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北平燕王府,一应侍妾按礼仪来给徐王妃请安,徐福来报:“恭喜娘娘,王爷已在返程!先派了快马来送的信!”
徐王妃和一众侍妾来了精神,徐王妃接过徐福递来的信笺,看完之后脸色略一沉又立马收敛起来,微笑道:“王爷是快回来了,众姐妹也准备准备过几天迎接王爷。”侍妾们都会意一笑——争奇斗艳的时候到了!看王爷回来先召谁侍寝!
徐王妃对徐福道:“徐福,怡心苑改为拢云阁,这两天院子匾额换了,收拾利落,王爷另有用处!”
徐福拱手道:“老奴这就去办!”
徐王妃道:“王爷特别交待要用心收拾,你可明白?”
徐福抬头与徐王妃一眼,认真点点头道:“老奴明白!”
徐王妃摆手道:“去忙你的吧!”
徐福施礼道:“老奴告退!”
妾侍们在下面议论纷纷,这怡心苑在清心殿旁边,是距离王爷住所最近的内苑,内建双层飞檐阁楼,整体采用上等紫檀木料散发着淡淡幽香!雕工更是八宝琉璃馆的掌门柳十三的遗作,据说做这工程耗尽心力,回家就病逝了!回廊上雕刻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错落有致、栩栩如生,玄关、门窗极尽精巧,二楼名为摘星台更是匠心独运,四周花木围绕、中顶错落镂空,白日里犹如空中花园鸟语花香,夜晚坐于其中犹如置身仙境披月摘星!院内假山竹林、小桥流水,四季景致各有不同。屋内古书名画、奇珍异宝不胜奢华!传说是前朝皇帝为一位美人特设的院落,金屋藏娇只为搏美人一笑。
自燕王住进来之后一直保留着苑内原有的面貌,连屋内那位美人的画像都不曾摘下,他偶尔独自来此小憩,从不曾赐任何一位妾侍入住这里。朱棣也曾提过,身边佳丽尚无人配得上这所院子风华,似乎是怕玷污了那位前朝美人或埋没了这个院落。
关于这个院落的传说在燕王府的各个阶层里流传出了各个版本,能入住怡心苑简直就是众妾侍的毕生心愿,可是,王爷对她们的宠爱就像流星,灿烂却又短暂。当年最得宠的陈美人一度成为最有希望能入住怡心苑的人选,不想却红颜薄命、香消玉殒。
徐王妃品着茶,妾侍们议论声渐渐停住,目光集中的徐王妃身上,大家心里有数,王爷几乎每次外出都带回一名或几名女子,这次十有八九也是女子。但直接入住怡心苑!还给改了名字!可见这女子实不一般!
徐王妃放下茶杯,扫过每一位女子的脸庞,这些所谓的姐妹,每天早请安、晚请安,表面上恭敬服帖,可谁心里不是握着一把匕首谋算着要把自己从这个位置上刺下去?她早已习惯夫君不停的为自己增加对手,与她们斗智斗勇正好打发无聊的深闺时光。再来一个也无所谓,再怎么厉害也是个侧室,怎么会是她侯门之女、功臣之后、先皇赐婚正宫王妃的对手?
扫过露娜脸上的时候露娜站了起来,她的汉语听起来总是那么别扭,露娜一脸委屈道:“娘娘,是王爷要带别的女人回来了么?那我们怎么办?”
徐王妃微微一笑:“露娜妹妹,你年纪最小,也是最晚进府的,你进来的时候可曾想过其他姐姐怎么办?”
露娜脸一红道:“我当时并不知道王府中有这么多姐姐!我们族里喜欢了就在一起,不喜欢就分开,大家都很自由!”
徐王妃正色道:“我们汉族要求女人三从四德、遵守妇道,从一而终,所以,你也不能像在你们族里那样自由!”
露娜认真道:“可是,我爱王爷,若是王爷不爱我了,我会很寂寞!”
徐王妃道:“你的真心王爷会明白的!我会规劝王爷雨露均沾,各位姐妹安心等着便是!好了,今天就到这吧!”
各位妾侍起身告退,刘氏悄悄留了下来,徐王妃轻轻揉了揉额头,刘氏凑上来道:“姐姐可是又头疼了?让妹妹帮姐姐推拿一下。”
徐王妃轻嗯了一声,扭身背对着刘氏,刘氏熟练的用手指轻轻揉按徐王妃的太阳穴,徐王妃的眉头略微舒展了一些。
刘氏一边按着一边轻声道:“看来,我父亲送来的消息是真的!真是那个医女。”
徐王妃闭着双眼,轻叹了一声道:“你我都该习惯了不是吗?”
刘氏也跟着叹了一口气。
徐王妃幽幽道:“一转眼,我嫁入王府这么多年了,就连先皇驾崩也没耽误他往府里带女人。”
刘氏道:“只是,这次这位好像有些手段!姐姐要早做打算为好!”
徐王妃道:“还能怎么打算?王爷与朝廷势同水火,我兄长对朝廷忠心耿耿,我夹在中间做磨心备受煎熬,哪还顾得上争风吃醋?”
刘氏道:“说来,姐姐尚有两位世子可以依靠,我却只有与女儿君绰相依为命!将来,若能许个好人家也罢了,若是王爷随便指了个人家,妹妹就是死也不能瞑目啊!”越说越凄凉,眼泪就落了下来。
徐王妃听她呜咽,转过身来,握住刘氏的手道:“这好好的怎么哭起来了?君绰是我看着长大的,和我自己女儿一样。只要有我在,她的婚事自然会做最好的安排,你就放宽心吧!”
刘氏拿出丝帕沾了沾眼泪,起身施礼道:“若是如此,妹妹今生必唯姐姐马首是瞻,来世必结草衔环报姐姐大恩!”
徐王妃抬手扶起刘氏道:“快快起来,咱们相处这些年,你如我亲妹一般,何必见外。”
金陵皇宫,朱允炆坐在金殿龙椅上,手中握着前线传来的喜报有一些颤抖,殿内大臣个个喜形于色,这可是自打与燕王开战以来的第一次真正的胜利,不仅把他赶回了北平老巢,还将他已经夺走的德州又抢了回来!朱允炆清了清嗓子道:“传旨,封:盛庸为历城侯,任平燕大将军!擢升铁铉任山东布政使、参赞军务!以示嘉许!”
群臣跪拜、山呼:“吾皇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