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意料之中的谋反
五月十二,宴会开始,北帝携冯太后出席。午时,北朝皇宫凤阁西殿走水,禁卫军灭火,未及,东殿再次走水,宾客慌乱,楚平大长公主安排宾客出凤阁,然而却发现凤阁已被浮阳王的人包围。
凤阁顶层修建了一圈回廊,站在回廊下俯瞰,凤阁一切动静尽收眼底。
凤阁殿前,禁卫军护住一干宾客,北帝大怒呵斥叛军之首浮阳王,浮阳王要挟北帝,若不将皇位拱手相让,便血洗凤阁。
一时间宾客哀叫连天,有胆识的冷看北帝如何应对,没胆识的抱头鼠窜。
凤阁顶层回廊下,绯红锦缎长袍的萧长信拿着一杯酒时不时浅饮一口,左边站的是华衣朝服的元祁奚,右边是一手一块桂花糕的元修余。
“喂喂,你都吃了一碟完了,再吃你都成胖子了!”萧长信目光下移落下阿余身上,嫌弃道。
阿余道:“我已经是胖子了,不怕再胖点。”
萧长信道:“少年,你别自暴自弃成么?”
阿余不理萧长信,继续吃自己的。元祁奚笑道:“你好意思说人家,你要再喝酒都成酒鬼了!”
萧长信扬起下巴:“他能跟我比么,他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净吃这些怎么长的好看,长不好看哪家姑娘肯嫁他?”
阿余插嘴道:“七哥长的好看也没见姐姐你嫁他啊?可见面相是不要紧的。”
“……”萧长信被噎住,元祁奚忍不住笑出声。
“哟,好一副阖家欢乐的景象啊?我没打扰到三位吧?”身后响起调侃的声音。
萧长信不看都知道是谁,元祁奚回身对来人笑了笑。
亦是一袭朝服的裴衍站到阿余旁边,捏了捏他的小脸:“小胖子,桂花糕吃多了小心肚皮涨的慌。”
阿余将最后一块塞到嘴里,道:“吃完啦!肚子不涨。”
“……”真不能给小屁孩儿讲道理,裴衍摇着折扇朝下望了一眼,正见弓弩手拉满了弓弦对向凤阁。“哎哟好险,幸亏上来了,不然一个不小心就被射成筛子!”裴衍拂了拂胸脯道。
萧长信斜了他一眼:“哪儿能成筛子,顶多被射成刺猬。”
“……”裴衍故作黑脸,“这是个比喻!”
“比喻不恰当还不准人说啊?没气度。”
“……”所以说女人就不能招惹。“喂喂,是我让独孤郡主休夫,你才有机会名正言顺嫁给元祁奚好不好?你不感激我就算了,还这般敌对我,有没有点良心!”裴衍不满道。
萧长信又斜了他一眼:“哦,那为表感谢我让玄度护送你回南朝如何?”
玄度?!裴衍吓得连退几步,那个鬼见愁居然还活着!想当初他不过略微调戏了一下她,她翻脸不认人叫出玄度打得他三天下不了地。护送?他打了个冷颤,准不知这个护送就是送他归西,他不要!
“那个什么,琅琊王啊,”裴衍绕到元祁奚身边站着,“我跟独孤郡主也算相识一场,哪日安平王跟独孤郡主成亲,你可得告诉我啊,我也好去讨杯喜酒喝。”
元祁奚礼貌笑道:“这是自然。”
独孤穆得了休夫圣旨后裴衍便任她而去,元祁奚担心独孤穆一人在外,便将所有真相告知元祁攸,元祁攸二话不说按着密探给的路线追独孤穆去了。
“自然什么自然,阿攸挑完事儿就跑,丢下一堆乱摊子。穆儿走时跟我约法三章,三年之内不许嫁给阿攸,你俩要喝喜酒还得等三年。”萧长信笑眯眯道。
“……”元祁奚和裴衍同时沉默,看吧看吧,孔夫子说的没错,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萧长信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女子!
“诶,这女人这幅德行你还要啊?”裴衍用扇子戳戳元祁奚的胳膊,压低声音道。元祁奚浅笑,偏头低声道:“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我懂你心情。”
“……”狼狈为奸!绝配!
凤阁上气氛和谐,凤阁下一触即发。
北帝与浮阳王僵持不下,凤阁东西两殿火势渐大,楚平大长公主心知再耗下去他们都要葬身火海,于是站出来道:“浮阳王,今日这么多使臣在此,你夺得皇位也会为天下所耻,本宫劝你回头是岸!”
浮阳王冷笑:“皇姑所言差矣!我夺皇位的手段可比三哥的要坦诚的多!要耻笑,也该耻笑三哥才是!”
“放肆!”锦衣华服的冯太后喝道,“你个乱臣贼子有什么资格评论皇帝!”
“呵,没资格?”浮阳王厌恶的看着冯太后,“你冯氏害死文懿皇后和太子大哥,如今又毒害七哥夺得皇位,甚至派人暗杀七哥!两个月前建章殿的十八具尸体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想你比谁都清楚!七哥无心皇位不与你们计较,你们却万般刁难七哥!我们都是一样的人,你以为朝中是你冯氏一族的天下吗?我告诉你,北朝的江山姓元,不姓冯!你——”他单手指向元恪,“傀儡皇帝一个,将元氏江山拱手让人,不配为元氏子孙!”
本来闹哄哄的凤阁突然静下来,冯氏一族为人如何大家有目共睹,但没想到的是冯氏一族居然如此歹毒,害死文懿皇后和先太子,又加害琅琊王,怪不得琅琊王登基前夕突然病倒,原来是遭奸人所害!
大家开始议论纷纷,凤阁顶层元祁奚冷眼道:“谁说本王无心皇位了,大义凛然之下暗藏心机,老奸巨猾。”
楼下烈火的热气冒上来,裴衍有些站不住了,他够着腰问阿余:“诶,小胖子,你热不热?”
阿余点头,裴衍一喜看向萧长信,谁知阿余道:“大哥哥你要受不住热先下去。”
“……”臭小子!裴衍故作镇定,“谁说我受不住热,我是怕你被蒸熟了!”
“哦,大哥哥不用担心,蒸熟之前七哥会带我下去的。”阿余有板有眼道。
萧长信好笑的摇了摇头,眯眼望向凤阁之外——
整齐有素的军队以四面包抄之势迅速逼近凤阁,远远地,她看见为首之人一袭白衣,最是道骨仙风。
《北史·文昭帝本纪》载:永安元年夏,浮阳王于太后大寿起兵凤阁,东牟王领一万云中精兵围剿,浮阳王败,贬为庶民。帝彻查谋反一案,谢氏受累,抄家流放。因浮阳王凤阁前一番话,朝臣纷纷上奏请为调查文懿皇后及先太子之死和琅琊王被害一因。三公失二公,朝中太尉桓方拓独大,由桓太尉监察,还未出结果,边关急报,柔然来犯。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