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所谓良计
秦风满身是汗的走向了本心阁,不管身上脏否,直接坐在凳子上拿起了水壶,不在乎什么皇家气概,就着水壶喝起来水来。
不知不觉,已经来到次堂有一月之久,这一月以来,一直随着大家去田地里干活,给府门外的草药浇灌,身虽累,但内心确是从未有过的轻松,有时,自己也差点忘记这所谓的仇恨。
可是,这种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拥有的,自己要的,是至高无上的权。想到权,秦风眼中闪过一道坚定的目光。
“看来近日,生活真是所谓的艰苦,让一向注重外貌礼节的风南王如此,可真是……。”白慕萱说着走了过来,而秦风微微惊讶了一下,便恢复了平静。
“外貌礼节好坏又如何,权威才是真道。若他日,我登上这帝王之位,谁又敢说我一二?”看着眼前男子,秦风霸气的说道。
“呵呵,看来风南王看开了不少,也想通了不少,那你在这一个月,可有想到什么打算?”白慕萱走到桌前,正对着秦风坐下。
“凤华公子将我送到这人言稀少的云城,我又如何想得到计策?”秦风微微郁闷道。
“哈哈!风南王这是怪本公子了?”白慕萱好笑道。
“怎会,若不是凤华公子想救,我如今还在大牢内任人宰割,又怎能体会到如此闲逸的生活。”秦风说道。
“哦?那风南王可喜欢这种生活?”白慕萱好奇道。
“喜欢,可那又如何,这种生活不适合我,我喜欢的,是高高在上的地位。”
“既然你已做好了决定,那我便不瞒你,今日前来,正是为你寻得了机会,只是不知,风南王敢不敢冒这个险。”白慕萱平淡的说道。
“不知凤华公子有何妙计?无论风险再大,风也必当试上一番。”秦风回之。
“好,风南王果然有胆量,风南王可曾听过最近近日最为让人关注之事?”白慕萱问道。
“嗯?最为让人关注之事?不知公子所说是何事?”秦风疑惑道。
“凤霞朝衣。”白慕萱说道。
“凤霞朝衣?”秦风更加疑惑,莫非在自己离开后,发生了什么大事?
“对,如今各国都流传一句话……”说道于此,白慕萱停了下来,玩味的看着秦风。
“话?什么话?”
“得凤霞者得天下。”白慕萱轻轻吐了出来。
“什么?”听后,秦风甚是震惊,这……
“如今,各国蠢蠢欲动,纷纷千万罗国,只因听得凤霞朝衣出现在了罗国。这,便是你的时机。”
“这便是我的时机?望凤华公子指点一二。”秦风不解的问道。
“风南王可知道燕国大皇子尚琼?”白慕萱问道。
“尚琼?他?”秦风还真不解,怎会关乎到尚琼身上。
“对,尚琼是以为有担当的皇子,深受百姓爱戴,可是本公子却查出,此皇子背后做了不少勾当,每一件事就让他死不足惜,若死,何不死的有价值些?”想到手下汇报的,白慕萱严重闪过一丝杀意。
“死的有价值些?不知公子是想……?”秦风问道。
“不错,但也有些许不同,若尚琼死后,你能代替他活下去,这……也不是不可。”白慕萱道出了这最关键的一句话。
“什么?这……?”秦风震惊道。
“听闻宋大人所说,风南王还有一股势力没有用到,若这次将此股势力使出来,必定成功。”
“可是,即使成功,我又怎能待他活下去?”秦风不解的问道。
“风南王可曾听过换脸之术?若风南王答应,这换脸之术也不是不可,好了,你好好想想吧,本公子要去看看我那所谓的花草了。”说着,便向外走去,嘴角挂着无谓的笑。
而秦风,陷入了自己的沉思,在这震惊中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
罗国,此时甚为热闹,本是一个小国,却被硬生生塞下了这么多的各路人马,其中,不乏有皇族之人,江湖之人,而一向生意不是甚好的茶馆,也变得热闹非凡,驿站旅馆的厢房,也早已被占满了。这种奇怪的现象,终究是传到了罗国皇帝的耳中。
“各位大臣,如今我国这等不寻常,大臣们也看到了眼里,有哪位大臣可以为朕解释一二?”早朝,罗国皇帝李源询问道。
“这……”低下的大臣一个个漏出了纠结的脸色,互看了一下,终究不知如何上报。
“今日这是怎么啦?曾经最为热闹的朝堂倒是安静了下来玩,安静的罗国倒是热闹了起来。”李源好笑道。
“陛下。”看着李源如此,一位大臣终究是瞒不下去,便上前走了一步。
“文大人,你可有什么事?”看着走上前来的老臣,李源甚是客气。
“陛下,我国如今这番热闹,全是因为……”
“因为凤霞朝衣。”
“哦?凤霞朝衣?呵呵,若为凤霞朝衣,为何不快去寻找,来我罗国这番待着,莫非,将我罗国当成了旅游圣地?”李源不解道。
“听闻,凤霞朝衣此时就在我国。”这时,又站出来了一位大臣接着说道。
“在我国啊……什么?”正当结束此事时,李源忽然反应了过来。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凤霞朝衣,怎会在我国?为何朕未曾得到消息?”李源急忙问道。
“这……”
“当臣等得知时,各国已派人来到了我国,如今,可谓是防不胜防。”
“那,百姓可遭到了什么不便?”李源忙问道。
“百姓倒是没有受到什么损失。”
“可是,若这样下去,百姓迟早要遭殃的呀。”文大人接着说道。
“朕又何曾不知,如今各国人马已进入罗国,其实不乏有皇族,江湖人士,若哪天……遭殃的,必定是百姓。”李源愁闷的说道。
“是呀!”底下,大臣纷纷赞同道。
“那各位大臣可有什么建议?”李源接着问道。
“这……”大臣们纷纷漏出为难之色。
“朕知各位大臣都已和平为中心,朕又何尝不是,才不想参与其中,可是未曾想到,居然发生了此事,朕甚是忧心。”
“朕从未想过要坐着帝王之位,朕要的,是天下太平,百姓安乐,自己的子民,不受一点伤害。”李源柔声说道。
“陛下,臣有一计,不知陛下可否允臣道出。”突然,一名年轻的状元郎开口道。
“准。”
“陛下可将子民集中到一处安静之处,远离各国人马,再将各国头领请进宫来,大设宴席,告知各国来者,我国从未曾想争夺凤霞朝衣,若各国要在次住上一二,我国也深表欢迎。”
“可是由于人马太多,故要制定一两条规定,其一,便是不得伤害罗国黎明百姓,若违背者,逐出罗国。”状元郎平静的道出口。
“哦?吴状元此计甚好,各位大臣呢?可否赞同?”李源问道。
“臣等无异。”各个大臣纷纷回道。
“好,吴状元,此计既然是你想出,那你便做此事的主导者,其他大臣将会任你安排。”李源安排道。
“臣遵旨,谢陛下。”吴状元领旨道。
然而,即使出此良计又如何,人心杂乱,注定局限不了太多的人,再加之,背后有宋子懿与白慕萱二人推动者,让人如何防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