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小说后,我还是不开心。
我回到宿舍就把那几袋煎饼扔掉,一太难吃了二,浪费粮食又如何。神谕中并没有提及不能浪费粮食。
(一)
性格塑造游戏(乐观)
你为什么要乐观?
因为我认为乐观带来的损害,远远小于其带来的优势。
你坚持这个游戏的内在动力是什么?
我尊敬痛苦,但喜欢快乐。而且我非常讨厌不开心和情绪上的低落。(呃,快乐是不值得追求的)
你认为你会因为什么原因而完成不了这个游戏?
可能一,不开心。可能性二,迷茫。
你近期有没有解决过这两个原因的时候?
有,我最初学习人生哲学的时候。
你能不能继续实行人生哲学?
它所承诺的安宁与德行,似乎对我的吸引力已经微乎其微了。
(二)
一本哲学书
对立统一规律。这本书的好与其他书的坏的方面是互相对立的。
但是这本书的好是建立在其他书的坏的基础上的。因为其他书做了一个坏的榜样,所以这本书才格外显得好。
书籍的好与坏作为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这本书虽然好,但是自己如果不去实行书中所包含的道理,那就那它就变得恶了。这也就是说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这本书的好与坏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这本书的好,在量变的过程中,为质变做了准备。
这本书的质量(内部矛盾)好不好,是它能否畅销的根据。
这本书的精华(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律性。
这本书的不断地出售(量变),最终会导致这本书变得更好。(质变)
【一】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孟子·尽心上》)
嗯~,这种事要不要做,明天再说吧。
(一)
诗人里尔克说过一句话:“对待做事,态度应该是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同时又不抱任何希望。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把它当作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件事,但同时又知道这件事根本无关紧要。”
(二)
我突然想起了那本已经好久好久没看的哲学书的某一章节的主要内容。关于指责(谩骂),如果对方描述的是一个事实,像地球是圆的一样,自己为什么要抵触,为什么要生气呢?——自己的话
(三)
成本是放弃了的价值最高的代价,做一个选择,你放弃的是所有其他选项当中价值最高的那个选项。选项是选项的成本,选项与选项互为成本。——薛兆丰
(四)
由于一个人的思想感情与别人的相似,所以每个人对自己进行反省时,要考虑当他在“思考”、“构思”、“推理”、“希望”和“害怕”等等的时候,他是在做什么和他是根据什么而这样做的;从而他就可以在类似的情况下了解和知道别人的思想感情。……主权者就必须从自己的内心进行了解而不是去了解这个或那个个别的人,而是要了解全人类。——《利维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