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美漫的奇怪打开方式

第3章 大丰收

  天亮后,又驾车去生产基地,拉回来几百套衣服、十台摇蜜机、几十套防护服,以及一个成品蜂箱。

  午休时,命人集合全村老少,一指那两辆马车:

  “各位,这些衣服,优先提供给干农活的,一套十五文,或者等价的物品也可以。”

  众人哗然。

  这个价格可以说是很良心了,甚至算是半卖半送。

  “大家静一静。”

  众人闻言,纷纷安静下来。

  就听沈毅接着说道:“另一辆马车,是饲养蜜蜂用的东西。

  那个木头盒子,便是可以移动的蜂箱,一个可以容纳上万的蜜蜂。

  而且即使装满蜜蜂和蜂蜜,也不会很重,可以带着四处追赶花期。”

  众人再次哗然。

  “大家听我说,和蜂箱放在一起的衣服,穿好就可以避免蜜蜂蛰咬。

  取蜜的时候,将蜂箱里面的框巢固定在那边的铁皮桶里,然后摇动握把,蜂蜜就会被甩出来了。

  蜂箱制作简单,有意向的可以打开研究看看,不过防蜂服数量有限,大家斟酌好。”

  “东家,这些东西又是个什么价啊?”

  人群里有人问道。

  “防蜂服五文一套,蜂箱成品十文,有条件的也可以自己做,摇蜜机,哦,就是那个铁皮桶,是公用的,不过用的时候要找管家登记。”

  众人山呼……没敢呼万岁。

  但是心情却是十分激动。

  那蜂箱,既然东家说可以自己做,那么至少不会太难。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尺寸问题。

  别做的太大或者太小,用不了摇蜜机。

  至于防蜂服,很多人自动忽略了。

  蜂蜜可是个赚钱的玩意儿,只要不被蛰死,剩下的都不叫事儿。

  ……

  一晃几个月过去,眼看着快要秋收。

  某日,沈毅遣人给程府送上请帖和一封信,信中委托程咬金在秋分当天,邀请司农寺主官及其他有司官员,前来逍遥村参观秋收。

  并且借口逍遥村没有大秤,需要借用司农寺的秤来衡量秋收成果。

  看完信后的程咬金,整张脸都快皱一起去了。

  翌日。

  大朝会将要散朝之时,程咬金将这事奏上。

  虽有人觉得这个新晋县伯狂妄,但没人敢说出来。

  经过一番商议斟酌后,李世民最终拍板:

  “逍遥村沈县男想邀请当朝官员,于秋分当日前往参观秋收。

  着户部尚书、司农寺卿,并其余有司官员,前往观之。”

  顿了顿,李世民也不管一众文武反应,继续道:“其余有兴趣者亦可同往。

  司农寺卿。”

  “臣在。”

  “记得带上大秤。”

  “遵旨。”

  一众官员虽然疑惑,却也不敢多问。

  不过有一点,大家倒是达成了共识:皇帝陛下对这位沈县男十分重视,程咬金这个老匹夫和他的关系好像也不错。

  这就值得品味了……

  好在现在离着秋分也就三天左右,顺利的话那时就能窥见一二。

  ……

  三天后,秋分。

  这天早上,逍遥村颇为热闹。

  除了村子里的百姓来田边围观外,满朝文武除却一些体弱多病的,但凡上了品够资格的,基本都来了。

  李世民也在其中。

  一行人俱都是一身便服,不过人群的规模倒是不小。

  沈毅还特意从逍遥楼请回来几个厨师。

  忽然间,不知是谁吆喝了一声:

  “吉时已到,开镰喽~”

  一瞬间,一众庄稼汉便像听到发令枪一样,拎着各自的工具就冲向了自家的农田。

  ……

  另一边,沈毅在给一众官员介绍:

  “各位大人,这边的是玉米,耐旱、耐寒、耐贫瘠;秸秆粉碎后,可以做家畜饲料,也可以还田做肥料。

  采摘下来的玉米,剥掉外皮,清理干净须子,既可以煮着吃,也可以烤着吃,不过只有籽粒可以食用。

  玉米芯可以用来造纸、制糖、可作为饲料预混料、做胶水或浆糊的填充剂、处理皮毛,还可以用来种植蘑菇。”

  众人惊讶不已。

  “这边的是土豆,吃的是地下的块状根。

  不过要注意的是生土豆不能吃,发芽的土豆也不能吃,有毒。

  一般可以煮熟之后吃,或者切片切丝炒菜、切片油炸都可以。

  还有一种吃法,就是将土豆煮熟,捣成泥,加入其他菜品或佐料拌饭。

  土豆种植也比较简单,将生土豆催发芽后,将带芽的部分连着周围一同切下来,经过适当处理后便可以栽进地里。”

  “这边的是地瓜,吃的也是块状根,可以做主食,不过不能常吃。

  一般烤熟吃或者煮熟吃,也可以切成块,炸熟之后挂上糖霜吃。

  和玉米芯类似,地瓜的根茎叶也可以用作饲料喂猪。”

  “其余的想来各位大人都认识,这边的油菜可以取籽榨油,那边的大豆也可以榨油,剩下的豆饼还可以做饲料、肥料。”

  说着,指向另一个方向:“那边的高粱可以用来酿酒,水稻和小麦就不用说了,都是主食。”

  说实在的,这些大臣要说都不认识这些,也不大可能。

  但是应当有相当一部分,只认识处理之后的粮食。

  此刻众人虽然有些震惊,但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而这也算是沈毅的计划——

  刚才给这些官员介绍的时候,不论什么,他都没有报上预计产量……

  见庄稼距离收完还要一段时间,程咬金倒是很有眼色地来到沈毅身边,将他请到一旁:

  “沈先生,您看,这恐怕还得一段时间,是不是搬来座位让大家歇一歇?”

  说着,还用眼神往李世民那里示意了一下。

  意思很明显:最起码得让皇帝陛下歇歇脚吧。

  沈毅自是明白程咬金的意思,嘴角一撇:“想坐着?可以啊,那边有镰刀,合格收割十平方丈就可以搬凳子歇着去了。”

  程咬金顿时有些急了,却听着沈毅悠悠道:“我也没去帮忙,没见我都站着呢吗。”

  程咬金闻言一噎。

  沈毅见状一乐:“换个角度想,今日过后,史书上有一句‘今上体察百姓疾苦,亲持镰刀,助百姓秋收’,再将消息透露出去,暗中请说书先生说上几回,如何?”

  程咬金眼睛顿时亮了,随便行了个礼便匆匆离去。

  不多时,便见李世民在一众官员的劝阻下,撸胳膊挽袖子,提着镰刀就进了农田。

  这下可把众官员愁坏了。

  不过也没办法,跟着上吧。

  要不怎么着?

  皇帝亲自动手收割庄稼,做臣子的干看着?

  怕不是想屁吃。

  不过好在剩下的田亩不多了,众人很快收割完毕。

  趁着这会儿功夫,沈毅回到仓库搬出来一把折叠躺椅,一把遮阳伞,一张小圆桌。

  又命管家找人搬来几十把太师椅,配上木质垫板,防止椅子陷入泥土中。

  看着日头,大概到了正午,众人也刚好收割完。

  将李世民请上躺椅,稍微指点一番,李世民便能够熟练使用。

  而后请司农寺侍郎,先称了小龙虾,得出亩产二十石。

  众人颇为惊讶,不过在得知其价格偏高且不能过多食用后,倒也平复了一些。

  称完后,请厨师摘掉虾头、去掉虾线,下锅爆炒,加上佐料,经典美食——麻辣小龙虾便出锅了。

  由于锅的尺寸有限,不过炒出三盘。

  皇上李世民独占一盘;功臣勋略得一盘;其他大臣共享一盘。

  沈毅还很贴心地给每个人准备了一个小碟和湿巾,并且告知了食用方法。

  众人大快朵颐之后,司农寺侍郎很自觉地继续工作。

  “油菜,亩产两石。”

  “大豆,亩产三石。”

  “高粱,亩产三石。”

  “小麦,亩产五石。”

  亩产不算很高,还在众人的接受范围内。

  而且这个顺序也是沈毅特意安排的。

  司农寺侍郎也没说什么,人家让怎么干咱就怎么干,咱就是个木得感情的工具人……

  “玉米,亩产七石。”

  虽然多,但那么大的玉米穗,众人也能接受。

  “水稻,亩产十五石!”

  “什么?!”

  “这怎么可能?!”

  “……”

  众人直接炸开了锅。

  这个时代下,水稻这种庄稼,能种出亩产三四石的成果,就算是颇为厉害了。

  结果到沈县男这里,你告诉我亩产十五石?!

  开玩笑也不能这么开吧。

  不过众人也明白,这事造不得假。

  先不说自己等人不可能随身带这么多粮食作数,也没这个必要。

  就说那些负责收割的庄稼汉,穿的衣服裤子,浑身上下没有一个兜,袖管裤管也颇为贴身,只是不影响干活罢了。

  而负责称量的都是司农寺的人,他们也没理由造价,秤也不可能更不敢有问题。

  这就很可怕了。

  就听司农寺的人接着唱道:

  “土豆,亩产二十四石!”

  “地瓜,亩产四十石!”

  众人直接麻了。

  便是李世民,也呆愣在了那里……

  虽说仍旧有人不信,可是经过几个头铁的亲自称量之后,文武百官不得不信。

  最终散场的时候,有人木然,有人呓语,李世民和开国勋略还好一些,多少能顾及自身形象,压住心神波动。

  沈毅看得出,不过是强自镇定罢了。

  今天这事会不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沈毅并不清楚。

  不过即使清楚也不会在乎。

  雄狮会在乎蝼蚁的想法吗?

  显然不会。

  自己没有强行出手改变历史,无非就是感觉实力还不够,而且还要顾忌阿戈摩托之类的高手干预。

  不过以系统修炼空间“一比十”的时间比率,等到唐朝末年应该就能驱使一些极品先天灵宝之类的了。

  嗯……是里面一天外面十年。

  那时应该能唬住一些人。

  当天傍晚,沈毅望着收割完的田亩出神。

  忽然整肃衣冠,面向稻田,一揖到地。

  半晌,起身,回屋。

  “这一年多也是忙得可以,也该好好修炼,把落下的进度补回来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