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治蝗
程咬金蹩着眉头,好像在思考。
沈毅也不打搅,收起大部头,取出一坛酒,一盒下酒菜,便自顾自地靠在躺椅上,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小憩起来。
第二天,收到消息的沈毅再次取出大部头。
不过片刻,程咬金便登门拜访。
随行的,还有一百全副武装的玄甲军。
沿途之人惊惧。
认出方向的,大多以为沈县伯犯了大事。
可唯有沈毅知道,这不过是李世民集团对于水泥和钢铁的重视,防止出现意外罢了。
交接完毕后,沈毅便离开了逍遥村。
……
无名之地。
此刻的沈毅手里,拖着一个微型玻璃缸一样的器物,如果放大来看,可以看到里面有一些小龙虾、馒头蟹、螳螂虾、枪虾,又搞了几只蜜袋鼯和豚鼠,还有十几只狸花猫。
路上又收集到了一些猫薄荷的种子,分开后放入系统空间。
虽说没有纯粹地步行,但也没有急着去找椋鸟。
此时沈毅正站在珠穆朗玛峰的峰顶,等待日出。
下方是浓密的云海,像土地一样厚重,却是雪白之色,一望无际。
忽然间,一抹红霞升起,半边的云海皆被染红。
沈毅陶醉在此等美景中,过了半晌,才继续启程西行。
……
贞观元年,春。
逍遥村的村民依着沈毅去年做下的安排各自忙各自的。
青壮负责深耕翻地,十多岁的孩子们在养殖场投喂肉畜,女人们要么在家做活,要么在外面赶鸡鸭。
整个村子一副欣欣向荣之象。
这半年多来,村里人私下念叨的,不是今上多么多么好,而是新东家,县男沈大人,又是发粮又是给鸡鸭的。
在这些人看来,自己干的些许力气活根本值不上这个价,鸡鸭就不说了,不论是县男大人管的饭还是领回家的米,一看就是上等的精米,颗粒饱满,没有一点麸子,也没有像以往一些奸商一样掺沙子。
一直到小年,几乎家家都有余粮,而且大约一半左右的庄户养殖的鸡鸭可以出栏一部分吃了。
至于那些吃不上鸡鸭的,如果有人馋了,也会取些粮同邻里换些肉来,虽然不多,但也算见了荤腥。
可以说,今年这个年,是这些庄户这辈子过的第一个如此美好的年。
人人都对沈毅感恩戴德,甚至家里有娃的,都对孩子说,将来一定要全力回报东家。
忽然,众人听到一阵清脆的鸟叫。
抬头一看,却是一片鸟群,大概有数千只。
紧接着,便见沈毅驾着一辆平板马车进了村。
“老赵。”
“东家,有什么吩咐?”
管家老赵行了个礼。
“这些鸟别饿着,有大用。车上是鸟粮,勤喂着些。”
“是,老爷。”
“还有,再寻块地,挖个池塘,引入活水,我要养些东西。”
管家领命退下。
回到内堂后,沈毅便兑换出数百个卷轴,有大有小。
吩咐人准备马车,装上卷轴,顺便给程府递上拜帖。
……
第二天下午,沈毅如约来到程府。
一番寒暄过后,沈毅直入主题:
“想必程公爷已经知晓我引入数千飞鸟的事了吧?”
程咬金点头:“确实知道了,只是不知先生用意。”
沈毅长叹一声:“以我之见,最近几年必有旱灾!”
程咬金一惊。
且不论真假,只这句话便已经足够吓人。
“敢问先生,这旱灾,和先生引入飞鸟可有什么关系?”
“当然,想来程公爷应该听说过‘逢旱必蝗’吧?”
程咬金这才想起了这一茬,顿时忧心不已。
转念又想到沈毅的作为,难道……
“这鸟,专门克制蝗虫。去年请旨,命农户以石块围田也是为此。”
沈毅一句话证实了程咬金的猜想。
然而,沈毅话锋一转:“可惜,我一个人终究心有余而力不足,虽引进几十万,却又将之散布在了大唐十五道,因此,每一道能匀到的,不过万余只罢了。”
程咬金的心再次揪了起来。
说到这里,沈毅掏出两个册子:
“程公爷不必惊慌,这蝗虫若烹饪得法,亦是一道美食。
这其中一本便是蝗虫的烹饪之法,另一本则是灌溉所用器械的图纸。
再鼓励农户散养鸡鸭,届时三管齐下,捕获蝗虫烹而食之,飞鸟家禽捕而食之,增大灌溉力度,使旱灾不旱,断其繁衍,想来应当可以极大地减少蝗灾带来的损失。”
“先生大才大德。”程咬金起身长揖。
程咬金虽然平时一副混不吝的样子,但到底是拎得清的。
先不说沈毅的神通手段,只这治蝗手段便值得敬重。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消息是假的,治蝗之法也没有作用,但灌溉之法总是真的,是实实在在的。
一旦推广开,至少每年的收成不需要完全看老天爷的脸色。
沈毅接着道:“外面马车上的几百个卷轴,还要麻烦程公爷转交陛下。”
说着,沈毅将带进来的两个卷轴递给程咬金。
程咬金打开一看,卷轴上面五个大字——“大唐堪舆图”,顿时呼吸急促。
手里这幅是大唐的行政区划图,图为彩绘,极其精细,纸张厚实坚韧。
又展开另外一卷,却是一副地形交通图,同样是彩绘,却更为精致,不只用粗红线标注了官道,还用不同的颜色标示了各地相对海平面的高度。
“不知先生带来了多少?”
程咬金只知沈毅带了好多卷轴,并不知道具体数量。
“除两卷巨幅全国堪舆图外,另有大唐十五道堪舆图共三十卷,三百五十一州、府、都护府共七百零二卷,以及公爷手上的这两卷便携的全国堪舆图。”
……
后面的事沈毅没有关心。
沈毅回到逍遥村时,村民已经将池塘挖好了。
也恰好赶上天色将晚,沈毅将池塘做了一番布置,而后趁着夜色,将数千尾龙虾苗投了进去。
随后,又在池塘入水口外,又挖了两个浅洼,其中一个放入一些淡水观赏鱼,另一个放入全套的海缸,将观赏海宠放了进去,并做好分隔。
而且沈毅别出心裁的用镜子做海缸的底部。
接着,又在宅院旁盖了一个宠物房,分好隔间,将带回的宠物分别放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