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她于北漠之上

第30章

她于北漠之上 楠漱 4202 2024-11-13 10:58

  这离太子与太子妃成婚的日子一天天近了,万事都已准备妥当了,大家也就掰着手指头数着日子,等着那个大日子的到来。

  今日天空阴沉沉的,有种无比压抑的感觉,总感觉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小姐,宫里派人给您送喜服来了,还请了专门梳头姑姑来。”

  “请她们进来吧。”

  随即,一大群人端着各种饰物进来了,玲琅满目的物件看得人眼花缭乱,这宫里准备的东西真是讲究。

  “大小姐,我们是奉皇后娘娘旨意,特来替您试衣梳头的。”

  “那劳烦各位了。”

  几个丫鬟一起帮她换上那身喜服,杨暮芸还来不及站到镜子面前看看,小刀突然有些急切得走进来。跑到她身边,小声道:“小姐,世子他,他今日启程回北契国了。”

  “什么?何时动身?”

  “现在怕是已经行至城外了。”

  杨暮芸将手里的凤冠放在旁的丫鬟手里,“小刀,快,给我备马。”她来不及换衣服,便不顾大家的劝阻往外跑。

  刚跑到小院儿门口,却被正巧赶来的夫人拦了下来。想必夫人也是刚知晓狄承今日启程回北契的事,立刻便想到了杨暮芸可能也知晓了,便立刻赶了过来。

  “暮芸,回去。”

  “母亲,你让我去见见狄承吧。”

  “你大婚将至,不能让你出去,若再生了什么事端,后果我们丞相府承担不起。”

  杨暮芸见母亲态度坚决,便跪下道:“母亲,我求求您让我去见他一面吧。我只想跟他告个别,别无他想。”

  看女儿跪在地上,所有人都在看着。这不答应她,好像她也没有要妥协的意思。其实夫人也明白杨暮芸是真的想去告个别,毕竟他们是有从小长到大的情分在的。

  夫人有些不情不愿得“嗯”了一声。

  杨暮芸站起来,拨开挡住去路的丫鬟们就往大门处跑去,完全不顾后面母亲喊着“你倒是换身衣裳再去呐”。

  跑至大门口,小刀已经将她的马牵来了。她接过缰绳,跨上马背,一挥马鞭,绝尘而去。

  路上的行人就看见丞相府的大小姐,一身红妆策马疾驰。长长的嫁衣随风飘扬,似傍晚缠绕在山边不愿离去的晚霞一般。如此的绚烂夺目,却又有一丝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伤…

  一路疾驰的杨暮芸很快便出了城门,顺着大路继续往狄承走的方向追去。还好,狄承回北契是一队人马,行进的速度不算快,她很快也便看见了狄承的车马。她加紧速度,跑到狄承队伍的最前面,拦停了他们。

  走在最前面的侍卫是北契国王上派来接世子回去的,他并不认识杨暮芸,大声呵斥道:“你是何人?胆敢拦了北契世子的去路。”

  杨暮芸没有理会他的无礼,“我要见你们世子。”

  见她气场强大,不似寻常家女子,其中一名侍卫赶紧跑去回禀世子。

  “世子殿下,有一位女子拦了去路,说要见您。”

  狄承一听,忙掀开车帘,一眼就望见了一袭红衣的杨暮芸。他惊喜她向他追来,却又被这身火红的嫁衣深深刺痛。

  他缓缓走下马车,杨暮芸也翻身下马,跟着狄承走到了大路旁的小河边。

  两人沉默了好一会儿,杨暮芸忍不住开口问:“为何走了也不告诉我?”

  狄承看着她,“你这一身衣裳不就是最好的回答吗?”

  “我来不及换,听说你已经启程,就赶紧来追你了。”

  狄承微微笑了一下,眼圈却有些泛红,“暮芸,你穿嫁衣的样子可真美,多希望你这一身嫁衣是为我而穿。“

  杨暮芸知道她这一生再无可能为狄承穿上嫁衣,她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会如何,没有期待,就不再去设想。

  她掏出那块玉佩,递给狄承,“这块玉佩你拿回去吧。”

  看狄承没有要接的意思,她又拿出那个小银铃,摇了摇,说:“我想留着它就足够了。”

  狄承明白她的意思,她是想说这个银铃是他们之间友情的桥梁,她会留着。而那块玉佩,本是他们爱情的见证,可惜他们之间这辈子注定是不可能在一起的了,所以她想把关于爱情的东西还给他。因为她能留下的,只有友情了。

  狄承接过玉佩,小心翼翼得装了起来。他走过去抱了抱杨暮芸,然后坚毅得转身大步得走向了等他的马车。

  看着狄承的背影,杨暮芸终于绷不住哭了出来。

  “狄承~”他顿了顿脚步,杨暮芸用力的摇了摇手里的银铃,“我会永远记住你的。”

  狄承没有转身,他怕他这一转身就走不掉了。他有一瞬间甚至想抛弃所有,去拉住她。不去管什么两国关系,不去管什么家园百姓,他只想要跟她在一起。他甚至期望着杨暮芸跑过来,只要她跑过来抱住他不让他走,他真的会不管不顾得带她离开。

  可是她没有向他跑来,她的冷静让他感到失落,同时也让他保持了理智。他不敢回头看她,望了望天空,轻轻拭去眼角的泪,不回头得走了下去。

  狄承一队人马走远后,杨暮芸才慢慢走到路边拉起自己的马。她没有骑马,就这么一步一步得往家走,天已经全黑了,她才走到了府门口。

  丞相府门口早已有夫人的丫鬟和她自己的丫鬟在候着了,守门的小厮去帮大小姐牵过马,清泉赶紧扶住她。夫人的丫鬟赶紧去通知夫人,大小姐回来了。

  “小姐,您还好吧?”清泉看着失魂落魄的杨暮芸,心疼不已,“我让斐儿给您备好了晚膳。”

  “我不饿。”

  回到小院儿,早上宫里来的姑姑、宫女们都还在此候着。看杨暮芸回来,她们赶紧起身帮她将喜服换下来。

  “大小姐,您这喜服奴婢还得带回去,这裙边有些磨损,奴婢请绣娘想办法将此修补好了再给您送回来。您看其他地方,您还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奴婢好叫她们一并修改了。”

  “嗯,已经很好了,没有不满意的地方。”

  “那奴婢们就先告退了。”

  杨暮芸无心理会旁的事,自顾自得坐在窗前,望着夜空中的那轮明月发呆。

  斐儿想去劝她吃点儿东西,清泉拉住了她,“走吧,让小姐一个人待会儿吧。”

  “可是...”

  “别可是了,走吧。”

  清泉从小就跟在杨暮芸身边,她最是知道小姐什么时候需要什么。

  这一夜,整个小院儿在异常安静的氛围下过去了。

  早晨,一阵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片平静。

  清泉拉开小院儿门,敲门的丫鬟道:“宫里一早便派人来传大小姐,今日入宫觐见皇后娘娘。”

  “有说是什么事吗?”

  那丫鬟摇摇头,“不知。”

  “好,我这就去伺候小姐更衣。”

  不知杨暮芸是一宿没睡,还是哭了一整夜,整个人都憔悴了。

  不敢耽搁,清泉以最快的速度帮杨暮芸更衣梳洗完毕,陪着她一同进宫去了。

  一到皇后的寝宫,杨暮芸就发现皇后娘娘的脸色不太好,她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去问安。

  “暮芸,你是本宫的自家人,本宫有话也不妨直说了。昨日你是不是去见了世子?”

  “回皇后娘娘的话,是。”

  “本宫不反对你见他,你们自小就认识,去送送他也是应该的。可你穿着要与太子成婚的嫁衣去见他,闹得整个京城都知道了,你这样做考虑过太子的感受吗?”

  “昨日一时情急,臣女欠考虑了,请皇后娘娘责罚。”

  皇后摆摆手,“你先起来吧。本宫倒是没什么,就怕太子会多虑。这眼看你们大婚在即,本宫可不希望再出什么岔子。既然话说到这里,本宫也不妨多交代你几句,你马上就是太子妃了,凡事要以大局为重。你以后便不再只是丞相府的大小姐,不能什么事情都由着你的性子来。”

  “是。”

  “这你与凌南的事情本宫也是略知一二的,他本是属意于你的,后来他之所以要选杨芳菲,也是因为你与世子的事儿吧?”

  杨暮芸并不作声,她不太想提及过去的事,现在木已成舟,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了。

  皇后摆弄了一下自己手里的念珠,“你不愿多说,那本宫也不问了。反正那些事都已经过去了,你记得以后凡事要以太子为重就是了,万事都要有作为太子妃的气度。好了,来人,把东西呈上来。”

  只见一个宫女托着一个木匣子,走过来递到了皇后面前。她轻轻打开,取出里面的东西,是一个项圈。项圈坠着一串串红宝石,最中间坠着一朵墨红的牡丹花,每一片花瓣都娇艳欲滴,似一朵真的牡丹正在盛开一般。

  “这是本宫当年被封为皇后时,太后赐与本宫的,现在本宫送给你了。”

  杨暮芸有些惶恐,“这实在太贵重了,而且牡丹乃花中之王,只有皇后娘娘才配得上戴牡丹的。”

  “呵呵呵,你是太子妃,本就是未来的皇后,你配得上。既本宫赐你,你就拿着,自当是婆婆送给儿媳的礼物吧!”

  “是,谢皇后娘娘赏赐。”杨暮芸接过项圈后跪下谢了恩。

  “好了,暮芸,本宫知道你是个聪明孩子,以后的日子里自会有分寸的。本宫也不再多说了,你先回去吧。”

  杨暮芸再次谢过皇后娘娘后,带着清泉准备出宫了。

  在皇后的寝殿门口碰到了大皇子,杨暮芸本不想理会他的,可才从皇后娘娘那里受过训诫,要有作太子妃的气度。

  “见过大皇子。”

  “弟妹,噢,不对,得称呼您为太子妃娘娘才合宜呢。”

  “大皇子想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吧,您高兴便好。”

  “我有什么可高兴的?这最近最高兴的除了我这三弟还能有谁?一下子就将丞相府的两位小姐娶进了门,这太子不愧为太子呐。这等子福气,是我们这些皇子们羡慕不来的。”

  杨暮芸不愿跟他再继续说下去,“大皇子这是要去给皇后娘娘请安的吧?我就不耽误您了,告辞。”

  当杨暮芸与大皇子插肩而过的时候,他用只有杨暮芸听得见的声音说了一句“这太子的位置,看来坐着就是舒坦”。

  杨暮芸以为他还在故意嘲讽她们姐妹同时嫁给了太子,故意提高了嗓门对着清泉道:“我们走。”

  大皇子冷笑了一声,心想着:迟早有一天要让你们这些一心攀附司凌南的人后悔。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