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这种极度恐惧和极度不安之中,李林甫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岁月!
当李林甫的家人向朝廷报丧之时,当李林甫的灵柩还在相府大厅里放的好好的时候,当李林甫的全家陷入举家悲痛之时,相国府门前来了一群人,但不是来吊丧的文武百官,更不是来帮忙的丧葬一条龙服务队,而是一大队御林军官兵!
“圣旨到!”随着高力士那声阴阳怪气的吆喝,杨国忠、吉温便率领一大队御林军冲进了相国府,也不管是否会打搅李林甫的在天之灵,将包括灵堂在内的整个相国府围得严严实实!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经有人弹劾,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三司查证,前中书令李林甫结党营私、诟害忠良;私接藩镇、图谋不轨;陷害太子、动摇国本;巧言佞色,蒙蔽圣听。今削去李林甫所有官爵,贬为庶民。枭其首级,以正国法。其子李岫,流放交趾,永世不得返回中原。其家中良贱三百余口,悉没收为官奴!钦此!”
“我这是哪辈子造的孽啊?”一听到这样一道圣旨,昏死了过去!
最无辜的是李林甫的那个可怜的儿子李岫,他父亲欠下的那一笔笔血债,最后竟然全部落在了他的头上。他知道前途有多艰险,他更知道自己该怎么死了,但是死于何地、死于何时、死在何人之手,死状有多恐怖,那还是一个未知数······
此时的杨国忠做梦也没有想到这幸福居然回来的那么突然,来的那么快!曾经让众人谈之色变的李林甫在他手上轻轻这么一捏,就像一只臭虫一样,草草地结束了生命。而且还是身败名裂、遗臭万年,此时的他忍不住要喊一句:“我他妈的杨国忠实在是太有才了!”
此时高兴地还并不只是杨国忠一个人。远在范阳的安禄山也终于可以长长地舒一口气了。按理说,当初若不是李林甫的那番“据理力争”,那颗圆乎乎的脑袋恐怕早就搬家了。对于有救命之恩的李林甫,安禄山应该怀着十二分的感激才对啊!可是正因为李林甫的救命之恩才让这位安大人寝食难安!而且李林甫对安禄山的心思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跟这种人打交道,无疑是把一把利剑悬挂在自己的头上,稍有不慎,便会让自己遭受灭顶之灾。所以,在李林甫面前,安禄山至始至终都表现得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甚至是如履薄冰。只要在李相爷面前,即使是在寒冬腊月,安禄山都会感到汗流浃背。就是缘在范阳,他每一次派人回京之时都要叫那人到相国府去探探李林甫的口风,如果李林甫说“你们安大人安好”这句话,安禄山便欣喜若狂;若是听到李林甫说“叫安禄山好自为之”这句话,他便会坐立不安,惊慌失措的叫道:“糟了,我命不久矣!”
当听说杨国忠、吉温二人联手,要扳倒李林甫的消息之时,安禄山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因为这么多年了,终于有人敢对这位强悍的李林甫动手了。此时一旦成功,悬挂在自己头上那把利剑就可以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自己也可以不用在别人面前装孙子了。当他参与到这场谋划之中时,总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冲撞着自己的脑门,他怕杨国忠没有那个能耐,他怕李林甫看穿他的心思,觉察到了他的想法,万一败露,自己岂不是吃不完兜着走吗?毕竟,在官场上,李林甫可是一位善于攻心的老奸巨猾的老狐狸啊!
为了一劳永逸解决后患,为了自己不再过那种担惊受怕的生活。他最终还是把自己的筹码压在了杨国忠那一方。不遗余力地帮助杨国忠搜集他昔日救命恩人的犯罪证据,而且还窜通李林甫的女婿,无诬陷李林甫指使胡人将领阿不思拥兵自重,并且将阿不思杀死灭口。最后,他还是用一双颤抖的手在杨国忠等人的弹劾书上签上了“安禄山”三个大字。可就是当他签上这三个字以后,他几乎是每天晚上都是难以入睡。每当一合上眼,就会看见李林甫用一种似笑非笑的眼神望着他,似乎已经洞穿了他的心思。他更害怕李林甫对他露出笑容,因为他明白,无论李林甫对谁露出笑容,就意味着那让就要遭殃了!笑容越是灿烂,那人的下场也就会越悲惨你······
李林甫死了,他的家也被抄了,他的子孙被流放了,她的名字被永远定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一系列事情对于安禄山来说,无异于天籁之音,头上悬挂的那把具有致命威胁的利箭被摘了下来,心中那种恐惧的阴影也消失了,能够洞穿他心思的人彻底告别了他,正如心中的那块大石头落了地。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现在他想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躺在床上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把以前所欠下的瞌睡帐好好地补上!
但是他知道,此时的他还不能安安稳稳地睡上一觉,还有许多事情等待着他去做。李林甫一死,高兴的人并不只有他和杨国忠两人。另外一人恐怕比他们还要高兴,那就是当朝太子李亨。
当初太子李瑛被废之时,忠王李亨被确立为太子并不是李林甫想要的结果。李亨只是一个在换储风波中的幸运儿。也可以说他当上太子完全是运气使然。李瑛因为身陷武惠妃一案,最后被龙颜大怒的李隆基赐死。当时满朝文武都把亲睐的目光投向武惠妃的独子寿王李瑁身上之时,没想到这个机会竟然鬼使神差落到了自己的头上。众人没有想到的是,原本极有可能成为太子的李瑁却因为和李林甫关系太为复杂而与储君之位失之交臂,这位对任何人都不见褒贬的李亨却成了易储风波的幸运儿。但是,李隆基时代的太子可并不是那么好当,做了三十多年太平太子的李瑛不是成为了宫廷斗争的牺牲品吗?所以,李亨即使当上了太子,做人做事也是十分低调,几乎放弃了任何一次见***的机会。平日里,他都是闭门于东宫之中,潜心学习,不问朝政、不结私党。可是,即使他这样,麻烦还是会不断地找上他。王忠嗣就是因为是他的莫逆之交,手中掌握着朔方、河西、陇右、安西四镇精兵,就成为了某些人的眼中钉,因为自己倔强的性格最后死在了汉阳太守的位置上。对于这位儿时玩伴的冤情,作为朋友的他、作为主子的他(王忠嗣无论如何都是在在他的立场之上的),应当负有义不容辞地为他辩解、为他开脱、为他洗刷冤情的责任。但是,作为储君的他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和无辜,他只能选择沉默来表示自己和王忠嗣划清界线。这对于一个本来就重情重义的人来说,这是一件何等的可悲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更有甚者,当韦坚身陷牢笼之时,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他,他明白,韦坚是冤枉的,可是面对李林甫的嚣张气焰,面对吉温的骄横跋扈,面对那群酷吏的步步紧逼,他只有紧咬牙关做一件事:“忍”!面对妻舅的无辜,面对妻子一声声嘶声裂肺的哭喊,他也曾在心中苦苦挣扎,无言的痛苦一起涌上了心头,就是当他妻子服毒自杀之时,他也只能做一件事:“放弃!”他抛弃了温柔娴淑的韦妃,他放弃了对他忠心耿耿的王忠嗣,放弃了对他矢志不渝的韦坚,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他的满腔悲愤与无奈又能向谁倾诉?作为一名储君,当太子当道这个份上,恐怕是旷古绝今!作为一名丈夫,竟不能好好地保护自己的妻子,他还算是一名合格的丈夫吗?他也曾经想过彻底放弃,难道彻底放弃之后,李林甫就会放过他吗?古往今来,又有哪个被废掉的太子得到了善终呢?每当看见身体孱弱的李豫,他就有一股无名的酸楚涌上了心头:“孩子,谁叫我们生在了帝王之家呢?”这一切的一切,都只能怪一个人——李林甫!
每当一提及李林甫,李亨便会感到有一股切齿之痛涌上心头!
李林甫一死,而且是身败名裂,当听到这一消息之时,李亨喜极而泣,其高兴程度远远超过了后来他在灵武登基称帝!
安禄山也明白,李亨是那种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忍者,一旦他称帝执权,对于那些昔日曾经看不起他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他安禄山就曾做出过这种傻事:
那天,他在参拜李隆基之时,身为太子的李亨就站在李隆基的身旁,面对这个平日里一直都在扮演着好好先生,整天就只知道唯唯诺诺的太子爷,安禄山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是太子又怎样,我安某人可圣眷正隆哩!
可是,此时李隆基偏偏发话了:“安禄山,你为什么见了太子都不参拜呢?”
“没想到这老头子倒是挺细心的!”安禄山眼睛骨碌一转,眼见不拜是不行了,情急之下,只好索性装傻装到底,笑嘻嘻的问道:“微臣生在蛮夷之邦,不知朝廷官制,太子究竟官居几品?”
“哈哈哈·······”望着安禄山那副憨态,李隆基忍不住大笑起来,“这胖子倒是傻得可爱,就连太子是何人都不知道!”
“微臣心中只有皇上,至于其他人、其他官员,微臣愚钝,不能记住!”没想到这安禄山竟然装傻装起瘾了,仍是跪在地上,傻乎乎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唉!倒是一个忠心之人啊!”李隆基摇了摇头,“安爱卿啊,这个太子可不是一般的官员,他是在朕千秋万岁之后代朕统治你的人啊!你可要好好尊重尊重他哟!”
“蛮夷之人,不识礼数,还望太子爷恕罪!”一听到这句话,安禄山才把自己那颗圆乎乎的脑袋在地上叩得咚咚作响。但是心中却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和一千个、一万个不服气。
“安将军久历戎旅,为朝廷南征北战,功劳不小啊!”受了安禄山一拜,原本窝着一肚子火的李亨不愠不火的一句安慰话让安禄山听了浑身直冒冷汗!这句话所隐含的杀伤力绝对不亚于当年张九龄说他背后长有反骨的那句话!
所以说,此时的安禄山还不能高正无忧。在他的心里,只有掌握了天下所有人的生杀予夺大权的人才可以高枕无忧。现在他手中掌握着河东、卢龙、范阳三镇十五万雄兵,兼领御史大夫头衔,并且被皇帝及其最宠爱的妃子认作干儿子,可谓是集天下恩宠于一身,若是换做他人,早就应该满足了!可是安禄山并不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他能从一个小混混爬到今天这种位高权重的地位,除了有哪些拍马溜须、阿谀奉承的手段外,其野心也是一般人难以拥有和想象的。当年他是互市郎之时,就认为他的上司市贸使的地位很高,所以他就把市贸使作为自己的目标,投机取巧、积极专营,用非常手段取得了非常利益,因祸得福成为了当时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义子,并且一跃成为了平卢兵马使!可此时的他又把眼光瞄准了可以掌控地方军政大权、财政大权,俨然是独霸一方的土皇帝的节度使。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一目标,他可谓是不择手段、费尽心机,仅仅依靠当年一手遮天的李林甫,把昔日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张守珪送上了奈何桥!在扳倒王忠嗣的过程中,他更是不遗余力······一连串的功劳,最终让他成为了手握十五万雄兵的三镇节度使。当了几年的“土皇帝”他可能已经玩腻了,想要把“土皇帝”前面那一个“土”字给去掉,恐怕就是他最大的心愿了!
但是,如果按照传统的宗法制度,他没有这种可能。因为他只是李隆基的干儿子,如果排队的话,他连靠边站的资格也没有!李隆基一生有三十个儿子,出去夭折的七人以外,都还剩下二十三人,而且不乏能人!所以面对这天下仅有的一张龙椅,如果不动一点歪脑筋的话,他安禄山只有垂涎三尺的分了。但是让他害怕的是,既定的皇位继承人是李亨,是一个忍耐力超强,爆发力也相当强的冷面杀手。如果有朝一日,这位难伺候的主坐上了龙椅,曾经看不起他的自己会有何种下场,这是他安禄山不敢想象的!一想到这里,安禄山打了一个寒战,是该为自己的前途考考虑考虑的时候了!李隆基对他的恩宠可是空前绝后的。如果此时贸然动手的话,且不说天下人会怎样看待自己,就是手中的十几万将士,自己都无法面对。如何动手?何时动手?为何动手?这几个问题成为了此时安禄山最大的心结!
可正当他犯愁的时候,偏偏就会有人为他送来借口,此人便是当朝中书省首席宰相,权倾一时的国舅爷——杨国忠!
扳倒李林甫之后,杨国忠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从此以后,那种阴冷的、看了让人感觉到背心冰凉冰凉的眼光已经与他彻底告别了。那个一眼就能洞穿人的心事的人已经和他彻底告别了,整个朝廷之中,还有何人可以与其抗衡。但是,还有一个人让他隐隐感到不安,甚至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寝!这人便是头领御史大夫头衔,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唐代开国以来便有出将入相的传统,如果有朝一日安禄山被召回朝廷,入主中书省,自己岂不是白忙活了一场吗?更何况安禄山是一个典型的忘恩负义之人,任何提拔过他、帮助过他、甚至对他有救命之恩的人,都不会得到好下场!并且几乎不是死在他手上,就是因为他而死!张守珪对他有不杀之恩,可就是因为他的揭发,而身首异处。身败名裂!何思年在战场上救过他的命,但最后却成为了安禄山的替罪羊而惨遭灭门之祸!若不是李林甫当年极力相救的话,恐怕安禄山早就投胎转世了!但是,当杨国忠和吉温联手行动之时,安禄山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杨国忠这一边,并且是鞍前马后、不辞辛劳!与这种人打交道,实在是太可怕啦!与其与狼共舞,不如“为民除害”!与其与他做朋友等待着将来让他宰割,不如现在就与他为敌,周旋到底,看看最终鹿死谁手!
从实力上看,杨国忠虽然身居宰辅,貌似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他刚刚执掌朝政,对朝中局势还无法把持!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手握重兵十五万,这是一块非常那啃的硬骨头!并且安禄山还网罗了契丹、同罗、韦室、奚等部落八千死士为义子,美名其曰:“曳落河”!要想收拾他无异于与虎谋皮!
从裙带关系上来看,杨国忠虽然是杨贵妃的堂兄,当朝国舅爷。但是,就是在同一个人身上,他杨国忠与安禄山发生了交集。安禄山却是杨玉环的干儿子,按辈分,他安禄山还要叫他一声舅舅!但是让杨国忠十分不愉快的事情是,李隆基不知是怎么搞的,竟然乱搞辈分,让杨国忠和安禄山认做兄弟,让他杨国忠哭笑不得。更让杨国忠郁闷的是,安禄山虽说是杨玉环的干儿子,但是他却以此名义出入禁宫,甚至在杨玉环那儿胡闹一通,李隆基装聋作哑也就罢了,可是安禄山竟不知趣,随时在他杨国忠面前炫耀此事,让杨国忠头都大了!更可恶的是,这个死胖子竟然吃着嘴里的,看着碗里的,还要想着锅里的!和杨玉环闹出这些绯闻也就罢了,偏偏又对杨玉环的三个姐姐垂涎三尺,这可是他杨国忠最不能容忍的,这杨家三姐妹可是他杨国忠的一大隐私啊!
“难!难!难!”杨国忠思前想后,要想独揽朝政,安禄山这块绊脚石不除不行,但是要想除掉他,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有他安禄山在一天,我杨某人便永无宁日!既然从实力上无法压倒你,那我只好让你自取灭亡!
“你拥有如此之雄厚的实力,还能老老实实地呆在这个位置上吗?天下只有一个王忠嗣,你安禄山若是没有半点野心,那只是骗人的!自古以来,权倾天下、功高震主之人能有几个得到好下场呢?你安禄山不妨做做今日大唐的韩信,我杨国忠不妨扮演一下萧何的角色吧!”一想到这里,杨国忠的脸上不禁浮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假如安禄山朕的走到了那一步,又有谁可以与他抗衡呢?天下兵马,他十占其三,如果他的哥哥安思顺的安西劲旅在作为他的羽翼的话,真的是到了那一天,朝廷恐怕是无力回天了!”杨国忠在厅堂中来回踱着方步,连连摇头,“不如先去其羽翼,让他安禄山孤掌难鸣!”一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中迅速形成。
“当今天下十镇节度使中,除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掌控着十五万能征惯战之士以外,还有那些可以为己所用呢?陇右西控吐蕃、河西虎视大漠,而且这两镇都是进过王忠嗣悉心培养过的雄兵,肯定不可小觑!两镇节度使哥舒翰新破石堡城,威震天下,深得王忠嗣真传,此人又素来和安禄山不合,如果拉拢他,本来已经向安禄山那方倾斜的天平肯定得向这方偏移一点吧!”
“安禄山,安思顺!”一想到这里,他不禁打了一个寒颤,“说到刑拘打仗、排兵布阵,威震四夷,当今天下又有谁能赶得上刚刚过世的汉阳太守王忠嗣呢?,一代将才含冤而死,这确实是大唐朝廷的一大损失啊!这世上能让王忠嗣看得上眼的将领,压根就没几个,一个哥舒翰,一个李光弼,剩下一个就是安思顺了!此人是安禄山的兄长,若是二人拧成了一股绳,我杨国忠恐怕就永无宁日了!”
“唉!”唐高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人生真是变幻莫测啊!昔日的一名市井无赖,变成了今日位居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中书令,十几年的人生沉浮给杨国忠带来了太多的惊喜,也给他带来了太多的感慨,以前所遇到的事情几乎都是迎刃而解,也让他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太多的自信!
“哈哈哈······”一想到自己一帆风顺的人生境遇,杨国忠不禁觉得眼前一亮,“杨国忠啊杨国忠,你可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昔日的大江大河都趟过去了,还怕在阴沟里翻船吗?安禄山是什么人,当年李林甫一个眼神就可以让他三魂吓掉两魂的人!而李林甫在我杨国忠眼里也只不过是小菜一碟,安禄山,岂不是······?况且老子还有一张王牌在手中,老子看你能折腾到几时?”一想到此处,杨国忠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