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宴刚过,竟到了林沐出阁的日子,因着雪嫣雪曼姊妹与堂姐向来交好老爷便带了二人去送堂姐出阁,毕竟这一别或许就是生离死别。
闹哄哄地人群中,没人注意林沐在角落里一直拭着眼泪,不论姊妹们怎么安抚都笑不出来。
“姐姐……”二人见林沐如此也不禁伤感起来。
“恭送姐姐出嫁……”半晌方跪下道。
“快起来,姐姐一嫁嫁到江南想回家都难了。”林沐边抽泣边扶起二人。一旁的林汐也忍不住哭了起来。一时间周遭只闻啜泣声。
“汐儿,姐姐不在,你别再和哥哥起争执了。”直至吉时快到方止了泪对林汐道。
“汐儿知道。”林汐哭道。
“涵儿,涴儿,滟儿记得要好好读书的同时别耽搁了女红。”又转向三个女孩。
“嗯。”三人行礼。
“雪嫣雪曼不要挂念我……”又看向二位堂妹。
“吉时到,起程。”林沐由母亲盖上盖头,上了轿。
“沐儿,小心,天冷了要添衣服。”林沐的母亲红肿着眼睛道。
“沐儿知道母亲莫要关心。”林沐不舍地看了母亲一眼。
“沐儿,在外面要学会忍。”林正道,他与这妹妹素来交好,定然不舍。
“知道了哥哥”
“三姐姐别忘了写信。”一个紫衣女孩道。
“知道了涴儿不用担心我。”
纵然再多不舍,终是要望着远去的花轿,默默送上一份祝福。
直至再也望不见花轿,雪嫣雪曼方随父回府。
一回府只见一衣着怪异的人坐于院中,竟是来谈雪嫣的婚事。
原来那人是边塞使者,其老爷想要聚汉籍女子,正好雪嫣到了年龄,便向雪嫣求婚。
那人和老爷谈了许久方才离去。离开后老爷不断叹气,雪嫣亦是扶额,几个妹妹只是默默不语,谁都知道边塞是多么吓人,或许是一去不复回。
可这哪能由的他们啊,第二日丫鬟便开始准备嫁装,半月后便是出阁日子,这半月里雪曼雪岚忆娴沁菡竟没有哭泣,只是白天陪姐姐读书写文,夜来为姐姐绣衣裙。而且短短半月,三兄弟纷纷离家。难道上天一定要把九兄妹拆散吗?
这日,可谓热闹非凡,雪嫣着一红色嫁衣插了金簪,似泣非泣的眼睛显得她楚楚动人。
雪嫣缓缓走出住了十五年的闺房,回眸一望不觉泪湿眼底,模糊的泪光中仿佛看到十五年前洁姨娘红肿着眼睛把自己抱到了正房,又走几步仿若看到小时候洁姨娘给自己做的衣服精致又舒坦,快到花轿前,看到了洁姨娘,仿若又回到六七岁时刚刚开始写诗文,只要爹爹一夸有进步,立刻去给洁姨娘看,洁姨娘总是把蜜糖给自己,又轻声说:“别让阿康发现。”
洁姨娘,不,自己生母,十五年来总是默默关心自己。
“娘亲,女儿不孝!保重!”
雪嫣终于忍不住了哭着跪到洁姨娘不母亲面前。
几个孩子愣住了,惠洁亦是一愣,反应过来忙抱住女儿,哭道:“娘的好女儿,娘的好女儿。”
“母亲……女儿要走了,保重。”又哭着看向昙香。
昙香频频点头。
“雪曼雪岚照顾好自己啊。”又执住两个与自己最为亲密的妹妹。
“知道,姐姐……”二人早已泣不成声。
“沁菡好好侍奉母亲。”又俯身摸摸同胞妹妹。
“忆娴……”不知对忆娴说些什么。
“雪嫣记得来信。”“雪嫣那边冷衣着要厚实些。”长辈们更是舍不得这个聪明乖巧的长女。
“雪嫣牢记于心,雪嫣要走了,父亲母亲要多保重。”说着一下子跪了下去。
“保重……”雪嫣被扶起盖上了盖头,哭着上了轿。
轿行了,雪嫣回头看了眼繁华林府多么想回到从前……
花轿渐行渐远,雪曼雪岚终于忍不住哭喊道:“姐姐不要抛弃妹妹!”
雪曼仿若看到十三年前的年夜,姐姐踉踉跄跄走来把糖递给自己,又仿佛看到三岁那年缠足自己哭地肝肠寸断,姐姐一直试图哄自己开心,又是三岁时是姐姐教会自己写名字又教自吟“花自漂零水自流”,每回生病姐姐总是衣不解带地照顾自己,姐姐既是自己的知音亦是一位母亲更是自己的第一位老师。
一一没有姐姐就没今日的雪曼,不能忘记姐姐啊。雪曼对自己道。
雪岚忆起幼时姐姐抱自己在梨花树下嬉戏,每次哭闹着找母亲时姐姐总可以哄好自己,因为有了姐姐她才不会被哥哥“打死”。这么好的姐姐雪岚怎么舍得离开她呢?
许久,雪曼方回了屋。
一一哥哥姐姐都离家了,我便是最大的了,无论如何一定要孝敬好父母,照顾好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