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她的确知道
她起手,弹拨起来。
人们没说话,屏息聆听。
她下意识地抬头看向萧景昭那边,却对上了盛采薇的眼睛。
盛采薇笑的眉眼弯弯,将萧景昭堵得严丝合缝。
她耳边忽然响起那句“萧景昭是我的。”
是她的。
是她的!
她心不在焉,指尖一个用力,琴弦嘣的一声,断掉了,在她颊边割出了一道伤痕。
孟嘉树最先失态:“烟儿!”
琴弦崩断的声音,毁掉了整支乐曲,其中发出的刺耳之声,让不少人都皱起了眉头。
这就是百鸟朝凤?
这就是彩蝶纷飞?
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
有美玉在前,人们对孟俞烟报以的希望就更大一点,现在听到这东西,自然是心里头不甚舒服的。
孟太师的脸已经黑的不能看下去了。
“好了。”皇帝出言,捏了捏鼻梁,“不用再弹了,下去吧。”
“等等!”
“又怎么了?”皇帝对上盛采薇的时候,面上就不自觉的带了笑意。
“我看也不用孟小姐去皇陵了,只要陛下应允敦和一个条件便是。”
“什么条件?”
“我来之时碰上了一个小孩子,是陛下的十四子,生的年幼可爱。但是她的生母却是区区一个美人而已,看着身体也不大好。我家中子嗣不多,对于小孩也就更喜欢一些,一看十四皇子,便心生愉悦,实在是不忍心看他一个五岁的小孩子,受苦受累。”
皇帝一脸懵,俨然忘记了自己还有什么十四子的存在。
只哈哈一笑,顺着盛采薇的话往下说,“你想做什么?”
兰妃那边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
掺和了孟俞烟那件事的人基本上都看出来,盛采薇已经破了他们的局,这是在翻旧账呢。
“不如就送去给清河的母妃,颖妃娘娘养育吧。颖妃娘娘到了年纪,清河也是适婚的年龄,若是清河出嫁,娘娘在深宫之中,身边没个依靠,难免寂寞,倒不如将十四皇子送到颖妃娘娘身边,一方面可以抚慰颖妃娘娘的心,另一方面也能让十四皇子受到更好的教育。”
兰妃像是要吃了人一般,看向盛采薇。
盛采薇可没空理她,怡然自得地向皇帝讨要彩头。
颖妃当初和先皇后是先后进东宫,都是皇帝身边的老人了。现如今比她后进宫的兰妃都成了四妃之首,颖妃却日渐避开众人,不参与后宫之事。
皇帝思至此,难免心生怜惜。
将来清河远嫁,颖妃房中难免空空,留个孩子也是不错的。
更何况姜美人……
皇帝实在是想不起来自己后宫中这个姜美人是何方神圣。
想来是不怎么受宠的。
“你啊,连寡人的后宫之事都敢插手了。”
盛采薇吐了吐舌头,道:“陛下言重了,敦和哪敢。”
清河这才想起来,前些日子盛采薇问自己颖妃可愿意再抚养一个孩子。
当时她还以为盛采薇是要让颖妃再生一个,她还笑骂盛采薇,自己母妃都多大的年纪了,难不成真的是老蚌生珠,身子骨不要了?
现如今她才回过味来,原来盛采薇是在这里等着呢。
只是不知道那姜美人,是怎么惹到了盛采薇。
但是清河并不介意帮盛采薇一把。
她上前请命:“敦和说得对,我母妃年纪也不小了,身边若是没有个孩子,我也不放心出嫁呀,父皇。”
皇帝见她们两个轮流上前,就跟提前商量好似的,加上盛采薇方才逮着皇上一顿夸,皇帝更不在乎这个十四子是谁,便大手一挥:“那便照做吧。”
兰妃如五雷轰顶一般,瘫软在座位上。
因为盛采薇,皇帝连自己孩子的去向都能随意决定,若是盛采薇知道其中有自己的手笔,定然会在暗中使坏。
以皇帝那种偏心的架势,保不准会做出什么来。
或者说……盛采薇早就知道其中有她的手笔了。
兰妃对上了盛采薇的目光,心一空,如坠深渊。
盛采薇本就和兰妃不怎么相熟,以盛采薇疯起来不管不顾的架势,怎么可能知道其中有她的手笔之后,还引而不发?
但是事情远远出乎她的意料。
盛采薇只是定定地盯着她看了一口茶的时间,便淡淡地移开了目光,但是其中的警告意味已经不言而喻。
她的确知道。
姜美人宫中主位是兰妃,其间关系不难猜测,但是她一次不能针对太多人,否则以皇帝多疑的性格,必然会怀疑她的动机。
皇帝的旨意很快就通过李多海传到了颐和殿。
姜美人原本在逗弄床上的李昀,身边的丫鬟便慌慌张张地闯进来,大喊,“美人美人!不好了!”
姜美人心跳加速,却佯装镇定。
“吵什么?慢慢说。”
“是陛下的旨意。陛下下令让您将十四皇子抱到颖妃娘娘身边,由颖妃娘娘代为教养。”
“什么?”
宛若五雷轰顶,姜美人面色大变,跌坐在床上。
“是……是谁提的?”
“是敦和郡主。”丫鬟道,“兰妃娘娘没有反对。这会儿子李公公带着人,已经走到储秀宫门口了。”
储秀宫距离颐和殿,不过两步路的距离。
冷汗从她的额角滚落,心口像是有一只手死死攥住了她的心脏。
怪不得,怪不得敦和郡主说会为她保守秘密,原来在这儿等着她呢!
她分明就知道自己和李昀等在颐和殿门口,是奉人之命算计她。她将计就计,实则是要夺了自己的孩子。
“我做错了什么,要成为她们之间的棋子。”姜美人伏在床上大哭。
旁边的丫鬟看的于心不忍,忍不住拍了拍姜美人的背。
“美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况且将十四殿下抱到家中权势极大的颖妃娘娘家中,不是什么祸事。”
姜美人根本听不进去,只顾得泣涕涟涟。
她如果不帮着太后,只会得罪太后和兰妃两个人,若是帮了太后,又会得罪盛采薇。
但是盛采薇传闻中名声并不好。
她便侥幸,侥幸觉得盛采薇不会知道这件事有她参与。
可是这京城中的人都是人精,哪里有这么好糊弄的。
她一个不小心,行差踏错,竟是要失去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