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谗言
不到七天沈斓璇就收到了千里之外的慕容寒回信,应许了她的要求。
而这几天,沈斓璇和卫国公计划着如何帮助顾承烈脱身,贺元谚没有对他有太多的关注,他以病重连续告了几天假,沈斓璇装作和他吵架对着贺元谚大吐苦水。
无非就是冤枉君臣的关系还有嫉妒她官职高,明里暗里的暗示他小肚鸡肠,贺元谚果然罢黜了他的官职。
顾承烈要离开上京最放不下的还是沈斓璇,可她也不能走,目标太大,她一走肯定会被发现,只能静待时机。
这个时候和慕容寒的计划就起到了大作用,柳梦姝再次来到卫国公做说客。
让她以身犯险的留在上京做内应,这么危险的事情顾承烈想也没想就拒绝了,柳梦姝倒是没有强求。
顾承烈将做内应的危险说给沈斓璇听,只希望她别犯傻,她能不清楚吗,早已上了一条贼船,只是没想到她还有机会立大功。
富贵险中求,她没有退路可走。
表面上应承着顾承烈,隔日她就去找柳梦姝同意了此事。
柳梦姝没有多惊讶,问了一句可成事。
她知晓她的底细,她也不用藏着掖着,点了点头,不必多说两人心照不宣。
在关于顾世子借酒消愁的八卦传遍上京时,顾承烈正起身往西北那边而行。
贺元谚登位第一年的冬天太上皇薨了,满朝文武还来不及伤心,逃走的平南王在西北领兵造反,打着诛杀暴君的名号很快就将西北周围的城池占领。
贺元谚大怒,让威远侯前去平定叛乱,而一直以贺元谚为首的兵部尚书不知道和他密谋了什么,竟然封了一个名不见经的少年郎做主帅。
这也就罢了,在威远侯一家的男人上战场后,又将女眷与幼儿全部囚禁起来,大有一副战败就不留活口的打算。
沈斓璇是怎么也没想到她的第一个任务就来,做不好可能就会死。
她要解救柳家的孤儿寡母,只要将她们安全的送出上京即可。
三十多口人,目标如此大,让她神不知鬼不觉的全部弄走,还是在七天内,在里三层外三层重兵把控的情况下,这是有多看的起她。
沈斓璇想破了脑袋,把难题又抛了回去,只要出上京,其他的不用她管,于是她便在贺元谚的面前敬献馋言。
柳家孤儿寡母的哪里值得动用重兵看守,简直是浪费人力。
和她想法一样的官员不在少数,纷纷附和她的话。
贺元谚同意了,撤回了大批人马,只在威远侯府外留下百余人。
她的目的显然不只是如此,趁热打铁的又蛊惑。
“一群老弱病残哪里需要百来人看守,陛下若是不放心,臣在郊外有一处庄子,十来人看守也能围得水泄不通。”
这回没人在附和她,有那么几个大臣提出她居心叵测,她怎么可能认下罪行,当然是据理力争,总之就是为了替陛下省钱。
这一架她吵赢了,柳家孤儿寡母全部转移到郊外的庄子上。
好在慕容寒这次没有坑她,等了半个月才行动。
而西北一直没什么动静的战争突然传来大败,威远侯投降了。
庄子上的孤儿寡母早已不见踪影。
沈斓璇作为提议者免不了被大臣拉出来抨击,她早就准备好了说辞。
她能有什么错,她也是一心为了陛下,接着大骂威远侯狼子野心,抹了两滴鳄鱼的泪水。
反正不是她的错,再怪她,她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着对贺元谚的忠心耿耿。
贺元谚选着相信她,大臣们也不敢再说什么,此事就算过来。
逃回来的主帅少年郎又被贺元谚委以重任,这回不是平乱叛乱,而是守城。
面对来势汹汹的西北大军,沈斓璇不明白贺元谚为何如此一个少年。
很快她就明白了,这个少年可不简单,一己之力真的就拦住了西北大军的前行,更是拖住了西北大军的命脉,让他们差点弹尽粮绝,只好放弃攻打,养精蓄锐。
(ps:感谢宝子们的一路陪伴,本文大概还有一两章就要完结了,想看谁的番外的可以在这留言,小薄会安排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