低贱的人,一步步娶进家门也就算了,竟然还要提为二夫人不成?我心里这口气必定是咽不下去。”
她嘟囔的说着,方雪琴“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意味深长的说:“母亲无需介怀,这也不过是一时的计策,山鸡再怎么变,又怎么可能会变成凤凰呢?”
崔氏满怀柔和的看着她,叹到:“这些都是小事情。只要不会妨碍到你的事情,我就算是退让几步又如何。那样子的人,我是向来不屑于计较的。只要你一辈子平安快乐的长大,我这心里最大的石头也就算是落地了,才能放心。”
方雪琴喉咙有些哽咽,她怎么不知道,母亲每回在自己的利益面前都是能忍则忍,可一旦涉及到她了,便是半分也不肯退让的。
一想到这样维护自己的母亲,这样一个善良的母亲,上一世竟然就这样被那两个毒妇给害死了,她的心就一阵阵的疼痛。
压抑住喉咙的哽咽,她夹了块排骨到崔氏碗里放着。
又趁着转头的机会将眼角的泪水抹干,见院子里空荡荡的,她恍然说道:“这翠竹是个不能用的,昨儿被送去了大理寺审问。以后也是定然不能再用了,不知哪里有得力的丫鬟,女儿且去替母亲寻一个来。”
崔氏眼里有些暗淡,说起这个,便是她的伤心事了。
她轻轻开口,语气低沉:“翠竹我已经用了十多年了,事事都很满意。要是突然换了人,我到反而不习惯了。若是她还能从大理寺出来,便还接着用吧。”
“可这当丫鬟别的不说,尤其重要的便是一条忠诚二字。这背叛过的丫鬟,母亲如何再用的?”方雪琴诧异的问道。
崔氏却嘲讽似的轻轻笑了笑,叹息的说:“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这个年纪的姑娘,最容易的便是为了所谓的爱情做傻事。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要是处处清醒,哪里还能嫁到这方家来?”
她的叹息,听在方雪琴眼里便格外的难受。
母亲这就是对自己的人生不满意啊!
她坚定的说:“那这背叛过了的,也是坚决不能再用了。等下次遇见了好的,女儿便一定记得给母亲带回来。磨合个一二月,用的也就上手了。”
崔氏轻轻笑着摇头:“找个趁手的丫鬟,哪里是这么容易的事情。”
这翠竹尽管背叛了她,可这么多年了,实在是太过熟悉她的喜好。
往往她连一个指示都不需要,翠竹是比她更了解自己的。
话说方智姠受了一肚子委屈,就连一向爱着自己的父亲都不替她说话。
甚至明明该站在她一边的梁氏都难得的不迁就她,这样的日子,叫她怎么过下去!
快步跑回自己的院子内,挥手就使劲将桌面的东西一扫而空。
就连平日里最喜欢的梳妆台也没能幸免于难。
一边咬着牙怒骂:“都来欺负我!都来欺负我!”
梁氏跟在后面听到了噼里啪啦的声响,急急忙忙进来,低声喃喃:“这一生气就摔东西的脾气,到底是跟谁学的!”
方智姠一见她进来,便疯了似的尖叫:“啊!别进来,你别进来!你是跟她们一伙的!”
梁氏连忙把门给关上,瞧见她发怒的样子,心底耐性已经消失殆尽。
她低声吼道:“你瞧瞧你自己,现在到底像什么样子!”
方智姠红了眼睛,嘶吼道:“我就是这个样子,我给你丢人了。那你去找那个贱人做女儿去啊,去啊!”
她实在是气急了,身上的披肩落下也来不及整理,头发上的朱钗也东倒西歪一塌糊涂。证人的样子就和神经病区别不大。
这再怎么,却也是自己的亲女儿,下半辈子可是要相依为命的。
梁氏将声音压得极低:“我已经想到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