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人在大明,一身反骨

第32章 南阳行(一)

  又是一天清晨,侯府的大门在晨光中缓缓开启,门前的石板路上已是一片繁忙景象。

  三驾装饰华丽的马车静静地停候在府邸前,车轮上镶嵌的铜饰在晨光中闪烁着淡淡的光泽。

  头戴方巾,身着灰色儒服的秘书长黄二郎正在指挥手下人。

  “拿着手令,去衙门调一个排骑兵到南门集合。”

  同时府里的亲卫们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每人一支长枪一支短枪两颗手榴弹,子弹袋里都给我装满喽。”

  领队的亲卫队长一边分发装备,一边不忘叮嘱。

  有两名士兵将弹药箱搬到了末尾的马车上。

  “等会儿,再搬两口袋粮食。”

  话音未落,一名士兵应声答道:

  “是,我这就去取。”

  穿戴整齐的陈瑞跨过门槛步入这繁忙的场景之中。他活动着双臂,堂弟站在他的左手侧。

  “大哥,只带这些人够吗?”

  两人并肩来到中央那辆马车前。

  “四十多号人,肯定够了。保玉,我走这几天,替我好好看着家里。”

  “大哥,你放心吧。”

  陈瑞轻轻拍了拍陈保玉的肩膀,以示告别。他转身,皮靴踩着木凳踏上了马车。

  车厢里,一只步枪正斜靠着座椅,除此之外还有几本当下流行的话本小说,是黄二郎特地收集过来供陈瑞解闷用的。陈瑞轻轻拿起一本书,随意翻阅了几页,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

  “大人,底下人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出发。”

  黄二郎的声音透过车旁的小窗户传来,

  “那就出发吧。”

  几个亲卫翻身上马,两面旗帜后,马车缓缓启动,车轮在石板路上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渐渐远去。陈保玉站在原地,目送着马车消失在晨光的尽头。

  车队与南城门处的骑兵很快会合,

  陈瑞此次是应命前往南阳,参加会议讨论剿匪诸事宜。

  随着日头逐渐升高,阳光变得炽热起来。

  官道上的尘土被马蹄声和车轮滚滚所激荡,纷纷扬扬地升起,形成了一片片厚重的黄色雾霭,将士们的军服被汗水浸透,紧贴在身上。

  “今天日头太毒,通知部队先在附近找个村寨歇歇脚。”

  陈瑞的声音透过布帘,清晰地传达到了马车旁的骑兵耳中。

  “是。”

  骑兵闻言,立刻挺直了腰板,大声应诺。他迅速调转马头,沿着官道向前奔驰,一边挥舞着手中的旗帜,一边大声呼喊,将陈瑞的命令传达给前方的队伍。

  两名骑兵先行出发,其余人分散开来,寻找着道路旁树荫浓密、相对凉爽的空地作为临时休息点。在那里,他们或席地而坐,或倚靠树干,彼此间轻声交流,分享水壶中的清水。

  不到半个时辰,探路人原路返回。

  “西北五里处,有一‘孙家寨’。”

  在两名探路骑兵的带领下,整个队伍缓缓向小村寨靠近。

  寨墙由粗糙的石块和黄土混合砌成,不足一丈高,两个赤膊汉子正躲在墙后观察陈瑞的队伍。

  嘚嘚嘚嘚……

  一骑驻马寨前。

  “老乡,开开门,我们是南阳的官兵,到寨子里讨口清水喝。”

  “官爷啊,您来得真不是时候。这年头,老天爷不赏脸,旱灾连连,村里的水井眼见着就要见底了。咱们自家人的用水都紧巴巴的,实在是招待不了这么多人了。”

  汉子探出半个身子,声音浑厚。

  “那这附近还有其它寨子吗?”

  “没有了,你们往东走!”

  听着两人一问一答,马车内的陈瑞眉头紧皱,微微掀起布帘,拉开单筒望远镜。

  寨上的两个汉子双颊饱满,裸露在外的肩膀宽阔有力,肌肉线条分明,声音更是中气十足。

  “怎么会……”

  陈瑞心中泛起嘀咕。

  明朝末年、兵灾、蝗旱,此情此景下一个寻常小村寨能养出这样的精壮汉子?

  当然也不排除人家寨里有余粮或是两人出身较好。

  “有些不对劲,我要进去看看,你们跋扈些,顺便将黄二郎叫来。”

  左右立刻领命上前,并摆出幅嚣张的嘴脸。

  “你他娘的给脸不要脸!大人喝你些水,是你们的福分,怎敢推三阻四?”

  “老子们后面还有还几百兵,信不信把你的寨子掀翻!”

  两人大骂之时,黄二郎已经登上陈瑞的马车。

  “大人,有何不对?”

  “现在还说不清楚,只是直觉。你吩咐下去,叫所有卫士提高警惕,若是进了寨子,不要动任何东西,尤其是食物和水,要是我一开枪,立刻控制住寨里所有人。”

  见陈瑞表情严肃,黄二郎心中一凛,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他迅速下马车,亲自部署起来。

  哼哈二将不可一世的模样似乎吓到了寨中之人,经历了漫长的犹豫与挣扎,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

  寨门缓缓开启,陈瑞在寨前留了一个班。

  队伍穿过寨门,踏入了这个看似平静却暗藏玄机的村寨,放眼望去都是些低矮的茅草房。

  寨中的青壮年并未忙碌于田间地头,而是三三两两地聚集在各个角落,以一种异样的眼神冷冷地注视着陈瑞一行人。

  两口大铁锅被扣在地上,墙上挂着颗牛头,鸡鸣犬吠全无。

  三辆马车呈倒“品”字状排列,士兵们隐隐列好防御阵型。

  陈瑞和黄二郎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疑惑。

  “奇怪,这样的年月里,一个小村子如何能养活这么多青壮?”

  黄二郎低声对陈瑞说道,眉头紧锁,显然他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陈瑞摇了摇头,锐利地扫视着四周,手中驳壳枪已经打开保险。

  “他们像在防备什么。”

  精神抖擞的老者身穿一袭洗得发白的蓝布长衫,脚踏一双草编鞋,身后跟着三个年轻人,缓缓从寨子深处走向领队的亲兵。

  “老朽有眼无珠,未能及时察觉各位的尊贵身份,多有怠慢,还请各位大人海涵。”

  老者先是一抱拳,随后朝身后的年轻人挥挥手,他们将两桶水摆在官兵们面前。

  “大人们请用!”

  陈瑞的注意力被另一个细节所吸引——老者的口音,他能够笃定老者并非本省人。

  排外风气盛行的年代,一个外地老头大概率不会在相对封闭的村寨中拥有如此高的地位。

  砰!

  “动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