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明月的回忆

第6章 7.危险和悲痛

明月的回忆 繁华一梦消 3491 2024-11-14 19:35

  郑林海随后便开始了紧张的工作,首先进行的是RD-I的微重力环境测试,机器人在模拟出的月球重力环境下工作正常,由于它们有学习能力和自我思维能力,所以不用人来不停的给它们下指令。

  一个月后,RD-I们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就能完成在月球表面打地基然后建造好楼房的工作,一切都顺利的进行着。

  有了这些机器人,以前估计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的月球磁力塔工程,现在只需要最多三天即可完成,当然前提是月球表面稳定。

  在郑林海的提议下,范鹏把郑林海团队人员的家属接到了基地,让他们见了次面,吴从刚的妻子带着女儿来的,女儿上小学一年级了,搂着爸爸的脖子不肯放手。

  看着他们家庭团聚的欢快场面,郑林海也给何玥打了个电话,告诉了她自己这边的情况。

  “我早知道你能行,从我第一次看到你就知道。”何玥说。

  郑林海再次叮嘱何玥注意身体,别累坏了,又聊了一阵才不舍的挂了电话。

  郑林海来到范鹏身边,说:“对了,范哥,你家里的情况还一直没和我们提过,方便说吗?”

  范鹏:“我爱人,你嫂子也是军人,现在南海舰队,我们两口子一年也就见上几次面。孩子已经大学毕业了,在地方工作。”

  郑林海笑着说:“看不出,我还以为范哥的孩子还在上小学。”

  范鹏:“我今年都四十多了,不知道的跟你一样,以为我还是个三十出头的人。”

  范鹏出自海军,以前是海军的一名优秀的试飞员,

  第二天,家属们离开基地的时候,郑林海看到了吴从刚湿润的眼睛。

  接下来要进行的是极端温度环境测试,月球表面的温差很大,白天最高气温120摄氏度,而晚上的最低气温零下170摄氏度,有将近300摄氏度的温差。

  基地内的温度环境实验室内,RD-I们在120度的高温和零下170度的低温环境下,工作也是正常的。

  但是郑林海和吴从刚并没有因此而满意,他们都想到了现在月球的不稳定性,如果发生强烈的月震,月核的熔岩喷出,月球表面的温度可能会达到300度以上的高温。

  更坏的情况是,如果掉入月球深处,RD-I们将被1500度以上的熔岩包围。

  在实验室内1500度高温下,RD-I虽然没有被融化,但是停止了工作。原因是防高温材料保护着的合成生物蛋白中枢产生了自我保护意识,把自己冻结了。

  有人认为这种极端高温的情况可以不用考虑,而且月球磁力塔工程一定是利用月球的稳定期来进行的,当年的美国宇航员就是利用了月球的漫长白日成功的完成了登月。

  郑林海和吴从刚并不这么看,他们都认为必须要把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考虑进去。

  连续试验了好几天,郑林海他们还是无法让RD-I在1500度的高温下正常工作,看着眼睛里已经满是血丝的吴从刚,郑林海强令他去睡个觉。

  范鹏虽然心里和郑林海的想法一样,也认为应该把最坏情况考虑到,还是劝郑林海不如先进行下一项试验。

  “不行,这一步是关键中的关键,如何应对太阳风暴和小陨石的撞击,它们都有办法,但是如果不能在高温下工作,就算它们能在稳定的月球上建一座金字塔起来也没有用。”郑林海说道。

  范鹏不会去做外行指导内行的事情,也不再劝。

  又过了半个多月,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这天的晚间新闻播报了一条消息:美国国家太空总署已经证实,一颗太阳系外飞来的小行星将在十二个月后掠过地球,离地球的距离预计超过30万公里,不会对地球造成任何影响。

  这个消息让太空基地的所有人心中都是一震,相信地球上所有参加磁力塔计划的人也和他们一样。

  30万公里这个距离刚好在月球与地球之间,小行星即使没有直接撞上月球,只是和月球擦肩而过,行星之间引力也势必会引起月球内部的强烈反应。

  已经得了重症的月球能抵挡住这次突然袭击吗?

  虽然现在离现在还有十二个月,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人类又能做什么?

  范鹏已经得到了紧急通知前往太空部队军部了,叫他过去的具体原因还不知道。

  吴从刚回到了宿舍,睡着了之后做了个梦,梦里他看到太阳突然变大,地球被火海包围,,烈焰焚烧过的大地上只剩下一些漆黑的岩石,大地上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迹象,只有那些岩石上还有些亮点在偶尔闪动着。

  吴从刚猛的醒了过来,他努力的回忆着梦里那些岩石上的亮点是不是在什么地方见过。

  现在是凌晨一点多,他才睡了不到两个小时,他冲了杯咖啡,点了根烟,然后打开了桌子上的笔记本电脑,在浏览器搜索栏里输入了“太阳的寿命,地球生物”,然后开始搜索,看到了显示出来的搜索结果后,心中豁然开朗。

  这时咖啡稍微凉了些,他大口喝了下去后,冲到了郑林海的宿舍外面,疯狂的敲起了门。

  被急促的敲门声叫醒的郑林海起床打开了门,看到了吴从刚的深度眼镜后投来的是惊喜的目光。

  “古菌!古菌!”吴从刚冲郑林海喊道。

  “什么古军?”郑林海一头雾水的说道:“你倒是说明白些。”

  吴从刚看到郑林海桌子上的笔记本电脑也是开着的,马上跑了过去,在浏览器的搜索栏输入了“火山口的细菌”,然后按下了回车键,并点开了其中一个搜索出来的链接。

  郑林海看到了那个网页上的内容,心中顿时明白了七八成,说道:“你是说耐高温的古代细菌,在火山口的高温下都能存活的古菌?”

  “没错!我们把古菌的蛋白分离出来,加到RD的中枢合成蛋白里去,火山口的温度超过两千度,这样RD的中枢蛋白就不会认为两千度以下的温度是个致命的威胁,就能解决它自我保护而冻结的问题了!”吴从刚激动的说道。

  “老吴,我这辈子能遇到你真是幸运,是上辈子修的福。”郑林海说。

  郑林海把需要提取古菌蛋白的要求告诉了刘波,刘波马上开始着手准备了。

  很快郑林海就得知海军部队可以帮助他们完成这个工作,吴从刚决定亲自随海军部队去完成这个工作。

  三天后,吴从刚带着海军潜艇在海底火山口附近收集到的古菌回到了基地,马上在基地内的生物实验室内忙了起来。

  看着吴从刚又是几天没好好睡觉的样子,郑林海知道劝他休息也没用,尤其是现在大家都心急如焚的时候。

  这时范鹏回到了基地,告诉了郑林海关于那个向地球分来的小行星的应对方案:美国已经制定了摧毁小行星的计划,在太空中用核弹把它炸掉。

  郑林海和范鹏正谈着,忽然听到生物实验室内一阵惊呼,急忙从门上的窗户看去,发现吴从刚倒在了地上。

  身穿白色连体工作服的吴从刚被送到了急救室,军医检查后的结论是他操劳过度引起短暂休克,要马上休息。

  挂着吊针的吴从刚醒来后还是想着工作,口中念叨的是:“快了,就快了。”

  范鹏告诉躺在病床上的老吴,军部已经准备再派几个生物专家来协助他的工作,让他先好好休息。

  “古菌,别人搞不懂...”老吴吃力的说。

  “先别说这些,什么都等你好了再说。”郑林海心里隐隐刺痛起来。

  看着老吴闭眼睡着了,郑林海才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然而第二天早上他再去病房的时候,却发现老吴不在病床上,心里不由一紧,护士说老吴早上起床离开了,精神还不错,应该是恢复了。

  郑林海急忙来到生物实验室外面,看到老吴果然在里面工作着,样子也确实还好。

  军部派来的微生物专家也到了,有他们的协助,老吴的工作进度快了起来,他们成功的将古菌的生物蛋白分离出来,开始与RD的中枢合成蛋白进行合并试验了。

  终于等到吴从刚从实验室出来后,郑林海急忙问他的身体情况。

  “没事了,你看,现在去踢球都行。”老吴笑着抬了下腿。

  三天后,经过了上百次努力,从古菌分离出来的蛋白已经不再和RD的中枢合成蛋白有排斥反应,最困难的问题已经解决,接下来就是古菌蛋白的比重问题了。

  看到实验室里的人高兴的样子,外面的郑林海知道老吴又成功了。

  吴从刚坐下后,用笔在笔记本上写了些什么,然后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趴在了桌子上,不动了。

  周围的人很快发现吴从刚的不对,立刻把他送进了急救室。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