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原,
那是诸葛亮最后的气息。
李福离开之后,诸葛亮也算是交代了自己所有的后事。
无论多么伟大的灵魂,最后都将面对死亡。
这个夜晚很冷,很漫长。
诸葛猜想,自己恐怕是熬不过这个夜晚了。
即便身体已经无法动弹,嘴巴也只能机微弱的开合,
但是诸葛亮的大脑却依然是清醒的。
面对这即将到来的死亡,诸葛亮是那么的无奈。
他太想成就万古的功业了。是的,他太想了……以至于他六次出兵于岐山。
但是……天命如此,
越是努力去做一件事情,越是为他倾注所有,甚至熬尽自己最后一丝气力,却越是无法完成。
也许这所有的失败,都是因为自己的执念太重了吧。
……
自我躬耕南阳之时,便有天下之志。
我自比管仲、乐毅,
不俗于刺史、郡守。
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心中有多少的傲慢。
我自然不会平凡的一生,
亦要成就万古之功业。
我也必须成就功业!
因为这就是我的一生。
……
先帝看出了我的好胜之心,也曾多次暗示过我。
但我却不以为然。
后来……
先帝征战于天下,却只让我做后勤。
这让我十分的不甘。
也许只有先帝才是最了解我的人。
先帝知道我的才干,
也知道我的缺点。
先帝不是不知我,而是想磨去我的锋芒。
我这把剑太锐利了!
……
先帝驾崩之后,
我迷失了自我。
那时我的心中只有两个字,
那便是“征伐”!
是的,
只有征伐!
我要用我的才能征服整个世界,
我要用一己之力扭转整个乾坤!
我忍耐了一生的杀心,
终于被释放了出来。
我太想胜利,
太想赢了,
太想证明我比庞统、法正更会用兵。
我太想向先帝证明,
你应该用我去统领三军。
但是……
今天,
我终于知道,
我错了,
我错的太过的彻底。
我甚至毁掉了先帝创业的江山。
……
我应该学会隐忍,
我应该学会低调,
我应该学会释然,
我应该学会放手。
但没有,
过度的插手,
让我过度的劳累。
我不信任别人,
让我事必躬亲。
……
也许不那么急功近利,
不那么过度劳累,
我也不会阳寿如此,
……
其实……
我应该多发展经济,
休养民生,
等待时机,再图大业。
……
但没有如果,
我死之后,我汉室的天下又将何人以继?
是我,耗尽了自己,又耗尽了国运。
先帝,臣愧对与您!
……
诸葛亮的眼前已经变得一片漆黑,
诸葛亮知道,虽然现在已是深夜,但绝不至于只有黑。
诸葛亮也知道,就在他的脸庞一定还燃着一直蜡烛。
但诸葛亮也知道,自己再也看不见光明了。
等待着黑暗的尽头,便是死亡了。
……
诸葛亮以《出师表》、《诫子书》两部千古之文,进入了文人世界。
诸葛亮没有想到是,自己的万古大业没成,却成为了后世文人的榜样。
汉朝的文人觉得诸葛亮并非汉臣,没有人来迎接他。
建安文人亦都对立于蜀汉,也没人来迎接他。
诸葛亮来到文人世界,略显得有些孤寂与失落。
此时的诸葛亮,也终于沉淀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