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后成为大佬的心头娇

第179章 背水一战

  塞外的初冬,比长安的年关还冷。

  寒风吹在脸上,刮刀子似的痛,穿得再厚,站在城墙上吹上一刻钟,只剩下透心冷,浑身发抖。

  更何况匈奴贼子刚结束了一场激烈的攻城。

  苏浅璃站在城楼上,直直盯着城外的库勒河,身子犹如身后的战旗,岿然不动。

  河面上结了少许冰,被日头一照,闪着刺眼的光,晃得人睁不开眼。

  匈奴贼兵正往回撤,不远处的城墙下,横七竖八倒着尸体,分不清是敌人的,还是我军的。

  苏浅璃看了眼头顶的日头,一颗心高悬,眸子含冰,错过地上的伤兵,匆匆进了城楼。

  昨晚马腾请示王恭后,王恭虽然心里厌恶女子上战场,但知道马腾此举,不过是个幌子。

  马腾拉上苏浅璃,她背后的江湖英豪自会上阵迎敌。

  届时,马腾守住西城门,功劳不会因为一个女子而被分走。

  一旦守不住,因为苏浅璃在列,秦王殿下也不会重罚他。

  王恭虽然看不惯苏家女张扬,但也讨厌马腾的势利。

  甩了甩手,闷哼了一声,就将马腾撵了出去。

  令王恭没有想到的的是,他前脚刚领着兵马出了南城门,苏浅璃后脚就带着江湖侠士登上了西城楼,刚好赶上匈奴攻城。

  大安军死守三个时辰,才打退了匈奴贼兵!

  刚刚目睹战场上的惨烈,苏浅璃双手攥得死紧,一颗心一直悬着,盯着面前的沙盘,眸子里一片冷凝。

  一阵寒风袭来,苏浅璃身心巨冷,下意识裹紧了衣衫,却见马腾浑身是血走了进来。

  他“啪”一声将手里的长矛扔在地上,拿起冷茶壶仰头灌了起来。

  一个小将领小跑着入内,“启禀马将军,这一战,我军死伤一千二百余人!”

  一千二百余人!

  整个西城门,江湖英豪加起来,如今只剩下不到八千人,如何守得住城外的二十万匈奴贼兵?

  同样意识到形势严峻的,还有马腾。

  他将手里的茶壶狠狠拍在桌面上,神色冷冽,“周善辰,唤所有将领来城楼!”

  苏浅璃抬首,才发现面前的将领,竟然是几日前晚上拦住她去路的周善辰。

  武进果然找了管事的,升了周善辰的职。

  发现苏浅璃盯着她,周善辰善意一笑,躬身一揖,匆匆出了大厅。

  不一会儿,几个将领走了进来。

  一个年老将领觑一眼马腾,长叹一声,“今日已经攻了一次城,匈奴贼子夜里不会来了!”

  一个将领立即反驳,“谁能说的准,奶奶的,全是一群吃肉不吐骨头的豺狼,即使今晚不攻城,明早呢,殿下几时才能……”

  “住口!”苏浅璃生怕他说出影响士气的话,立即出声打断了他。

  她扫了一眼众人,出声道:“诸位将军,八千人对阵二十万,西城门能否守得住?”

  众将领听见苏浅璃的问话,个个看她的眼神,就跟看个傻子一样!

  “既然守不住,那我们就不能硬碰硬,必须智守!”苏浅璃自顾道。

  马腾直直看向苏浅璃,满眼审慎,“哦?苏小姐不妨说说看!”

  “大家都知道,如今领兵的匈奴大将拓跋睿生性多疑,我们如今要做的,便是利用他这一点,故布疑阵,拖到殿下带兵回援!”

  ……

  一个时辰后,城楼上突然响起一阵吆喝声,士兵欢呼起来,吹出的口哨越过库勒河,传到了匈奴营帐。

  立即有人进了主帐,向二王子拓跋睿禀告。

  拓跋睿一脚踢开了脚边的妓子,手握弯刀出了营帐。

  只见二里外的大安城墙上,人影绰绰,烟火直冒。

  不一会儿,猪肉飘香,酒香四溢,人声鼎沸,犹如大安的春节一样热闹。

  寒风起,香味拂过营帐,馋得匈奴士兵伸长了脖颈,忍不住直咽唾沫。

  他们千里跋涉,陈兵大安边境,日日都嚼着冷硬的干粮,很久没有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了!

  拓跋睿微眯着眼,看了好久,啐了一口,冷声道:

  “来人,立即前往兖州方向打探,李琮烨是不是已经回了榆州城?”

  一个年老将领躬身回禀,“二殿下,大安的秦王纵然天降神将,一来一去,都不会这么快,说不定这是大安的拖延之计!”

  拓跋睿看了眼将领,点了点头,“去探,务必千真万确,今晚……一定要拿下榆州!”

  将领躬身领命,转身不见了身影。

  榆州城西城门这一顿午膳,一直持续到夕阳西下才收场。

  夜里起了风,整个天幕黑沉沉一片,不见一颗星子。

  苏浅璃身披狐狸氅站在城楼上,看着几十道身影借着夜色的遮掩,悄无声息出了城门,直奔库勒河。

  匈奴主帐。

  拓跋睿灌下一口烈酒,看了眼时辰,“唰”一声抽出腰里的短刀,“已经午夜,来人!”

  话刚落,一个哨兵慌里慌张奔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神色惊悸。

  “回……回禀二殿下,大安军正在渡河!”

  渡河?!

  “哈哈哈……”

  一众将领犹如听见了一个天大的笑话,悉数仰天大笑起来。

  其中一个串脸胡直接笑出了眼泪,“几千人……竟敢……渡河对我们二十万大军宣战,莫非疯了不成?”

  拓跋睿看向一个年老的将领,神色阴鸷,“探子回来了没?”

  “还没有,二王子,这肯定是贼兵打的幌子!”

  “来人,派一队人马前去查探!”

  下完令,拓跋睿出了主帐,果然看见库勒河上灯火摇曳,人影绰绰。

  前锋距离库勒河不到十丈远,突然鼓声大作,箭矢如雨,三百士兵瞬间倒下了大半。

  他们压根儿不能前行半步,只好退了回来。

  一个将领捂着手臂上的伤口,急奔主帐,前来复命。

  “启禀二王子,敌人放箭阻了我们的路,我军死伤严重!”

  “可探明河上情形?”

  “并没有……”

  拓跋睿瞬间气极,奋起一脚揣在将领的心窝,踹得那将领连栽几个跟头,被一旁的士兵拖了下去。

  “再派五千人马,去探清楚!”

  年老将领看了眼头顶的夜色,暗叹一声,只好躬身领命。

  苏浅璃站在西城楼上,看见敌营有了响动,瞬间站直了身子。

  一侧的马腾也发现了敌情,手一挥,新一拨士兵瞬间补上去,拉满了手里的弓。

  打眼望去,城墙上黑压压一片,除了守兵,剩下的兵将几乎尽数出动。

  只要扫一眼,便能发现,士兵门手里的弓箭要比平日的大了不止一倍。

  弓箭大,射程自然远,借着黑夜的掩护,再加上库勒河上的滚灯,这才造成一种大安军夜里渡河对阵匈奴贼子的假象。

  一侧的马腾死死盯着库勒河畔,只见他手一挥,苏浅璃只觉得耳边风声大作,“嗡”的一声,箭矢破空,直直射向河对岸。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