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盛世悲情

第114章 一枕黄粱帝王梦2

盛世悲情 潜心斋主人 5204 2024-11-13 11:01

  “亏你他妈的想得出来!”此时的安庆绪早就丧失了君王的威严,在心里暗自骂道:“史思明此次前来邺郡,世人皆知他是怀有司马昭之心,还要搞什么晓以君臣大义?他若是有什么君臣大义,他就不会在当初降唐了,他若是有什么君臣大义,他就不会降唐而又叛唐了。与他谈君臣大义,那不是在与虎谋皮吗?”虽说满肚子愤恨,但是鉴于全部家底都让自己给耗光了,他安庆绪再也不敢摆什么君主的架子了,只是无奈的说了一句:“你们看着办吧!”

  张通儒向高尚使了一个眼色,二人异口同声地对安庆绪说道:“那臣等就代表皇上,代表朝廷出城前去犒赏史思明及范阳十三万将士,向他们宣示皇上的浩荡天恩!”

  在邺郡城下安营扎寨的史思明心中也并不踏实,安庆绪闭门不纳,分明就是对他极度不信任。虽说此次自己前往邺郡的目的已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但此时的他还不得不碍于君臣大义和道德观念,还不敢强行攻城,只好在城下与安庆绪消耗着,希望有朝一日,安庆绪能主动走出邺郡,进入他所设的圈套之中!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城中仍然没有半点动静,史思明的心已经提到嗓门口了,若是此时此刻唐军实施反攻的话,那自己岂不是成了安庆绪的挡箭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史思明的耐心等待之下,城中的重任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高尚和张通儒终于经过千呼万唤之后迈着蹒跚的步履走出了邺郡城。

  “罪臣史思明恭迎二位天使大人!”一见到大燕天使走出帝都,史思明便三步一跪,九步一叩,迎了上去!

  “王爷千里勤王,劳苦功高,辛苦了!辛苦了!”高尚、严庄二人见史思明行如此大礼,心中也是感动异常,连忙迎接上去!

  “罪臣史思明有负先皇,有负浩荡皇恩,罪该万死啊!”刚刚起身的史思明朝着邺郡城门又跪了下去,痛哭流涕的说道:“先皇待臣如同己出,恩如父子,皇上皇恩浩荡,罪臣不思报答,反而因为一己之私而投降残唐,致使社稷危如累卵,天子播越蒙尘,罪臣虽万死不能赎其罪啊!”一个脑袋将地面敲得咚咚作响。

  “唉!”听到史思明的哭诉,张通儒和高尚二人也是满脸悲戚,眼角一酸。眼泪差一点就落了下来,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若不是当初皇上对大王横加猜忌的话,朝廷何至于陷入如此局面啊?”

  “先皇啊!微臣有罪!微臣辜负了你对微臣的栽培,微臣辜负了你的期望,微臣没有保护好皇上,没有保护好江山社稷,将来在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见你啊!”听到二人的窃窃私语,史思明更来劲了,竟然捶胸顿足地嚎道!

  “王爷!”张通儒走到史思明跟前,缓缓地弯下身子,扶起了跪在地上的史思明,“如今危局已经解除,王爷是功在社稷啊!皇上一定会重重有赏的!”

  “张大人!”史思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道:“史思明深受两朝皇恩,还来不及报答,就被朝中奸佞小人谣言中伤,说史思明有异心,史思明是百口难辨啊!,今日赶赴邺郡,只望向皇上诉说冤屈,澄清事实,以戴罪之身拱卫大燕江山社稷,以报先帝之知遇之恩!以报浩荡皇恩!除此之外,别无他图!”

  史思明的眼泪确实将眼前这两位“钦差大臣”感动的稀里糊涂。但是城中的安庆绪的反应似乎有点迟钝,对于这种感人肺腑的场面却是无动于衷,哪怕是张、高二人添油加醋、声泪俱下的表演,他都是不理不睬,甚至是不闻不问!

  安庆绪的冷漠让邺郡城下的史思明等人等得不耐烦了,围在邺郡十万将士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满腔怒火,不分昼夜地在城下摇旗呐喊、擂鼓助威,让这位大燕的皇帝被自己治下的“曳落河”勇士们搅得坐卧不宁!

  “罢了!罢了!”可怜的安庆绪再也受不了这种无休止的煎熬,他最终还是认输了。毕竟史思明此次前来是自己请来解围的,若是不按条件兑现的话,恐怕自己早晚会被这群流氓给折腾死:“皇叔,辛苦你一趟,出城传旨,就说朕将帝位禅让与史思明那狗贼,叫他放朕等君臣一条生路吧!”安庆绪流着眼泪对安太青说道:“朕自即位以来,不修政德,荒怠政事,致使两京沦陷,疆土流失,社稷倾覆,赖有大燕圣周王史思明功勋卓著,德被众生,今天下归心,朕逊去帝位,禅让与大燕周王,以传万世!”

  史思明拿着安庆绪亲笔写的禅位诏书,望着安太青手中的传国玉玺,用询问的目光扫视了帐中诸将一番,最后无奈地耸了耸肩,“史思明何德何能,敢叫大燕皇帝想我称臣?以我之见,这个问题就怕日后再议吧!不如孤王与大燕皇帝共同称帝,约为兄弟之邦,互为唇齿。烦请皇帝出城一遭,我们定下盟约,如何?”

  “大王如此谦逊,实乃我大燕之福!臣定当尽心竭力,劝说皇上与大王结盟,仿效魏蜀吴三国之故事,与唐朝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经历了史思明无休止的骚扰,又在他那位皇叔安太青的苦口婆心地劝说之下,安庆绪那种耍无赖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他抱着权当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走出了邺郡,走向了史思明的大帐!

  然而,史思明并非他想象中那么简单,吃过几次亏的史思明仍然没有汲取经验教训(不过,以他的智商,就算是上当十次他也不会有所悔悟!)当他走到史思明的大帐门口之时,随身的侍从就被一群如狼似虎的卫兵挡在了门外!一进大帐,只见一个个凶神恶煞般的刀斧手拿着一把把明晃晃的大砍刀正虎视眈眈地望着他。史思明阴沉着一张脸,冷冷地扫视着他。

  见此情形,安庆绪吓得双膝一软。扑身倒地,颤微微地说道:“罪臣罪该万死,丢弃两都,身陷重围,致使大王千里劳师,解救微臣于危难之中,愿大王看在太上皇的份上,让罪臣苟延残喘,了此残生吧!”

  “啪!”史思明在案几上重重地拍了一下,厉声吼道:“丢失两都,弃地千里,让社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那只是你的能力问题!可是你身为臣子,却弑父篡位。有悖人伦,犯下滔天罪行,人神共愤!不杀你,太上皇在九泉之下何以瞑目!,留你在世间,岂不是毁了太上皇一世英名!来人啊,将这位大逆不道的畜生拉下去,就地正法!”

  “皇叔!皇叔!你在哪儿?”安庆绪张皇失措地叫道,他始终不明白,自己一向所信赖皇叔安太青怎么就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这种失误,把自己放入了史思明精心设计的圈套之中,“皇叔!皇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快来救救朕吧!”

  “当初你谋杀太上皇之时,可曾想过会有今天!这就是你弑君弑父的下场!”看着眼前这位不断哀嚎的安庆绪,史思明大义凛然地吼道:“像你这种大逆不道、不忠不孝的奸贼,万死难赎其罪!你所犯的罪行罄竹难书!”

  “大王,罪臣知错了!你就饶过罪臣一次吧!就是做牛做马,罪臣也要报答你的大恩大德啊!”安庆绪泪流满面,在地上连滚带爬地跪在史思明的跟前苦苦哀求道,此刻他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丝毫不比当初安禄山的鞭子将他抽得遍体鳞伤之时小。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于生命的渴求和对于死亡的恐惧。殊不知,当初安禄山虽然扬言要他的性命,但多多少少还有一丝血浓于水的亲情的顾念!但是眼前这位史思明,对他而言,没有丝毫的亲情可言,更不可能用君臣大义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有一种赤裸裸的利益关系。况且自己本来就是人家前途中的一块绊脚石,所以,今天的他就算是将头磕破,将泪流干,他的生存机会都只有一个参数:零!

  “皇上,你是大燕天子,我是大燕臣子,哪有君跪臣之理?”史思明用力一踹,将跟前的安庆绪踢出了几丈之外,“要你作为我的臣子,我可没有那个福气,更没有那个胆量!今日前来,就是想要为当年太上皇死的不明不白讨一个说法!你说是吧,太清兄!”

  “大王,不,圣上!圣上奉太上皇密诏讨逆,理所应当,也让太上皇在九泉之下得以瞑目,圣上真是是人之楷模啊!”眼看着安庆绪在地上痛苦的挣扎着,身为皇叔的安太青心中也是十分内疚,因为他心里清楚,安庆绪之所以会出城,完全是出于对他的信任。但是,他自己也不清楚,史思明怎么就会搞这一套,用欺骗的方式完成了对安庆绪的诱捕。但是,换个角度来想,就算是安庆绪不走出邺郡,在史思明十几万人马的重重包围和无休止的骚扰之中,他安庆绪还能有所作为吗?所以,极为识时务的他一见风向不对,就立马改变了立场,将自己那位可怜的侄儿往旁边一扔,站在了史思明那一边,为自己的将来谋一条出路!

  “哈哈哈哈·······”听到安太青这段话,史思明开怀大笑起来,“太清兄,昔日太上皇待你我不薄,今天你我替太上皇除掉此贼,也算是对太上皇的知遇之恩的最好报答了!”

  “皇上说的是!”安太青低下脑袋,点头哈腰的说道,“但安庆绪毕竟是一国之君,君主应该有君主的死法,还望圣上不要用太过残忍的办法来惩治他!!”

  “好,孤王答应你!”安太青一口一声“圣上”,听得史思明心里乐滋滋的!但此时此刻的他还是极有分寸的,在未正式登基称帝以前,他是绝对不会以“朕”自称的,“那就赐安庆绪一丈白绫,让他自行了断吧!”

  “史思明!安太青,你们两个逆臣贼子,你们不得好死!”,经过苦苦哀求,最后一线求生的机会都丧失了,安庆绪也绝望到了极点,发出了一个人最后、最恶毒的诅咒,当这句话从他口中说出来之时,他发觉特别耳熟,好像在什么时候,也有人曾经对他说过这么一句话,对他自己也进行过这样恶毒的诅咒!

  “我们怎么死,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也无法知道,更不想知道!”走到安庆绪面前,史思明蹲下身子,轻蔑地说道:“只不过很可惜,你是等不到那一天了,你也无法看到我们是怎么死的了!因为你不得好死的预言很坏就要被我们证实了!!”说罢,他得意的站起身来,转过身子,对安太青说道:“安大人,劳烦你送我们皇上一程吧!”

  “为臣遵旨!”安太青接过白绫,狠狠地系在安庆绪的脖子之上,用尽浑身力气狠狠一拉,顷刻之间,只见安庆绪瞪大眼睛,伸长舌头,四脚猛蹬,渐渐就横在地上了!

  “此次股王能成就大业,全赖安大人之力!从今往后孤王定当与安大人共享富贵!”史思明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信步上前,在安太青肩膀上轻轻地拍了两下,随后又转过身去,对帐外厉声吼道,“带进来!”

  安庆绪的四个弟弟也被五花大绑推进了大帐,个个神情都极为沮丧,都用一种包含求生欲望的眼神望着史思明!

  “都做了吧!”史思明大手一挥,袖子一甩,头也不回地做出了决定!

  安太青也大吃一惊,双手中涔出了粒粒汗珠,史思明为人心狠手辣可见一斑,虽然打着为安禄山报仇的旗号铲除了安庆绪,可还是做到了对安氏一门斩草除根,为他自己登上大燕皇帝的龙椅铲除了所有障碍!

  “安大人,原来安庆绪手下那一批人又应该做和处理呢?”将安禄山的几个儿子一个个解决掉以后,史思明又将一个棘手的问题抛向了安太青!

  “邺郡城中所剩之人无非就只有崔乾佑、孙哲孝、高尚、张通儒等人。张通儒生性懦弱,但有一定的才干,可以留下来攻皇上驱驰;崔乾佑在范阳举事之初就战功卓著,而且为人刚愎自用,高尚本来就是故太上皇的心腹,若是流于朝廷之中,恐怕难以驾驭;若是贬为庶民,又恐怕会成为第二个严庄,投靠唐廷,为我朝数一劲敌,不如······”

  “孤王明白了,那孙哲孝呢?”

  “此人生性好杀,又是前太上皇最为信任的将领,建国之初,功劳就不小了,况且刚愎自用,不可一世,若是留于世上的话,早晚都会为祸朝廷!”

  “好,就以卿所奏!”

  安庆绪不愧是一代君王,就连死都死得风风光光,死的时候都有不少人替他陪葬!他的四个弟弟,崔乾佑,孙哲孝两名战功赫赫的大将以及高尚这个军师,就是在黄泉路上,他仍可风风光光地摆出皇帝的架势,在酆都城与阎罗王一争高下!

  就这样,大燕王朝完成了又一次重组,大燕王朝仍然是那个大燕王朝,只不过皇帝换了人,安庆绪在做了两年多皇帝之后,就到地下去见他那死鬼老爹了!,原有大燕政权中的骨干又被洗了一次牌,周挚成为了大燕的宰相,李归仁成了大燕的兵马大元帅,范阳成了大燕的首都——燕京!史思明的几个儿子都被封了王爵。原来大燕个镇节度使慑于史思明强悍的实力,不敢叫板,只好默认了这一既成事实!可怜的安禄山,处心积虑了几十年,好不容易当上了皇帝,没想到多长时间的清福,就死在了自己的儿子手中,到头来还成了别人杀他儿子的一个借口。他的七个儿子,一个死于内讧,一个死于疆场,其他五个都成了史思明的刀下亡魂!若是他泉下有知,应该为史思明为他报了仇而含笑九泉,还是应该为自己一家人的遭遇感到悲哀?可怜!可叹!可悲!更可悲的是,就是以为他报仇为借口而杀了他的宝贝儿子的那个人,也没有让他享受帝王的待遇,而是按照“王”的葬礼埋葬了他!连皇帝的资格都被剥夺了!总之,就是一句话,徒为他人做嫁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