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方舟:凛冬之后

第4章 2.前夜之一

方舟:凛冬之后 LOGICZ 8271 2024-11-14 19:33

  “去空中花园吗?为什么会想去那里?”刚一到家便听到这个奇怪的回答,这让雪松感到疑惑。

  “没有原因的啦,只是想去而已,现在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的,总不能错过吧。而且……”雏菊忽然停顿了一下。

  “而且怎么了?”

  “也许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去了……”她眼神迷茫地说,并没有看向雪松,而是看向走廊的墙壁。

  他明白了,雏菊的眼神仿佛是在看一个病危的绝症患者,充满了哀伤与不舍。

  在他拿到成绩档案的那一刻,电子档案便发布到他们信息平板中的电子邮箱上,她也是看到了职业的分配结果,他将被送进了炼狱一般的勘探纵队。

  “那会是很艰难的,是吗?”雏菊轻轻地说。

  “没有关系的,这也许就是命运吧。总得有人去那些危险的地方,只是正好轮到了我而已……还是先进屋算了吧。”

  两人对视了刹那,无言地走进寝室,并列坐在床沿。雏菊一直望着他,但两人都沉默不语,这数年来的默契,让他们仅靠着眼神,就能明白对方所思所想的。

  他们都知道,勘探纵队所面对的危险是其他所有职业中最大的,将要面临的敌人,是充满有毒气体的空气、能够控制人思维的黏菌、巨大的辐射生物以及可怕的变异病毒。这还只是政府公布出来的,已经探明的危险,而还将面临什么呢?没有人知道。

  雪松抬起低下的头,转向雏菊,少女也在凝望着他,双目对视,但那双平日里令人陶醉的湖蓝色眸子此刻却像冰川里的蓝冰一样深邃。

  二人都想要交流,但却没有人先开口,沉默是金,这数年来的默契,使他们光靠着眼神凝望就能明白对方想说什么。

  废土应该是很危险吧,你能够安全归来吗?你还能……再见到我吗?

  这我也不清楚,但是总需要有人去外面那个危险的世界吧,但是……

  但是什么?

  如果能有选择,我一定不会选择放弃的,一定不会选择放弃你。至少到了最后一刻,我依然会念想着你。

  我也一样,我一直想念着你,你面临的也许是九死一生。但是,你能答应我吗?你一定要活着回来,见到我。

  我想,我是可以答应的。

  那就太好了……

  “对了,”雪松好像想起来什么似的,忽然就说起话来,“你应该已经用信息平板看到了吧,你被植物医学部录取了,将来就可以在植物园工作了,在那里,你说不定还能看见地面上的风景。”

  “你也很高兴,不是吗?”雏菊说。“信息平板上面,不仅有通知,还有附件,你可以看看吧。”

  听了她的话,雪松从书桌上的抽屉里取出了信息平板——那个20多厘米的金属圆柱体,轻轻触碰了一下圆柱体侧面的指纹按键,与圆柱体同宽、一本书大小的LED显示屏从侧面伸出。

  这LED屏是信息平板的显示屏,金属的圆柱体是信息平板的主机与网络接收器,方舟的个人信息设备依然使用旧世界的DOS操作系统,但已经有了图形操作界面,居民们可以在信息平板上收发电子邮件、查看共享的旧世界书籍和电影或在论坛上消磨时间,但方舟内部却有着极其严格的管制措施,一个人若是在一天中超过6小时使用信息平板,便会被判定为怠工,受到严重的惩罚。

  他打开电子邮箱,邮箱里只有一份已经查看过的邮件,那是管理员发过来的职业分配通知,在最下方有一行特别标注的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特别注意,勘探纵队、城防纵队、治安纵队预备成员请于7日内到达所在纵队的总部”。

  这是个什么令人厌恶的硬性规定啊,看来他在家里呆不了几天了。想到这,他有些难过,不是因为自己的命运而难过,是为了雏菊而难过。

  “那么,今天去空中花园,没有关系吧?”雪松说。

  “只要你愿意,什么时候都可以去的。”雏菊有些欣慰的说。

  “那今天可就直接消耗两次出城机会了——没关系的,我们可以让今天成为一个重要的日子。”

  “什么样的重要的日子啊?”

  “应该是个令人怀念的吧。”

  空中花园,应该是这个冰冷的废土世界唯一令人向往的地方吧,位于珠峰顶上的植物园有两个部分,下面一层种植的是食品用和工业用植物,而位于最高层的部分是空中花园。

  城建时代结束后的几年,方舟患心理疾病的人数陡然上升,特别是幽闭恐惧症以及抑郁症病人。人们认为,这是长期生活在幽闭狭小的环境内造成的副作用,于是就有了这座空中花园以帮助居民放松与舒缓情绪。它完全是根据记载中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建造的,如同那个已不存在的古王国惊人的工程一样,方舟的空中花园同样价值不菲,除了极其复杂的给水系统,从废土带来的未被污染的植物种子,过滤辐射的纳米透明罩同样都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建造花园也是必须的,这是方舟屈指可数的娱乐场所之一。正如曾经一个在前废土时代十分出名的哲学家所说的一样:人若只会在末世像蚂蚁一样劳动以求得生存的话,那与机器又有什么两样?

  下午2时,空中花园内部。

  升降电梯缓缓上升,从电梯内的乘客舱中走出了两人。也许今天是工作日的缘故,这里的人群并没有往日那样拥挤,相反倒显得有些冷清。

  他们的第一感受,便是对于阳光极其的不适应,刺眼的阳光如同探照灯般,从四周打过来,令人灼热,悬在西方天空上的那个散发着令人无法直视的光芒的圆盘。光是地面上的天空就令人们感到了惊惧。

  末日之战后,由于海平面上升,以及各种生物的灭绝,地球上的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不知何故的臭氧层厚度急剧增加,且大气含氧量增加了整整10%,对流层也缩减到海拔5000米以内,而现在的青藏高原,竟是旧世界宜居的季风气候。

  第二个让他们感到诧异的东西,便是笼罩在整个花园之上的透明罩,就算是空中花园,也与外界完全隔绝,空中花园的基座建在被削掉了顶的珠峰之上,而基座之上便是如同倒扣的碗一样的透明罩,以便阳光进入。

  但尽管在这里能看见外界,但却令人感到一丝不真实,就像沙盒电子游戏,处在一个有边界的世界里,世界总共就只有这么大。雏菊说,这里就像在玻璃球工艺品里面一样,是一个被禁锢着的小世界。

  站在升降电梯之前,抬头一望便可以看见位于花园正中央的那个一栋楼房大小的玛雅式金字塔建筑,整体是仿古式的砖石建筑,没有窗口,正面是一扇现代的铁门以及铁门两旁通向塔顶的阶梯。

  “这个建筑是什么?”雏菊问。

  “应该只是个装饰性建筑吧,也有可能是一个心理咨询大厅之类的。”雪松说。

  而在建筑的周边,是鹅卵石铺成的小道,小道的四周有修剪过的冬青丛,有着低矮的柳树,有着散发着芳香气息的草地,以及草地上星星点点的花。

  “去那边的小路看看吧,就当是散步。”雏菊说着,不经意间挽住了雪松的臂膀。

  走近了沐浴在日光下的小路,雪松才觉得这里的景色之美,近处的铁质路灯,掩映在树丛后的雕塑,林间的玫瑰丛,远处隐约可见的喷泉与与周围的环境协调融合的金字塔建筑,不免让他联想,旧世界的花园,应也是这样美吧!

  他回想起高等学院时的地理课,曾经有一份插图,那是纽约中央公园的复原图,长方形的绿地,中央的大湖都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而现在的纽约呢?恐怕连废墟都沉入海底了。人类是否还有可能,或者说是否还有希望再重新创造出以往的辉煌?恐怕是不能,特别是连在地表都无法生存的现在。

  他又回想起曾经流行的一个说法,叫做“历史兴衰链”,也就是说,人类的罗马帝国时代是一个兴盛的时代;而紧随其后得中世纪,是一个黑暗而衰败的时代;但之后的文艺复兴结束了这一黑暗,从此时一直到20世纪,一直是人类的高光时刻;但末日之战又带来一个黑暗的时代。不过人们就此预言,在将来的一千年以内,人类将会迎来下一次辉煌。

  现在的方舟,仅仅是人类文明的火种,除了矿产与电能,其他大部分资源都依赖于旧世界的勘探,现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人类文明的火种怎样引燃熊熊大火,而是火种是否会熄灭。

  正当他在思考这些问题凝望着远方的时候,雏菊忽然蹲下,盯着灌木丛中一株缠络的花。

  “你看,这一朵花是很漂亮吧,你觉得它是什么花呢?”雏菊指着黄色的花瓣问他。

  “这我也不清楚,也许是迎春花吧。”

  “猜对了!就是迎春花,你瞧,春天来了,这里的花都竞相开放了呢。”雏菊笑着站起身来,看向树丛旁边的草地,草地里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一些杂色的斑点,若仔细地查看,便会发现那是许多草本花掩映在绿草之下的花苞。

  “是啊,春天已经来了。”尽管雪松知道,除了温度以外,季节在方舟里没有任何的影响。

  “就算在废土,这些花儿在春天依然在努力的生长着,所以雪松,今后无论怎样你也要努力啊。”雏菊忽然降低了音调,“至少要努力活下去……”

  “嗯,我知道了。接下来我们去透明罩边缘看看吧,在那里可以看见地面的世界。”

  覆盖着整个花园的透明罩差不多有30厘米厚,从这里望只能俯视到从山腰一直连绵到天边的云,云层呈灰褐色,不断闪烁着橙色的光芒,这是一片巨大的积雨云,那积雨云之下也许正被雷暴肆虐着,而头顶的天空却依然是那样的湛蓝,光芒依然强烈得使人睁不开眼,还能看见远处那一个个小黑点一般的巡逻无人机,在这海拔8848米的高空,景色确实是很别致。

  “你觉得废土还有可能生活中其他的人类吗?”雏菊眺望着外面的世界,问道。

  “我觉得可能性应该很小吧,如果真的存在,恐怕也只是几百几千人的小社区。”雪松说。

  “唉,在这样的世界生活可真是难受啊。如果我们能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小社区就好了,用玻璃罩将自己封闭起来,可以圈上一大片未被污染的农田,种植些蔬菜粮食,供两三百人食用很充足,我们就可以修建花园、草地,生活在一个像漂流瓶一样漂亮的小世界,我觉得这样比生活在蚁穴中好多了。”雏菊幻想着。

  雪松知道这是个幼稚的想法,这样的世界在前废土时代倒有不少,但最终的结果都是被饥肠辘辘的辐射生物屠掠殆尽。建造一个避难营真的有那么简单吗?如果人口超过三百人以上,这就便是个小的国家了,而人们第一考虑的应该是社会形态,领导机构以及资源分配,更重要的是制定在危急时刻谁第一活下来的规定。而不可避免的,还有来自外部的各种危机。

  但是,他还是对雏菊说:“你的想法也许可以实现,但也要面对很多的困难,要真正享受那样自给自足,没有威胁的生活,就必须要把避难修建在一个地方。”

  “修建在哪里?”

  “太空,建立起一座依靠太阳能始终环绕于地球,有着能源循环能力的空间站。这样是避免各种威胁的最好办法。”雪松说。

  他接着说:“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幻想,这样耗费的人力物力,还是我们无法承担得起的,现在方舟的模式已经是对我们来说最好的结果了。”

  “那空间站的修建总有一天会实现的吧,在那之前我们还要经历很多……我们还是看一下这边的云层吧,云层中的闪电从这里看比信息平板上的要清晰许多。”雏菊说,俯下身子专心的看着云层中的漩涡。

  低气压的气流仍在汇集,白炽的光照在暗色的云漩涡,漩涡逐渐汇聚成龙卷风的核心,从上方看就如同黑洞一般,此刻正是雨季的末尾,这将是中亚一带旱季到来前的最后一场暴雨。

  黑潮翻滚着,卷起跃起的电流,发出轰鸣。

  “外面可真是那样的可怕呢,但是那里就是你的归宿啊。”雏菊说,“你会害怕吗?”

  “我想应该不会吧。”

  “我以为你会说会害怕的。”

  一阵向上的气流冲击着透明罩,被裹挟着的烟尘颗粒冲撞着,发出沙沙的轻响,这时他们才发现天边已泛起微黄,已经接近下午了。

  “时候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吧,以后若有机会我们再来这里。”雪松说。

  一阵来自远处风箱的带着湿润雾气的清风吹来。远处的树影摇曳着,似乎在为了这湿润的新鲜空气所鼓舞。而那草地里星星点点的小花,此刻也显得格外的娇柔。

  “走吧,这一天会让我们留念的。”雏菊回答道。

  她拉着他的手,慢慢的走向升降电梯。

  ……

  回到4号地下城的一开始,雪松便觉得周围的氛围有些不对。

  按照他推算的时间,回到家是上午十一点钟,到家后不久便和雏菊来到空中花园,算上路途上花费的两个小时以及在花园中度过的三个小时,此刻应该是下午四点左右,对于一律八小时工作的工人们来说现在应该是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寝室里的时候,也有不少去活动中心放松的人。

  总的来说平时的现在应该是不会这么寂静的,一出中转大厅所见的廊道上,却安静得令人害怕,所有寝室的门似乎都刻意地紧紧闭上,雪松向自己寝室所在的廊道张望了一眼,却见远处有几个穿着墨绿制服的人影,从距离目测来看,应该正站在他寝室门口。

  那墨绿色的制服是城防纵队的标志,守护方舟免受来自外界的辐射生物侵入的城防纵队,但平时几乎不会来到居民区的,倘若是出现在这里,便是出现了危险的标志,也难怪今天这么显得这么寂静。

  “喂,雪松,城防纵队的那些家伙来这干什么?”雏菊扯了扯雪松的衣袖说。

  “他们有可能是在找我们的吧,4号廊道内一百米,正巧是我们家的位置啊。”雪松说。

  “他们是来干什么的?恐怕没有好意吧。”雏菊说。

  两人警惕的慢慢向廊道走去,他们现在才看清,那是五名城防纵队的人,没有穿着沉重的防辐射服,也没有带枪,却穿着印有标志的便服。

  那五人也看见了雪松和雏菊,向他们俩转了过来,却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像是在等待着。

  两人逐渐走近,在距离那五人四米多的时候停了下来,与他们无声的对峙着。

  “你是叫雪松吗?”其中一个士兵说。

  “如果我说不是呢?”雪松故作冷漠的说。他现在还不明白那几个人的意图,得要先与他们保持距离。

  “不要再欺骗了!面容系统录入了你的全部特征,数据库也显示你刚刚乘坐轨道列车从植物园回到这里。”士兵忽然很大声的说。

  另一个长得很高的士兵忽然走上前来,以极快的速度未等雪松反应过来钳住雪松的手,把一个手环放在雪松的手臂上。

  手环发出“滴”的声响,伸出两道铁环死死地卡住雪松的手臂。这是对强壮的犯人所用的电磁手铐,若稍有抗拒发出电压高但不致死的电流电击对方,还会产生强磁力将对方的整个臂膀按在金属的四壁上。

  “对不起公民,我们有些事情需要你配合我们。”给雪松手铐的士兵说。

  “你们在干什么!他没有参加任何犯罪活动,也没有前往任何危险的地方,你们可以现在就查阅资料库,你们没有权力逮捕他!”雏菊说道,尽管她的声音有些颤抖,但她还是伸出臂膀,挡在雪松前面。

  “这位小姐,你也许误会了什么。”士兵说,“他并没有犯罪,只是我们有事情需要他的帮助。”

  雪松艰难地将手伸出,做出需要帮助的样子。手铐此刻正以强磁力运作着,产生大约两G的重力。他只能尽量维系自己不被压倒,努力平复着说:“我可以配合你们,但先把强磁力模式关掉。”

  给他戴上手铐的高个子看了他一眼,从衣兜里取出一个像遥控器的东西,轻轻一触,让雪松产生失重般的感觉,强磁力模式终于被取消了。

  “我无法相信你们真的是城防纵队的人,你们先证明自己的身份。想让他跟你们走的话,我有一些要求。”雏菊说,接着立马搀扶着险些倒地的雪松。

  高个子伸出他们的手臂,手臂上有着身份识别单元,“我们是受到来自勘探纵队本部的命令来带他走的,我是鹰杨中士,隶属于城防纵队北方区1号防守小组,我的身份你应该清楚了吧?若有什么要求的话,尽量长话短说,力所能及的我们会完成的。”

  雪松已经从重压的状态恢复过来,他轻轻拍了下雏菊的肩膀,对眼前几个依然不怀好意的人说:“雏菊,要求还是我来说吧。我只想问三个问题:第一,将我带走的目的是什么;第二,我将受到怎样的遭遇,有没有生命危险;第三,我最长需要多久才能回到这里。”

  鹰杨说:“那就跟你坦白的说吧,一个月前方舟的火力发电供应系统出现严重故障,仅剩5个月的时间能正常维持供电,而你知道的,40%的工厂以及80%的矿井作业需要靠火力发电,我们极需勘探纵队从废土收集资源来维护供电系统。勘探纵队半年前在对加尔各答进行勘探的过程中遭遇辐射生物袭击,损失惨重,急需补充新人战力,于是我们只得把资历较好的人提前分配到纵队,进行资源勘探任务,大概将持续一两个月。”

  听完之后,雪松摊开手,说:“意思就是说我没有办法拒绝吗?”

  “是的,这是上头的命令也是你的义务。”

  雪松转过头看了一眼雏菊,她现在正处于一种两难的境界,她知道,若是放任他不管,他很可能在勘探纵队丧命,而若是不管不顾电力系统的障碍,整个方舟也许会受到极大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有人会保持对个人与集体权益的平衡。

  “明天就出发去废土?”雪松问。

  “嗯,今天是雨季的最后一天,在后来的三个月之内将会是旱季。是最好的出发时刻。”

  “那么——”雪松侧过身子,对依然沉浸在心理矛盾之中的雏菊说,“我得先走了,照顾好自己。”

  那几个士兵簇拥着雪松,消失在廊道的尽头,他直到消失的那一刻,依然在回头望着。

  ……

  雪松被那群人带进了升降电梯,鹰杨按下了-1层的电钮,电梯缓缓地下降着。

  “喂,我们要走哪去外面?据我所知,方舟内部应该没有通往外界的道路吧?”雪松说。

  “你肯定不知道嘛,出入的通道可是属于最高机密,会让一般人知道吗?”一个士兵说的,他的面孔看上去不像亚洲人,应该是来自欧洲的难民后裔?

  “那我们要从这里出去吗?”

  “肯定的喽,等一会儿你就见识到离开方舟的通道了。”鹰杨说。

  “那我们的第1站是哪?”

  “a3大型矿洞。”

  电梯门打开了,迎面而来的是浓厚的粉尘与嘈杂的敲击声。

  雪松没有来过这里,准确的来说,非执法者和矿业工作者是没有权限来到矿洞的。

  方舟仅存的生产者应该就只剩勘探队员和矿工,人们日常所需的食物,用品、机械,其原料无不来自于他们。尽管如此,他们的生活条件却很难得到改善,安全也很难得到保障。

  人类全面转入地下生活后,对于钢铁煤炭等矿物的需求量激增,为了从这贫瘠的土地中得到矿产,方舟在建造地下城的同时,也在地下城下数千米处人工爆破了九个巨大的矿洞,矿工们围绕这九个矿洞放射状的挖掘矿井,在大型矿洞内的矿产挖掘殆尽,人们不得不在更深更远的地下采矿的时候,先前人工制造的大型矿洞变成了金属炼制工厂和矿工寝室的所在地。

  雪松感觉自己置身在巨大的半圆之中,一道道粗大的焊接钢条支撑着岩石的穹顶,支撑架之上的冷光灯将整个矿洞照射得亮如白昼,但浮在空中的灰尘与烟雾却让场景显得有些迷蒙。

  矿洞的中央部分是几座高大的炼钢厂,从四面如同蜂巢般的矿道源源不断的将原铁运来。炼铁厂的旁边还有两座合成糖厂,据说可以将煤炭和水转变为工业糖,再运往地下城的加工站加工成食用糖。而远处墙壁上开密密麻麻的小窗口的建筑应该就是矿工的寝室吧,看上去挺像旧时的窑洞。

  “我们来这里干什么?难道我们要走矿洞前往废土?”雪松问。

  “差不多算是吧,向前直走三公里便是军方的地上升降电梯,此外我们还得再找一个跟你一样的人。”欧洲人长相的士兵说。

  “像我一样怀才不遇?”雪松略带讽刺的说。

  “资历比你高一些,但在两天前他自愿选择了留在矿井。”鹰杨说。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