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就是个右相的位子,丢了就暂时丢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重点要放在后面。
左相看东西还算是清楚明白有时候就是要有舍有得才好,不然总不至于祸害了自身。
兵部尚书可是乱做了一团,之前没有右相,兵部就是归左相统领,可如今,右相已经立了,那就是说以后这兵部可就是右相的地方了,这以后……
左相恨不得把这人脑袋掰出来看看,现在重要的是个右相的位子吗,要是真拿到了那些东西,以后何愁没有富贵。
“你先回去,让人看见你我来往过密像什么样子,剩下的,我自有安排。”
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黎绍嘴角笑意就一直没有下去,看来这左相的目标还真是不少啊,不然怎么就一步步算计到六部身上来了:“既然已经接手了右相的位子就把六部之中,全都清一遍。”
郁诚今天过来就是喝茶的,谁知道还能摊上事:“你这算不算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啊。”
黎绍一把将身边茶盏扔了过去,被郁诚稳稳接住:“脾气怎么越来越差了,和静妤待时间长了就是不一样啊。”
“再多说我们家静妤一句,我就找人给你扔出去。”
这就开始护上了,郁诚随手拿了一块点心在嘴里吃了两口:“我说我这马上就要下江南了,你就没什么想要嘱咐的。”
“你自己心里有数。”
刚听见这个事情的时候,郁诚下巴都要被惊掉了,没听说过郁氏皇族留下过什么宝藏,若是没有,这次就当是去玩上一圈。
“这次出行,最好还是带上王妃。”
郁诚现在担心的就是这个,沁儿自然是愿意的,可是这次一去还不知道前面回是什么等着,要是照他的意思,还是他独身一人最好。
“我在京城,你大可放心,你放手在江南施为,我不会让左相还有功夫顾忌那边。”
谁都知道,陛下着急忙慌册立了右相,黎绍黎大人的名头早就在整个上京传遍了。
那就是个铁面官司,谁来也放不过半分的性子。
上任第一天,就忙着翻旧案,查亏空,可这插来插去,最后损的一定是左相的人手。
这就耐人寻味了。
这分明就是两个人打擂台啊。
气的左相在家里不知道砸了多少盏子,这个可以先不提。
左相那是眼睁睁看着自己扶持上来的人马一点点的被黎绍这个混小子拉下去。
这下左相再也坐不住了,偏偏自己还说不出人家什么,这些人私德不修,黎绍人证物证俱全,一时之间左相身边竟然没有几个可用之人了。
思来想去,左相也顾不得自己这张老脸了。
直接去拜了黎家大门。
黎家人倒是客气,好言好语的招待着。
黎绍出来可就不是那个事了:“左相大人有什么要说的,直接说了就是。”
左相看了一眼周围伺候的,这个混小子,是要把自己脸面摁在地上啊。
“我也是担心,你刚刚接了右相的职位,不适应,正好今日路过,过来拜访拜访你父亲。”
黎绍面子上的东西还是要做足的,因此这赶紧躬身行礼:“伯父原来是来看父亲的,既然如此,小侄就不多打扰了,府中有上好的茶叶,伯父不如多尝尝,小侄就先行告退了。”
一句话差点让左相把茶水给吐出来,他是来找谁的,这人心里没数吗,还非要自己说明白。
再生气,也要挺住了:“今日也来了,正好你最近也在朝中任职,不如多多嘱咐你几句,你年纪小,别再走错了路才是。”
可算是说到重点了,不然黎绍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聊下去了。
“还请大人明言。”
左相顺了顺气:“行了,我也就是冲一回长辈,看在与你家之前也有几分情面的份上叮嘱你几句罢了。”
“如今,你年轻,天子重用,这是好事,本该报销朝廷,施展几分力气,何不该像这样不想着怎么造福百姓,倒是忙着铲除异己,这可不好,不是良臣的作风。”
黎绍面上那不是一般的悠闲,似乎就在等着左相说这句话。
“伯父您说的太对了,这些天陛下老是叫我过去回话,问的就是说检察院交接如何,小侄不敢辜负陛下重托,也只能快快交接,谁知道这不交接不知道这一交接竟然出了这么多的朝廷败类,小侄实在惶恐,干脆直接上报陛下让陛下定夺为好,伯父觉得呢。”
还能什么觉得,这就是明着要和他做对的意思。
既然话已经说到这里了,左相也算是看明白了:“今日累了,还是改日再和你父亲对弈吧。”
黎绍赶紧亲自把人给送出去,那在外人看来就是朝廷中左右两相相处融洽,完全没有什么不睦之风。
刚出了黎家,外面一顶小轿就抬了过来。
黎家人早就熟悉了,那个殷勤劲可比左相上门的时候不知道强了多少。
左相默默看了一眼,等走出了黎家才开口:“那是谁家的女眷。”
小厮当时远远看了一眼,那轿子上的南阳两个字还能能看清的,再加上最近上京城里的传言:“应该是静妤郡主,不是说已经定亲了吗。”
静妤?
南阳王那个废物的女儿,真是看不出来,这一家子男的没什么本事,生了个女儿倒是生了个七窍玲珑心,明明是入京替自己父兄收尸的,谁知道还得了皇后娘娘的赏识。
黎绍更是个有心的,只怕早就知道当今没有亲生的妹妹,万家也没有什么适龄的女儿了,所以干脆对着皇后喜欢的女眷用力。
这不追了几年,可算是到手了,整个上京城谁不说一句深情款款,有了好名声,还得了赏识,这就是聪明了。
“找人盯着静妤郡主,本相还真想要看看,这黎绍是个什么人物了。”
静妤一来就看见了左相那个嘴脸,也不知道今日来是不是找事的:“他是因为自己下属被贬官来找你的,你没答应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