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异世十日旅

第3章 品格第一(教材)

异世十日旅 智襄子 1591 2024-11-14 16:41

  《学而篇第一》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尚书》说:“学,效也。”

  《说文解字》:“習,鸟数飞也。”

  (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朋”,是同类,是志同道合的人。

  知:扩大共识,减少盲区

  楚天注:获取快乐有途径,即想一想与自己一起生活的朋友身上的好品质

  上官容止注:人不知而不愠,因为君子无所争!

  (三)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敬父母叫“孝”,敬爱兄长叫“弟”,即悌。

  孝与长辈有关,弟与同辈的家人有关。

  问:为何谈到“犯上作乱”呢?

  答:这一行为会对家人造成严重影响,不符合孝悌的标准。

  (四)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就是花言巧语。“令色”,“令”是善,就是伪善的神色,巴结人的神色。

  朱熹说:“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

  张居正说:“其丧德于己耳。若究其害,则又足以丧人之德。”

  朱熹说:“圣人辞不迫切。”

  建议,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提出的。建议的变态形式,是迫切的建议,这时,这个建议对我有利,故我很急切,但不一定符合对方的利益。

  (五)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楚天认为:“为人谋而不忠乎?”这句话包括“为己谋而不忠乎?”!同理,“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包含“与己交而不信乎?”

  “忠”,朱熹说“尽己之谓忠”

  “信”,朱熹说“以实之谓信”,就是实心相与。

  【二】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道”,是治。“乘”,是四匹马拉的战车,千乘之国,是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

  第一,是要敬事。面对每一件事,首先要敬,要敬慎,要敬畏!(消极想象)

  “信”,张居正说,是“人君之大宝”。

  《大学》讲:“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屈宜臼说:“我所谓的时,说的不是年月日,而是时机。人的一生,既有有利的时机,也有不利的时机。”

  问:畏难情绪,怎么化解?

  答:这是战略和战术层面都轻视敌人,没有“敬事”

  问:既然已经轻视敌人了,怎么还会畏惧呢?

  答:现实与自己的预期不相符,故稍有挫折,便打击了自己的自信心!

  楚天注:此后便把任务恐怖化,畏难情绪就此形成。

  (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是后生小子,“出则弟”的“弟”,就是悌,尊敬兄长。“谨”,是做事踏实,不乱来,有始有终,谨慎可靠。

  “信”,是说话诚恳,言出必行。做符合自然律的守信行为。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句,非常深刻,张居正赞之为“万世之明训”。

  “文”,文献,指诗书六艺等等。

  问:“入则孝,出则弟”,是字面意思理解,还是“出入则孝悌”?

  答:可能性一:“入则孝,出则弟”说明稳定的社会,只有一个主权者。——不过,我认为“出入则孝悌”符合原意的概率更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