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皇上又是为了奏折的事情啊,皇上说说,说不定臣妾能为皇上出出主意呢?”
“倒也不是难事,就是朕现在很是为难。九弟向朕求娶一个女子富察氏做福晋。”
“顺亲王是先帝最爱的皇子。既然顺亲王都向皇上求娶了,那皇上赐给顺亲王就是了。”
“朕何尝不想这样啊。只是昕璐啊,你是有所不知啊。这富察氏本来是朕想赐给羡亲王当侧福晋的,六弟失了福晋后就再也没纳妾了,朕看着心疼啊。而且六弟也已经谢恩了,朕要是赐给了九弟。哎……真是棘手,朕现在还真是不知道是把她赐给刘弟还是九弟。”
“皇上就为了这个事情?这有何难?”
“莫非你有两全其美的法子?”
“皇上就把富察氏赐给顺亲王吧。”
“那康亲王怎么办?总不能说朕言而无信吧。”
“皇上您想啊,羡亲王同意娶富察氏只是为了不抗旨,也不弗了皇上您面子。羡亲王真正爱的是逝去的福晋,这也就是羡亲王一直不纳妾的原因。”
“对于羡亲王来说那富察氏可有可无。但对顺亲王的意义就不一样了。顺亲王情窦初开,真正爱上了富察氏这样好的女子。对顺亲王而言,富察氏可以是他的唯一,如果皇上把富察氏赐给了羡亲王,那岂不是让那富察氏和顺亲王苦苦思念呢?皇上可以把这富察氏赐给顺亲王,然后再找一个好的女子赐给羡亲王就好了。”
“对啊,朕怎么没想到啊。昕璐啊,朕有你真是太好了。”
“朕有一个主意,朕想让你垂帘听政。”
听到这句话,昕璐吓的手上的书都掉了。皇上弯腰把书见了起来道:“怎么?你不愿意啊。”
“臣妾惶恐。”
“朕知道那唐代已经出了一个武则天了,现在人人都忌讳着女人干政,但是朕相信你不会的。”
“皇上相信臣妾,臣妾也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但是大臣们呢?现在虽然百姓和乐,但是敦郡王的谋反之心已经人人皆知了。若是皇上在此时如此,那敦郡王就可以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来谋反,那这大清就岌岌可危了啊。”
“敦郡王谋划了多久,朕就谋划了多久。朕一直在集结军队,考虑的一直都是万无一失。若是真有那一天也是朕计划好的,把敦郡王擒住了各大势力就会暂时安静一会儿。朕也可以少了一块心头大患,就看敦郡王跳不跳这个坑了。”
“皇上是想拿臣妾当诱饵?”
“朕早就想让你垂帘听政了。若是真的诱发这件事情了,那就是朕擒拿敦郡王的一日,想必大臣们也不能说什么了。”
“能为皇上除忧,臣妾的荣幸。”
过了几日皇上就在朝中宣布了此事,果然不出所料,全部都是敦郡王的人在众口一词的反对,其他的人都默认。昕璐在宫中的一些作为让那些大臣们敬佩至极,所以也不敢反对,皇上按照计划没有理会那些反对的人,而是当场就下令修筑垂帘和凤椅。
崇德十八年五月二日,端敏皇后开始垂帘听政。
“朝堂上有你陪朕,朕就安心多了,朕看那些大臣们总感觉他们黑暗阴险。”
“皇上您是天子,古话说得好:‘邪不压正’嘛。”
“天子天子,毕竟还不是天,只是天的儿子罢了。”
“那也要比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要好的多啊。”
“你才不是凡夫俗子呢。你是朕的皇后,朕要是龙的话,你就是凤。”
崇德十八年六月七日
“皇弟啊,我们好久都没在一起吃饭了。”
“中秋佳节时,不是才和哥哥吃过么?哥哥这么快就忘了?”
昕璐知道敦郡王的意思,但是只能看破不说破。
“是我说错了,我们两个好久都没单独在一起喝酒了。上一次和皇弟喝酒时,皇弟还是安亲王呢。”
“是啊,确实好久没在一起喝酒设宴了。”
皇上现在也只能顺水推舟同意去赴宴,也没有其他的说辞去拒绝了。
“是啊,端敏皇后也一起前来吧。”
“敦郡王和皇上喝酒,本宫就不凑那个热闹了。”
敦郡王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他想着最好是一网打尽。
“不不不,端敏皇后还是一起吧,这样会热闹些。”
敦郡王实在是不会说话,连找个借口都假的很。但昕璐也确实担心皇上的安危,便同意晚上一起和皇上去敦王府赴宴。
“那臣弟今天就在敦王府恭迎皇上皇后御驾。”
敦郡王设宴准备杀害皇上与皇后,并且有重兵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