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自是该赏
这不盛采薇就直接跳了进来?
“谢陛下!”盛采薇从地上站起来,一边拍着自己裙子的尘土一边走到还没有翻到的箭筒面前,从里面拎了一把弓,然后走到那勇康王府的箭靶面前。
羽箭是放在那里的,盛采薇看了看这把长弓,倒也不是什么很重的弓箭,这京城子弟常年温水细养的想来也没什么力气。
“你说吧,这人就是不能多管闲事!”盛采薇说这话一边拿起来放在那里的箭矢,搭弓拉满。
弓如满月,箭在弦上,火红色的衣裳在寒风之中猎猎,校场之上好像只有这一抹的火红色才是这天地之间唯一的色彩。
咻!
破空声器,那长箭击穿之前插在箭靶上的隋康志的箭,稳稳的插在那里。
随着话音落下,好像在打着所有人的脸。
紧接着盛采薇又走到了平宁王府的箭靶面前,继续搭弓。
“若是管了自己管不了的闲事。”
话还没说完,那箭矢飞出,又是击碎了隋康志射的最接近靶心的一支。
却还听盛采薇继续说:“那不管多么的难堪就只能自己受着,怨不得旁人,要冤……”
盛采薇拖了一个长音,紧接着第二只箭矢飞出正中靶心!
射完这一箭之后,盛采薇回头,径直走到隋康志的面前,将这弓箭提起来然后随意的扔在隋康志的脚边,继续说着:“要怨就怨自己,自不量力。”
侮辱,绝对的侮辱!
可是刚刚这三箭却让整个靶场的人都愣了下来。
随后皇上呵呵呵的笑了起来,剩下的人才仿佛如梦初醒一般附和着尴尬的笑了起来。
“敦和巾帼不让须眉!好!哈哈哈哈……”
盛采薇扬了扬秀气的眉毛,挑衅的看了一眼隋康志,随后越过了隋康志走到皇帝的正下方跪下说:“敦和拙计,不堪一提,能让皇上一笑就是敦和最大的福分了!”
会说话,落落大方,以女子之身床了射礼还能把皇上哄得龙颜大悦,登时所有的王侯大人都在重新的打量着这个传说之中的敦和郡主,是不是真的如同传言一般的不堪。
现在看起来不然不是这样。
刚刚进场的时机,对皇上心思的掐算,以及对自己实力的自信,在面对这种屈辱的时候可以这样明晃晃的找回来,这种心思竟然只在一个没有出阁的姑娘身上。
“众卿,今日魁首是否已经有了人选啊。”
皇上发话,那里还有人敢反驳,况且这盛采薇可是为皇帝找回了面子,皇帝想要嘉奖谁都拦不住。
“自是该赏。”皇帝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就在此时,却听到跪下面的盛采薇高声说着:“陛下,勇康王府深受皇恩!日夜辗转,以图为皇上分忧,恰好前些日子敦和想到一个主意,但是敦和力薄,想要跟皇上求个恩典。“
“你说。”
皇上似乎是有些好奇。
“敦和见城内外难民甚多,虽然皇恩浩荡散发吃食,但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敦和想着为这些难民寻个活计,所以就找了一些纺织刺绣的女师来教授,希望皇上可以给个恩典名目,让敦和可以正经的开始做此事。”
皇帝倒是没想到盛采薇会说这件事。
之前也是盛采薇先开始施粥的,若是盛采薇真的能够做到这件事的话,也算是为自己解决了一个大#麻烦,若是做不成的话也是盛采薇办事不利,横竖自己给个恩典是为了救济灾民。
“那好,朕便赐你一座废弃的府邸,名为设事织造坊,可供皇室之用,而你朕便名你为摄事织造,监管此坊。”
皇帝这话多少有些放纵自家小姑娘玩闹的意思了,可是盛采薇依旧是欢天喜地的应了下来。
“陛下恩泽敦和定会转达至所有难民,敦和叩孟皇恩浩荡!”
盛柯看着跪在那里的女儿,眼神之中流露而出的是一种欣慰。
这女儿长大了,而他也老了,这辈子他盛柯是浑浑噩噩的过去了,可是好歹老天对他不薄,送了这样一对儿女过来,也算是勇康王府的大幸了。
这盛采薇莫名其妙的领了摄事织造的官职,还搞了一个设事制造坊,这事儿好像是张了翅膀一样在京城之种到处流传。
谁都知道这设事制造坊是为了难民而设的工坊,可供皇室之用。
一时之间在外面排队的难民拍了一个长传!
“诸位,我是敦和郡主盛采薇,令皇上命来为诸位登记造册,各位从往这边一一录名。”
目前只有女子可以进入,但是盛采薇显然并没有只是将这里当做是纺织场所,那边盖着的染坊也在修建之中,各种灾民一听说干活管饱饭那里还有别的什么话,纷纷领了暖和的棉衣就往染坊那边去了。
工钱?
谁还敢要工钱,能吃口热乎饭给个住的地方就已经是知足了,现在已经入冬但是还没有到三九寒冬,若是真的到了那时候没有这个活这个屋子,还不知道要冻死多少人。
一时之间盛采薇虽然在官宦人家之中名声还是那么臭,可是在难民眼中就是活菩萨转世救苦救难来了。
凝翠带着人在造册,巧儿则是将皇帝差人从来的东西一一接收,归纳入府库之后再来跟盛采薇汇报。
“如何了?”
“纺织绣架都应准备齐全,包括染缸染料也已经准备齐全。”
这可是皇室专门开设的,那些商人那个敢在这上面耍花腔,于是一应齐全,想要找个次一点的进货那也得看看皇帝答应不答应。
甚至于,这边盛采薇正在干着活,那边各个布庄的老板就悄悄往盛采薇这个递帖子,希望可以搭搭关系。
看着这些送进来的请帖还有外面正在卸的东西,都是各大布庄老板送过来的。
美其名曰,为皇上分忧解劳,慷慨赈灾。
那些人的棉衣就是这些布庄老板送的,还有很多冬天的火炭,甚至还有更直接一点的开始往这里送粮食。
各个说的好听但行好事不问前程,但是那明晃晃的郡主看我们一眼的心都快写在脑门上了,实在是让人很难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