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解读】
昼寝,上课时间,没在教室,躲在寝室睡大觉,被老师抓住了。
(一)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杇”(wū),是泥工抹墙的工具。
“诛”,批评、指责。
胡氏注解说,宰予不能以志帅气,学习的意志力不够,就倦怠了。这是宴安之气胜,而儆戒之气惰也。历代圣贤,无不以懈怠荒宁为惧,勤励不息以自强,所以孔子深责宰予。
(二)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楚天注:根据事物的本质,推导出“枨也欲,焉得刚?”
(三)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史记》记载说:“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四)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五)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文”作为谥号,根据谥法:
经纬天地曰文;
道德博闻曰文;
学勤好问曰文;
慈惠爱民曰文;
愍民惠礼曰文;
赐民爵位曰文。
(六)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一】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典型的一个例子,是他将要出使晋国,在准备好聘礼之后,又让属下“使求遭丧之礼以行”,随从都不理解其中的原因,季文子解释说:“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
(二)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三)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希”,大音希声的希,很少的意思。
(四)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足恭”,“足”,是过,过于恭敬。
(五)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盍”,就是何。
“伐”,是矜夸;“施”,是夸大。
(六)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张居正解这一句,说:“孔子之言,盖为中人以下者发也。”
《雍也篇第六》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南面,是南面称王,人君之位。
荀子评价说:“圣人之得势者,舜、禹是也。圣人之不得势者,仲尼、子弓是也。”子弓,就是仲弓,就是冉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