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同人衍生 我和后桌是情侣

第28章 难道我又穿越了?

我和后桌是情侣 作家李承远 3862 2024-11-13 17:34

  我继承了爷爷的遗产,本以为可以和雨汐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天还是有绝人的路的。

  那一夜,我怎么也没睡着,不是不想睡,而是实在是睡不着。我碰了碰身边的雨汐,她还在熟睡,我也不想打扰她,不行,我太无聊了,我得让她陪陪我说说话。

  于是,我就轻轻地碰了碰她,并且在她耳边轻声说道:“雨汐,雨汐。”

  雨汐烦躁的碰了我一下,示意让我别碰她,毕竟我已经失去过一次雨汐了,我不想再失去第二次,所以我甚是宠爱雨汐。

  “好了好了,不叫你了,我都无聊死了,你都不陪我说个话,解个压。”

  ”你无聊什么呀?大晚上的不睡觉。。。“雨汐睡眼朦胧的说。

  ”我有一个不想的预感,我总觉得这两天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我说道。

  雨汐可能是有点不耐烦了,也可能是不想听我说话,毕竟这是大半夜,要是陌生人真的会认为我是神经病的。

  雨汐也可能是这样想的,但是她不像别的人一样,就把我仍这里不管了,她还好心的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毕竟我和雨汐认识这么久也还没听过她讲过故事,于是我就答应了。

  她讲道:”张丽华出身兵家,幼时入宫为龚贵嫔侍女,后来因貌美做了是南朝陈后主的贵妃,她长相上最大的特点是发长七尺,光可鉴人,眉目如画。此外,更具有敏锐才辩及过人的记忆力,所谓“人间有一言一事,辄先知之。“她在做龚贵嫔的侍儿时,陈后主一见钟情,封为贵妃,和孔贵嫔一起宠冠后宫,以至于陈后主临朝之际,百官启奏国事,都常常将张丽华放在膝上,同决天下大事。特别是废除原太子陈胤而封张丽华所生儿子陈深为太子,张丽华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更加提高.

  陈后主陈叔宝。小字黄奴,他即帝位的时候,北朝的隋文帝杨坚正大举任贤纳谏,减轻赋税,整饬军备,消除奢靡之风。随时准备攻略江南富饶之地,而陈后主竟然奢侈荒淫无度,臣民也流于逸乐,给隋朝以可乘之机。

  陈后主除宠爱张丽华、孔贵嫔之外,还有龚贵嫔,王、李二美人,还有张、薛二淑媛,还有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等。当时陈后主在光照殿前,又建“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高耸入云,其窗牖栏槛,都以沉香檀木来做,至于其他方面当然是极尽奢华,宛如人间仙境。

  陈后主自居临春阁,张丽华住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同住望仙阁。三阁都有凌空衔接的复道,陈后主往来于三阁之中,左右逢源,得其所哉!妃嫔们或临窗靓装,或倚栏小立,风吹袂起,飘飘焉若神仙。此外陈后主更把中书令江总,以及陈暄、孔范、王瑗等一班文学大臣一齐召进宫来,饮酒赋诗,征歌逐色,自夕达旦。写出了《玉树后庭花》。

  当时陈后主还特地选宫女千人习而歌之。这明明形容的是嫔妃们娇娆媚丽,堪与鲜花比美竞妍,但却笔锋一转,蓦然点出“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的哀愁意味,时人都认为是不祥之兆。当时隋文帝处心积虑地要灭掉陈朝完成统一,但陈后主认为“王气在此,役何为者耶?“孔范附和:“长江天险,限隔南北,今日虏军,岂能飞渡耶?“居然大事化小,无视隋文帝的勃勃雄心。

  隋文帝开皇八年三月,下诏:“天之所覆,无非朕臣,每关听览,有怀伤恻。可出师授律,应机诛诊,在期一举,永清吴越。“于是发兵五十一万八千人,由晋王杨广节度,分进合击,直指陈朝都城建康。晋王杨广由六合出发,秦王杨俊由襄阳顺流而下,清合公杨素由永安誓师,荆州刺史刘思仁由江陵东进,蕲州刺史王世绩由蕲春发兵,庐州总管韩擒虎由庐江急进,其他还有吴州总管贺若弼及青州总管燕荣也分别由庐江与东海赶来会师。大军攻破建康。其中韩擒虎亲率五百名精锐士卒自横江夜渡采石矶,紧接着贺若弼攻拔京口,形成两路夹击,最先进入朱雀门的是韩擒虎。

  当时陈朝后主陈叔宝惊荒失措。平日围绕在他身边的一般侍臣,还力劝他仿照梁武帝见侯景的故事,摆足架势会见韩擒虎。当年侯景以千人渡江,攻下台城,去“拜见“梁武帝,面对八旬老翁,犹觉天威难犯,背上冷汗涔涔而下,惶惊不已。而今时移势易,韩擒虎不是当年的侯景,而陈后主也不是昔日的梁武帝,陈后主不理会群臣的看法,只说:“非唯朕无德,亦是江南衣冠道尽,吾自有计,卿等不必多言!“大家听他说:“吾自有计“,立即作鸟兽散。韩擒虎本期望攻入宫中,抓住皇帝,立一头功,想不到宫殿中空空如也,鬼影也没有一个,陈后主不知去向,这可大事不好。陈后主虽然无能,但一个有野心的人却可利用他起事给政权带来不稳定因素,当即下令搜查。后宫佳丽都已列在景阳殿前听候发落,还不见了张丽华与孔贵妃,韩擒虎差一点把官苑掀翻过来。最后只剩下后花园中的一口枯井了,一群士兵中趴在井口大呼小叫,但井中寂然无声,士兵中有人建议用大石头投入井中,这时井中忽然传来讨饶的声音。于是用粗绳系一箩筐坠入井中,众人合力牵拉,觉得十分沉重,大家首先以为皇帝的龙体确实不同凡体,等到拉上一看,才发现陈后主、张丽华、孔贵嫔三人,紧紧地抱在一起坐在箩筐中。士兵们一见欢声大笑。据传由于井口太小,三人一齐挤上,张丽华的胭脂被擦在井口,从此,这口井被叫做胭脂井“,但也有人不耻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的行为,把它叫做“耻辱井“。

  倘若陈后主能够及早防备,隋军不见得就轻而易举地渡过长江天堑;如果守城军士十万人能够齐心协力,隋军又焉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假使城破之时陈后主能够奋其勇毅,登高一吁,未尝不可以收拾军心,重整旗鼓,拚掉韩擒虎的区区五百人马。无奈陈后主只是一个脂粉堆中出色当行的风云人物,一旦到了与敌人拼战的时俟,简直就是一个胆小如鼠的窝囊废,自以为得计地投匿胭脂井中,不啻是死路一条,徒然给后人留下笑柄。陈后主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在国亡城破之际,理当以死殉国,否则有何面目苟且偷生?张丽华、孔贵嫔等人也应殉节兼殉情,为南朝最后留一抹凄美的彩霞,然而她们都丢人现眼地硬是要等到敌人来决定她们的命运。后人有感于此,作诗讽刺:

  擒虎戈矛满六宫,春花无树不秋风;

  仓皇益见多情处,同穴甘心赴井中。

  韩擒虎当时并没有为难陈后主,等到贺若弼人城,听说韩擒虎已抓到陈后主,赶来相见,对他说:“小国之君,入大国之朝,不失作归命侯,无劳恐惧!“陈后主一再拜谢,惶恐战栗不已。

  诸事停当,各路军马业已次第攻略陈国各州郡,统帅晋王杨广派遣高颖先行入城,收图籍、封府库,高颖-一照办,后来晋王杨广令人在清溪旁将张丽华处斩。

  唐代魏征在陈后主本纪中评论说:“生深宫之中,长妇人之手,不知稼穑艰难,复溺淫侈之风。宾礼诸公,惟寄情于文酒,眼近小人,皆委之以衡轴,遂无骨鲠之臣,莫非侵渔之吏。政刑日紊,尸素盈庭,临机不寤,冀以苟生,为天下笑,可不痛乎!“

  唐代大诗人杜牧夜泊秦淮,闻岸上酒家女子还在月下高歌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歌声凄婉,兼蕴南朝幽怨气韵,良夜宁静,益增遐思,于是作《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南朝虽亡,但张丽华留下的风流韵事,至今仍惹人玄想不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啊,几许风流随风而去。。。。。。“讲着讲着,就不听她说话了,我转头一看,原来她睡着了。

  她睡着了我还睡不着,我只有起床去书房拿起一本书看看,我刚好看见一本我之前从未见过的一本书,名字叫做:《承远主义》其中有一篇文章的名字叫做:《活着的理由》,于是我就好奇的打开了书,看了那片散文:”活着,人为什么要活着?人活着有什么意义?

  我读了轩耳先生的《何是人生意义》一文后,我深受启发,人为什么要经历人世间的生老病死,为什么要活着。

  这些问题时刻伴随着我,难道这的如轩耳先生所说:“古人的底层,只为了活着,麻木地活着,宁愿被奴役、被压迫。”

  我一遍又一遍的读《何是人生意义》一文才发现,人活着,一辈子是无理由无意义的,那些所谓的“功名利禄”、“永垂不朽”全都是以时欺人,人就是真的“精神长存”,到头来还会经历“遗忘”二字。现在许多人被称为“英雄”、“伟人”、“名人”,他们的名字几乎全世界都知道,但是谁又敢保证上百年、上千年后有人还会清晰的记住他们?的确,正如轩耳所说:“人们都害怕第三次死亡。”不错,我也害怕,但是害怕又有什么用?最后不还是得经历?还是得被遗忘?

  我认为,人是因为死亡而活着,人活着就是为了等待死亡。如果你为国家、社会、集体做一些贡献的话,你活着的理由就比较充分了,意义就比较大了。

  《匆匆》一文中,朱自清先生飞速地与时间赛跑,想要自己活的更充实一点、更丰满一点,但是我却不认同朱自清先生的观点,我认为人只要慢慢的活着,在底线上干自己想干的事、干一些对国家、对集体有利的事就行了。

  我也不认同自暴自弃、荒废时间、自生自灭的观点,因为人生也不是纸上谈兵。

  我虽然认为人为死亡而活着,人活着的理由就是为了等待死亡,但是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任务,所有人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这一切的一切,均为猜测。“看着看着我也不知不觉的睡着了。

  第二天我醒后,发现我没在书房,但是眼前的景象尤其陌生,这里的建筑仿古,我的衣服也成古装了。

  ”难道我又穿越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