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是愿皆是如愿
秋日的中坡山,落叶纷纷铺满地,是众多游人的驻足之地。宽阔的石板路,行人步履悠悠,空中落叶缤纷,地上落叶成群,远远地看见山那头,枫香、香果树、兰果树、鸡爪槭、吴茱萸叶子火红一片。
“我记得咱们小时候,总是在山间奔跑,肆意畅快;总是在溪水玩耍,眉眼欢笑;总是在林中穿梭,酣畅淋漓。”林芸一边爬山一边对身边的人说。
“还记得小时候经过寺庙时,暗红陈旧,人烟稀少,抱着好奇敬畏之心;如今这里已被翻新,红墙橙瓦,烟火旺盛,抱着寄托虔诚之心。”江墨辰说,“那些红带子也不知是许了什么愿望。”
中坡历史悠久,有民谣称“中坡山下十二弯,处处都有蛮寨院,十里一石碑,两里一茶亭,弯弯岩板五尺道,三里四里庙成群“。历史上,相邻的贵州省、四川省及本省麻阳、辰溪、芷江等地每年都有香客前来中坡烧香拜佛,后因战乱连年,寺庙大部分被毁,今仅存遗址。
“你们有许过愿望吗?”余倩问江墨辰和林芸。
“我可不是善男信女,不信这个。”林芸摇摇头,表示从未许过愿望。
“我也没有许过。”江墨辰回答。
“许愿又不一定要实现,只是想表达一下自己内心的期望。”胡轩启说,“偶尔信一次,说不定真实现了。”
“你许过?”余倩好奇地问。
“嗯,为你。”胡轩启回答,“衡山也有红丝带。”
“你许的啥?”余倩问。
“不可说,不可说。”胡轩启打了一个“哑迷”。
中坡山内,绸带展展,溪水潺潺,不时还能看见有人挑着水桶,从林中小径走出来。没想到这么多年,这提着空桶上山,挑着中坡山泉水下山的“乐事”,依旧延续着。
“我猜猜,他呀,肯定想为你求一份姻缘。”林芸说。
“怎讲?”余倩擦了擦额头的汗,问。
“他希望你将来嫁给一个好男孩,最好是他。”林芸说完,就朝胡轩启一笑。
听到这番回答,四个人都笑了。
一条条红丝带被寄予希望,绑在古树上,垂在空中,红与绿的碰撞,是愿,是愿,皆是如愿。
中坡山内的石阶路,阶梯约有千阶,每一条路都有不同的亮丽风景,一登到底便能俯观山野奥秘。
溪流渐渐流淌至湖泊中,湖面上小船在摇晃,船中小孩激动地喊着“爸爸,爸爸,快踩”。湖旁杨柳依依,风雨桥立在前方,游人坐在里头,聊着天,唱着歌。
余倩认识胡轩启的时候是十六岁,十六岁,多么好的年纪。今年是他们在一起的第三个年头,他们考取了同一个大学,选择了相同的专业。
命运很眷顾他们,他们是同班。
女孩子的青春是很短暂的,余倩所有的青春时光都用来陪伴了身旁的男孩子。但是,等一个男孩子长大真的太久了。
余倩觉得胡轩启不够成熟不够稳重,她有时候觉得他很幼稚,她甚至都忘记了她到底为什么会和他在一起,她没有了当年心动的感觉。很多时候,大约是习惯了胡轩启的存在。
这份感情从一开始就是不被人看好的,风雨太大,谁又能为你遮风挡雨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