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回诗眸

第114章 读《瓦尔登湖》随感

回诗眸 花诚少 1342 2024-11-14 05:45

  “一直在想这个人为什么要跑到人迹罕至的瓦尔登湖畔去生活,又为什么出这样一本书。

  实在令人难解,我想,当他决定要往前去的时候,绝对没想过以后要出一本书,来讲述这段经历。他是带着何种目的的?也确实令人难解。

  但,或许,他也不知道,正因为不知道,他对自己的生活也无比迷茫,所以他选择了去瓦尔登湖畔,而他也果然没去错,他去时不带任何目的性,归来时却收获满满。

  有人说这样太不成熟,或许他家里很有钱吧,能让他这样造,有人说人家哈佛高材生,像怎样就怎样。可能我们都错了,在我们都争执究竟怎样的活法才算有意义时,梭罗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意义,世间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才是世界之所以绚烂的原因,生命之所以顽强的根本。”

  任何带有目的性的努力都只能是一时的,

  只有发自内心的纯粹的热爱,

  才能真正地做到一往无前。

  人们所进行的一切竞赛都是短暂的,

  因为结果一旦产生,

  比赛本身就会永远的逝去,

  不复存在,

  换句话说,为了爱而去爱,

  本身就是一件极不可靠的事情,

  当爱与不爱结果已定,

  爱本身就成为了一件无比乏味的义务的琐事,

  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没有目的,

  因而它本身才能如此顽强的存在,

  应该庆幸,生命是不带目的性的,

  不然这个目的会给生命带来衰亡,

  当存在变得有意义时,

  它本身便会变得无比脆弱,

  因为这个意义变相的给生存设定了上限,

  当这个上限被打破,

  生命便会土崩瓦解,像向上扔去的石子,

  地心引力给它限定了所能到达的高度,

  超过这个高度,便从此下落。

  没有意义,反而有了更多的意义,

  每个人都能定义意义,

  于是就有了永恒的动力,

  就像为什么古代专制的王国总是不能长久,

  因为强权规定了它所认为的“意义“,

  使生存变成一种带有义务性质的琐事,

  生命的活力也便开始衰落,

  人民浑浑噩噩,国力衰微。

  而那些开放的国度,

  人民的创造力无限,

  原因在于人民忙于各自发现人生的意义,

  使得他们更加积极地努力参与社会生活,

  各自为自己的意义而忙,

  戏剧,电影,文学,科学,各式的“意义“,

  都能自由发展。

  以至于它们的影响力可以席卷全球,

  甚至时空。

  当意义被规定,

  选择也便没了意义,

  人们只能选择走向坠落的过程,

  像那颗飞向天际的石子。

  而梭罗正是在那样意义被强制赋义的时代下,

  选择了做一颗脱离了地心引力的石子,

  这样做,没有目的,只是为了,更有目的,从而更有意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