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陛下出事了?不可能!
今日,一则震撼的消息穿越了时空的藩篱,落入了陈平的掌中。
消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唯有陈平有权先行知晓。
通常,直达他手中的情报绝非小事,但无论挑战多么艰巨,陈平总以泰然自若之姿迎刃而解。
这名忠诚的传令兵,与陈平共历风雨,见证了无数起伏。
然而,今日他面带惊恐之色,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
消息一览,陈平激愤地起身,几乎将坐椅击成碎片。
消息中所蕴含的震撼,如同晴天霹雳。
它宣告了大秦皇帝张策在返国途中遇难,这是一则足以撼动帝国根基的噩耗。
陈平虽然沉着冷静,此刻也不禁动摇。这事关国家存亡,他一人之力难以决断。于是,他迅速召来了李斯以及冯去疾,寻求共策。
当那纸条在三人之间传递,他们的表情逐渐凝固,如同雕塑般难以置信。
冯去疾踉跄着,脚步蹒跚,几欲跌倒。
这消息若是真的,大秦的天就要塌了;若是假的,又是谁在幕后编织这场谎言?
“这情报,你是从何得知?”李斯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直截了当地问道。
“来自我部下的传令兵,他接到一个自海边而来的大秦勇士的消息。”
“那位勇士现在何处?”
“我已经派人去请他,他应该马上就到。”陈平刚说完,门外便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你便是与陛下共同出海之人?”
那士兵连忙点头,“回大人,正是!”
“你速速将情况道明,若有丝毫假话,诛你九族!”
那士兵也察觉到三位大人表情不对,也清除此消息的严峻性,当然不敢有丝毫的隐瞒。
不久前,张策带着满载珍宝的船只从遥远的巴西踏上归途,却在接近故土大秦的海域,遭遇了一场风暴。
大船,那些忠诚的战士们,全都成了波涛下的亡魂。
然而,他被抛向了一艘孤零零的小艇,在汹涌澎湃中,被推向了岭南的土地。
苏醒之际,他将这一切的不幸传递回朝堂,每个字句都透露着刻骨的清晰。
“其他船只呢?”
“它们或许已安全抵达岭南,可以立即派人去查探。”
“你可以退下了。”尽管有了回应,三位权贵的面容依旧笼罩在阴霾之下。
若是真如所述,哪怕张策拥有逆天之力,也难逃深海的禁锢。
面对自然的狂怒,一旦沉没于无底深渊,生存不过是奢望。但报告之后,他们的眼中闪过了些许释然之色。
默契的眼神交流后,他们轻轻颔首。
陈平率先开口:“看来诸位心中已有结果,皇上定然无事,究竟是何人胆敢如此挑衅?”
李斯默然摇头,无法想象谁会以皇命为儿戏。而冯去疾,则陷入了沉默的思索。
士兵中的讲述,表面上毫无瑕疵,如同一幅精细的画卷。
每一笔每一划都栩栩如生,仿佛那场风暴就在他们的眼前肆虐。
然而,正是这种几近完美的真实感,引起了这三人的怀疑。
根据这位士兵的叙述,再对照他那不起眼的身份。
他只是岭南的一名普通战士,在那场毁灭性的风暴中,他是如何得以生存?
而且,在经历了那样的灾难之后,他的叙述竟然无一遗漏。
每个细节都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一切看似尽善尽美,出自一个本不应完美的人之口。
这其中的矛盾,无疑是不合常理的。
这种过分的完美,反而成为了他最大的破绽。
在场的三人,都是聪明之辈,这样的破绽他们自然是一眼就能辨识。
既然这位士兵不可信,那么他的整个故事,也就不攻自破了。
举一反三,张策此刻应当安然无恙。
士兵坚称张策的队伍即将抵达岭南,并建议立即派人前去核实。
这番言论不太可能是虚构,因为一旦调查,任何虚假都会立即暴露无遗。
这表明,士兵所透露的信息至少有一部分是基于事实。
他确实是跟随张策出征的战士,而张策近期也计划凯旋归秦。
甚至风暴也可能是真实的灾难,而结果就是张策的失踪。
因此,他有机可乘,散布这样的流言。
旋即,三人的神情依旧阴沉。
因为他们现在可以肯定,张策并未与队伍一同返航。
这意味着,即便张策目前未遭生命威胁,也必然是遭遇了不测,否则他不会遗弃自己指挥的船队。
“此事必须严守秘密,否则将引发滔天波澜。”
冯去疾语气沉重地警告道。
李斯默默点头,转向陈平,语气坚定:“立刻组织人手前往岭南,确保皇帝的安危。”
陈平颔首,他深知如何处理此类紧急事。
李斯两人离去后,陈平的眉头紧锁,仿佛乌云笼罩着他的心房,他预感着这场风波将掀起惊涛骇浪。
就在他们敏锐地察觉到大秦的暗流涌动,需要筹划应对之时,风声鹤唳的消息飘然而至咸阳。
陈平心中明镜似的思考,这背后必有人在操控。
若是张策真的陷入困境,或许与这位暗中操纵者脱不了干系。
然而,他又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如果真的有能力撼动帝王之位,又何须如此曲折迷离。
现在最为迫切的任务是派遣信使奔赴岭南,查明张策的真实状况。
……
不久之前。
张策亲自率领队伍,朝着大秦归途。
目的地,正是岭南的港口。
然而,在这宁静的夜晚,海上突然刮起了一阵猛烈的大风。
这场大风是出乎意料地出现的,完全超出了预测的范围。
因此,张策等人并没有做好应对这种恶劣天气的准备。从风起云涌到风暴来袭,时间如此短暂,他们也来不及做出任何准备。
此时,张策心中最大的担忧是橡胶产品。