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提名,人选
中午,宣传培训开会,针对七个例子针对性地讲出现的问题。
【春季下学期首次升旗仪式】
6 月 1 日
在南广场国旗台
校国旗仪仗队举行了本学期首次升旗仪式
时隔五个月
在疫情得到初步控制下
仪仗人归来,整装待发!
伴随着初升的新日,微凉的清风
他们身着神圣的军礼服
用满腔的热血和无限的敬意
升起了承载着希望的国旗
挺拔的身姿,坚定的眼神
表达着仪仗人心中不屈的信念
这次特别的升旗代表着一个新的开始
朝阳照亮黑暗
清风拂去阴霾
仪仗人的传承仍在继续
就像国旗依旧飘扬
就像潮浪气势昂昂
例二:
【第九届国旗仪仗队疫情下特殊的升旗仪式】
6 月 1 日,
校国旗仪仗队再次集结,
在XX大学南广场国旗台,
举行一次特殊的升旗仪式。
虽然这次没有观众,
但我们心中仍有信仰。
这是历经疫情波澜后的夏天,
六个月的抗击新冠,
五个月的等待复苏,
终于在今天,
国旗飘扬在蔚蓝的天空,
校旗随风自由地舒展,
院旗沐浴着阳光,
象征着校国旗仪仗队的圆满汇合,
宣示着校园教学秩序的全面恢复,
过去,现在,未来,多少个清晨,
国旗永远会在校园飞扬
现在的我们略显稚嫩,
面对疫情手足无措,
但是我们依然散发着微弱的光,
坚信未来,我们可以乘风破浪,肩挑大梁!
现在,努力学习,锤炼本领,
提升修养,胸怀天下,
未来,由我们续写华章!
我们见证了祖国的强大,
今日,亲手将国旗升起,
此后,肩负起祖国希望!
例三:
【第九届国旗仪仗队疫情之后第一次队内升旗】
这场新冠,来的突然
距离阻隔,相聚延后
然而
我们会晚到,却永远不会缺席
6 月 1 日
在南广场国旗台
第九届国旗仪仗队参加了疫情之后第一次队内升旗仪式
今天,于我们,于学校,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阔别已久的升旗
我们更加重视,因为它更加有意义;
隔离期满的第一次活动
我们更加积极,校园更加有活力;
熟悉的口令,严谨的操作
终于又一次扬起了五星红旗
回归,是往昔三月的期盼
期盼,是心底的坚守
归来,是未来永远的守候
守候,是内心的热爱
誓言一直在!我们一直在!
疫情之下,我们仍然坚守,看到国旗和太阳一样升旗。疫情阻止不了我们学习,也不能阻止我们履行升旗的责任,更不能阻止国家的前进。从第一周开始,之后的每周周一早晨,我们都将相聚南广场,感受这一光荣自豪的时刻,接受开启崭新一周的神圣仪式!
例四:
【因为信仰,少年再次相聚】
——本学期首次升旗
6 月 1 日清晨的国旗台,
恢复了以往的生机,
由于疫情的影响,
这一次的升旗,来的有点迟,
但不变的守候,崇高的信仰永远不会晚到
当永不停歇的时光指针,再次指向周一的时候,
我们怀揣一颗诚挚坚毅的心,面对国旗庄重敬礼。
阳光映衬着身上的橄榄绿,崇敬充斥着整个心房。
再次戎装加身,迈出坚韧步伐;
湛蓝天空为伴,红旗再次飘扬;
少年满腔热枕,征途剑指星辰。
例五:
【疫情过后第一次升旗仪式】
——第九届国旗仪仗队
6 月 1 日,
在南广场国旗台,
疫情过后的第一次升旗仪式,
迎着东方的晨曦,
你们再次肩负起了这神圣的责任。
带着对国家未来的展望,
以及一颗赤诚之心,
扬起旗帜。
你们坚毅的面孔,
铿锵的口号,
都未曾变过。
新学期,新目标,新征程,
相信你们能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以饱满的热情,
昂扬的斗志,
务实的作风,
升好那三面旗。
有你有我,齐心协力。
春暖花开,未来可期!
例六:
【第九届国旗仪仗队第一次升旗】
待凛冬离去,雪融草青,相信一定有新的相逢将温暖延续。在 6 月 1 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国旗仪仗队的所有队员们将再聚南广场,站上国旗台,打破这疫情期间校园的沉寂,他们即将迎来本学期首次升旗。
等待着他们的又会是怎样的挑战呢?动作的不连贯,口号的不熟练,队员之间的契合度。由于很长一段时间的停训,他们似乎生疏了许多,但为了能够出色的完成此次升旗任务,在紧张的期末备考阶段,他们抽出空余时间抄口令,背动作,戴着口罩一遍又一遍地演练,可以看得出,他们真的很用心很努力的在做这件事。
瞧,整齐的步伐,伴着铿锵有力的口令声,他们来了,肩上扛起的是三面鲜艳的旗帜,国旗校旗院旗,在晨曦下,熠熠生辉,显得格外耀眼。国歌校歌再次回荡,国旗校旗再次飘扬,国旗仪仗队的成员们也褪去了稚嫩的模样,肃穆伫立南广场,跳动的心脏敲打着胸膛,剩下的便只有无比的激动和亢奋。他们做到了,他们的做到了,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掌声是属于他们的。
尽管仪式是那样简单,但意义深远。我相信,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深体会到了那与众不同的心动时刻,感受到了那鼓舞人心的振奋。不管离祖国的心脏有多么遥远,但那腔爱国的热血同样是沸腾的,那份爱国之情同样是真挚的。
那一刻的庄严肃穆,那一刻的骄傲与自豪,是不言而喻的。歌声里满含着每一个人对祖国的热爱、对国旗的尊重。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象征我们的国家日益繁荣昌盛,提醒我们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告诫我们时刻都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久别重逢的南广场
久别重逢的国旗仪仗队
在二零二零年六月一号这天
重新着装换上了军礼服
再次重返南广场
再次踏上熟悉的行进道路
再次承担起日常升旗的责任
用手举起鲜艳的五星红旗
迎面东风正盛
今日,
他们又一次亲手将国旗升起
而今日,
国旗下也见证着他们的成长
———青春在国旗台下绽放
例七:
重回战场,谱写青春赞歌
为响应国家复学的号召, XX 大学全体师生,砥砺前行,在
XX省于第一批成功复学。
疫情势微,但仍未消失,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为抗疫增添信念。
复学后,校国旗仪仗队有序安排队内各项事物,为升起国旗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国旗飘扬,扬我国威,疫情退散。
6 月 1 日
在南广场国旗台
疫情下复学的第一次升旗
对于我们,意义重大
军容整齐,
步伐坚定,
动作流畅。
校国旗仪仗队全体成员,
不负韶华。
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那抹鲜艳的红色
深入每位仪仗人的心里,
打上深深的烙印。
校旗与院旗在校歌声中缓缓升起,
那黄色与紫色的旗帜,
是对中医的坚守,
是对祖国的期盼。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升起三面旗帜。
用我们的青春,为祖国歌唱;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青春赞歌。
肩上国旗,宛若泰山
那无可比拟的重量,
是永不磨灭的信仰;
是铭记于心的责任;
是繁华落尽后的坚守。
注视国旗,那抹鲜艳的红色
在心中深深印刻,
印刻下祖国的付出;
印刻下祖国的威仪;
印刻下祖国的无上荣光。
扬起国旗,迎风招展
那冉冉升起的样子,
是国际地位的快速提升;
是中华巨龙不断腾飞的缩影;
是祖国重回世界之巅的决心。
虽有疫情,
但这是为我们所统帅的战场,
用青春谱写赞歌,
扬我大国威仪,
为抗疫增强信念,
愿我们,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姚盈萱,说一下自己组的优点和缺点。”余佳佳在会议上说。
姚盈萱有些慌张地站起来,说:“报告!”
长达十秒没有下一句,姚盈萱的眉头皱了起来,她抿了抿嘴,有些犹豫地说:“优点是后面写的很工整,缺点是标题好像偏题了。”
“好,坐下来。”余佳佳点头,“我们看例四,的确不看标题,的确写的还不错,但是一篇推送最重要的就是标题要吸引人,很明显这个标题有些偏题了。”
之后,开始详细讲了例二和例三。
在讲例三的时候,余佳佳提出了一个问题:“例三的‘回归’这句之后的话,可以怎么改一下吗?”
余佳佳点了两个小队员,没有听到她想听到的答案。她向第一排看去,叫了米轩毅的名字。
米轩毅站了起来,答:“报告,回归、期盼、归来、守候,可以形成一种修辞,每句开头用上一句结尾的词。”
“坐。”余佳佳有点惊奇,不是才说自己不适合宣传的人,怎么会如此回答到“点子”上,“对,他们这个例子想用‘顶针’的修辞,可是最后没写全,米轩毅说的很对。”
不过三秒,余佳佳就明白过来,问米轩毅:“你是不是刚刚看了我批改过的资料,看到我是这样写的!”
全场忍俊不禁,刚刚才表扬,表扬不过三秒——看来,佳佳姐可不是一个好糊弄的队长,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米轩毅低下头,偷偷笑着,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佳佳姐。
开完会,丁琦瑞和余佳佳留在了教室,讨论宣传预备队委人选。
宣传需要提交名单,上报给队委会——因为其特殊性,所以宣传不需要交报名表,是直接由相应队长提名,队委会在尊重提名人选的是否愿意留队前提下,讨论后可以定下来的,遵从自愿,保留强制。
“姚盈萱的确是个不错的人选。”余佳佳说,“但是我不想上报她的名字,因为她可能并不想留队。”
“填了报名表的,只有四个人参加了宣传培训。”丁琦瑞解释,“实话说,我觉得米轩毅是还不错。”
“不行,不把他留在宣传,他想留办公室。”余佳佳不同意。
丁琦瑞不是很理解,便问:“你明明很看好这两个人,为什么现在却不同意了?”
余佳佳摇头,回答:“不为什么,我们换人选。”
丁琦瑞没有寻根究底,他并没有为这个事情与余佳佳意见不合。最后,并没有按照之前计划的那样一个一中队一个二中队,而是选了两个二中队的。
如果喜欢一个小队员,让他做宣传吧;如果爱一个小队员,就千万不要让他做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