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褥子说
梁氏嘴唇微微张了张,还没来得及说话,方雪琴便拨弄着她篮子里刚采的玫瑰。
嘴边挂着一丝轻笑,方雪琴问道:“这些玫瑰,难道二夫人也是要来做褥子么?”
梁氏脸上浮现过了一抹尴尬,急忙摇了摇头,解释道:“不是……只是院子里花开的娇艳,若是不采,那不是可惜了么?妾身想着将花才了放在屋内,也是好看。”
方雪琴轻轻勾唇,这几日她可是没少叫人在梁氏的身旁念到这玫瑰香露的作用。
如今母亲怀有身孕,正是她使出浑身解数留住父亲的时候,怎么会不上钩呢?
轻轻点了点头,便扬长而去。
留下梁氏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抬着箱子的侍卫经过眼前。
梁氏眼睛就直愣愣的看着那箱子,在风中深深的吸了一口,突兀的问道:“你有没有闻出什么味道?”
刘嬷嬷跟在身后,一张老脸跟着凑了上去,吸的脸上皱纹都挤在了一起。
她一脸的茫然:“二夫人,老奴没有闻见什么味道啊!”
梁氏看了她一眼,眼底闪过了一丝渴望。
她轻轻皱着眉头:“众人皆说这褥子有奇效,我看果然不假。不过是从我身边经过,便留下了如此清香。”
随后,便哑着嗓子问道:“你说,要是我身上有了这般少女一样的花香。那么……将军肯定会重新宠幸我的。是不是?”
她眼底闪过了狡黠的光芒。
两人走到了一处僻静处,刘嬷嬷脸上也显出了跃跃欲试的喜色来:“二夫人,翠竹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半月有余,如今也没能牵连到我们身上来。我们自然是也没有必要再低调了,您说是不是?”
梁氏勾唇,伸手抚过自己篮子里这一片娇嫩的花瓣来。
若有所思:“夫人身子愈发的大了,将军担忧这唯一的独子。便整宿整宿的都在书房中睡。要是我拥有了这样的香味,只管是弱柳扶风一般的去他面前逛一圈,我不信将人勾不过来?”
刘嬷嬷也笑的阴险,连连应和:“是是是!二夫人,如今大小姐出嫁了,可就不能像从前一般打扰您了。”
梁氏眼神逐渐变的狠厉起来,她自己现在的日子就是靠着这么多年苦心经营得来的。
她以后的日子只会过的比现在更好!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笑意来:“现在那人身子这么重,要这些好东西能有什么用?倒不如……”
转过身去,梁氏低声吩咐道:“你叫人去跟着她们,看紧了。东西到底是放在哪里的。这些日子我也趁着智儿出嫁,安插了不少人进去。将这褥子给拿一床出来,应该不是什么难事罢?”
刘嬷嬷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老奴遵命。”
紫竹院内,水清正扶着崔氏在院子内走动。
方雪琴一进来,便见到崔氏的肚子高高的凸起,行动也有些不便。
她赶紧上前来亲自搀扶着,惊讶的说到:“母亲,这才不过是半月未见。身子便如此重了?”
崔氏瞧见她回来,喜上眉梢,手扶在她的手背上轻轻摸索着:“你这孩子,怎么出嫁了,这才几天,又往家里跑?”
随后探过身子去,关切到:“你如今跑回家来,王爷知道了可会生气?还是说……和王爷吵架了?”
方雪琴心里升腾起一股陌生感来,自己虽说出嫁了,可这方家终究还是她的家啊!如今想回来一趟,难道还非得顾忌着夫家了?
她便嘟着嘴撒娇:“本来两家就住的紧,女儿想母亲了,便回来看看,王爷自然是不会说什么。”
崔氏笑的开心,伸手在她鼻尖点了点头,一边费劲的在椅子上坐下来。
她感慨道:“也是,外人皆传越王待你如何如何好,母亲也就放心了。想必你如今,定然是极其幸福的。”
方雪琴脸上有些发烫,只要是提到关于秦天一的内容,她便有些不受自己控制了。
便急忙招了后来的侍卫,将大箱子放在了院子中。
一打开,里头装着的,便是几床墨色的褥子。
方雪琴眼睛闪了闪,看了崔氏一眼,这才笑着介绍到:“母亲,那锦绣阁的掌柜同王爷是好友。便给我们留了几床如今最难买到的玫瑰香露的被褥。女儿便也想着给您拿几床过来。”
她说这话的时候,声音也不自觉的拔高了几分。
就在这院子外头,便有个丫鬟鬼鬼祟祟的贴在墙上,费力的想要听些什么。
崔氏眸子也闪了闪,笑着说:“你这孩子,这褥子我也听说了。可如今我这么大的年纪了,还怀着孕,要这些做什么?”
方雪琴笑着上前来挽着她的胳膊:“母亲,在女儿眼里您还年轻着呢。这效用倒不是真如外头说的那么邪乎。只是女儿一过去便盖了这被子,如今越王才会对女儿如此宠爱。”
崔氏倒也是十分配合,惊讶的问道:“怪不得越王视你如珍宝,这褥子难道当真有此奇效?”
方雪琴娇羞的笑着低下了头,低声说:“母亲,您说现在男子,可不是都喜欢有香味的女子么?”
“哈哈哈,不知是否有你说的如此效果。那便先拿去给我在库房留着,赶明儿一大早,便叫水清给我收拾出来,换新的。”崔氏笑着说道。
侍从们便又挨着抬了出去,玉和是跟着过去亲自招呼的。
东西抬到了库房,玉和便亲自叮嘱了守门的侍卫:“这一箱子东西可是极其的重要,要是弄丢了,仔细你们的小命!”
侍卫自然恭敬的应到:“是!”
玉和走到门口了,却还不放心,转身又来叮嘱道:“今后从库房里出去的东西,除非是水清亲自来拿,不然这箱子里的东西是万万不能动的。你们明白吗?”
“属下明白!”侍卫们齐声喊道。
玉和这才一把将钥匙扔在了他们怀中,蹦蹦跳跳的离开了。
就在她离开后不久,躲在库房一侧墙后的人影便瞧瞧地显现了出来,正是梁氏和刘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